梁華全
【摘要】 ?培養學生地理創新思維能力是地理教學重要任務。新課程改革后,高中地理教學更重視了學生學習習慣和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地理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學生學好地理的關鍵。指導學生構建科學的思維模式,掌握和運用科學思維方法, 對提高學生應試的分析能力和開發其創新思維都很有幫助。
【關鍵詞】 ?地理思維 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3.5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5-130-01
一、利用地理規律突破地理思維
地理規律主要反映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在發展變化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和必然趨勢。常見的地理規律主要有:1.分布規律 即各種地理事物或現象在空間、時間上的分布規律反映地理事物與空間位置之間的必然聯系。2.演變規律 即各種地理事物或現象隨時間、空間變化的規律反映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
利用地理規律解題的一般思路:1.提取試題的圖文信息明確,考查的知識和能力范圍2.回憶相關規律的完整表述3.調用相關的地理規律,對地理問題進行綜合分析?4.按照試題要求作答。
二、利用地理事實突破地理思維
依據地理事實對選項進行判斷是解答選擇題的常用方法。地理事實即各種地理常識,主要由地理名稱、地理數據、地理分布、地理景觀和地理演變等內容組成。可利用地理事實來解答的選擇題,其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提供一幅地圖或一段地理事實材料,然后就這一幅地圖或這一段材料反映的地理區域、地理問題提問。通常的設問形式有“該地最可能是”、“大致為”、“不可能是”、“圖中各數碼依次為”等判斷或判讀分析。非選擇題中,往往以填空的形式,唯一性很強,記住了,就能回答,否則往往會被放棄。
利用地理事實解題,其一般步驟是:①審題,弄清問題的指向,明確考查的是哪一地理事實;
②調用相關的地理事實,進行直接解答(直選法、填空)??梢?,加強對重要地理事實的記憶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只要“心中有數”,解題時就可“信手拈來”?!坝浀脺省笔乔疤?,一旦記錯了,就可能犯“張冠李戴”“顛倒黑白”之類的錯誤。
三、利用圖表信息突破地理思維
高考對考生空間思維和讀圖能力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而地理圖像作為地理學科的基本表達方式是其他文字無法替代的。在地理考試中,世界地理區域特征的表現、地理情境的設置、地理問題的提出等等,越來越多是通過各種區域圖、結構原理圖、等值線圖、景觀圖來表現的。通過近幾年的高考發現,地理考試中有關圖像的設問比重很大,賦分很高,特別試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試題經常以“地圖”作為切入點,再設置與歷史、地理、政治3門學科相關的問題,不識圖便難以作答。因此,提高讀圖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績,乃至文科綜合成績至關重要的環節。
利用地理圖表信息解題的一般步驟為:
1.先讀圖名。讀圖分析時首先要讀圖名圖名是一幅地圖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圖所示的區域和主要內容。這樣有利于我們把握考題的知識范圍在有限的范圍內思考問題能夠提高答題的準確性。
2.細辨圖例。圖例是地圖的特殊語言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只有閱讀圖例才能把握圖中所包含的內容這樣才會提高圖表分析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但同學們要注意的是圖中所給的圖例既有常規習慣性圖例此種圖例只能靠平時記憶來掌握也可能是設定的新圖例要因題而異不可一概而論。
3.挖掘信息。前兩點是該步驟的前提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圖表分析的關鍵也是解題的歸宿。
考查考生的讀圖分析能力,獲取圖像信息是解題的關鍵。
四、利用知識遷移突破地理思維
知識遷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點,該類試題的命題特點及應對策略分析如下:
(1)從教材中遷移。高考試題教材化、考綱化的趨向明顯,命題者往往將地理原理圖表化,或將教材圖表語言化。因此,考生要夯實基礎,過好教材關,以便能靈活地從教材中“遷移”知識。
(2)從生活中遷移。不接觸生活,就不能將有用的知識“生活化”,積累生活中的地理知識是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之一。
(3)在新情境中遷移。高考試題往往提供新的情境,要求考生能通過對比、聯想、延伸,對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應用到新的問題上。這類題的解答經常用到逆向思維。
五、用輔助圖突破地理思維
利用輔助圖像來解題具體可分三種情況:
1.試題已提供圖像,但需進行圖圖轉換,涉及自然地理原理的試題利用輔助圖像更利于解題。
2.在原來的圖像上作輔助線幫助解題。在數學學科中,添加輔助線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在解答地理試題時,也可以通過添加輔助線的方法增強圖像的直觀性,從而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準確度。
3.無圖考圖題。這類題常用文字來描述地理情境,需要考生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從背景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和各種地理要素,創造性地將文字轉變成能充分體現題意的圖像,從而使比較含糊的地理信息明朗化、簡單化,有助于迅速、準確地解答問題。
六、利用地理原理突破地理思維
我們可以把地理事實理解為重要的地理背景知識,把地理規律理解為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分布和演變等方面的知識,地理原理則指的是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關注“為什么的問題。地理原理能夠幫助我們更廣泛、更深刻地認識地理事物,解釋地理現象,廣泛、更深刻地認識地理事物,解釋地理現象,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生存環境,指導我們合理利用、改造自然環境。
根據圖文信息,利用地理原理解題的一般思路:①根據圖文信息,把握“題眼”,確定相關知識的聯系;②回憶相關“題眼”原理的完整表述;調用相關的地理原理;③調用相關的地理原理,有效進行知識遷移,對地理問題進行綜合分析;④按進行知識遷移,對地理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照試題要求作答。利用地理原理解題,應構建知識小專題、修復知識斷層、注意小知識、小節點:即“小網絡·大局觀”。在此就不再一一舉例。
綜上所述,學生地理思維模式的建立和應用,有利于學生各種思維品質的發展,有利于地理思維能力的提高和應試能力的增強。只有良好的思維品質,才能感受學科的美、學科的力量,才能穿透學科的本質,悟到學科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