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昊罡
摘要:肇慶位于廣東省中部偏西,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420多萬人口,屬于粵港澳大灣區9十2城市的一員。然而,雖屬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但同時又是山區縣眾多、腹地遼闊的一個城市。所以,無論經濟、文化、社會等的發展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總體還是屬于欠發達地區。現就肇慶農家書屋的現狀、建設談談一些想法及對策。
關鍵詞:農家書屋 ?發展 問題 對策
引言: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上級部門的大力支和我市有關部門的努力下,我市1551個行政村已完成農家書屋的建設。但是,由于我市廣寧、懷集、德慶、封開均是山區,再加上高要、鼎湖區也有部份山區,僅四會、端州及鼎湖、高要部分地區屬平原區,所以農家書屋大部分、約70%都在山區。現狀不容樂觀,一些制約農家書屋發展的問題比較突出。
一 制約農家書屋發展的問題
1.山區行政村所轄的范圍廣、面積大,農家書屋設在行政村離農戶遠,一般都有4、5公里,有的甚至更遠,農民看書難、借書難問題依然未能有效解決。
2.是農家書屋的書籍結構不夠合理,與農民的生產、生活需求不相適應。書屋農科方面的書刊不多,難以滿足農民群眾的實際需要。
3.經費不足,難以做到書屋常開、運作正常、有效。農家書屋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農家書屋的資金投入主要靠地方政府投入,國家、省適當補貼。按照國家農家書屋建設最低標準,可供借閱的圖書不少于1000冊,期刊不少于30種,電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種,首期資金配置最少2萬元,此外,兼職管理人員每月的工資、書屋的水、電費等也是不少的一筆開支,經濟欠發達地區從市到縣經濟緊張,往往難以顧及,鎮、村委集體經濟收入也極其有限,難以支持農家書屋健康持續發展。
4.農家書屋利用率普遍低下。現在我市農家書屋管理模式主要是:依托新農村示范點,由村干部代管;依托鄉村中小學,村校合建;依托農村文化活動中心管理;依托村委會由村干部兼職管理。此外,由于書屋的書刊結構不合理和書屋管理員多是兼職、出入無常而造成書屋不常開門等的問題,致使很多農民群眾到書屋的積極性不高,反過來又影響書屋管理者的積極性,形式惡性循環、書屋利用率普遍低下。
5.管理員素質不夠高、管理缺乏規范農家書屋是在行政村建立的,由村干部自己管理,文化不高且多為兼職,也缺乏圖書管理方面的知識。所以,圖書缺乏規范整理,往往出現查找難、借閱難,農家書屋建成后,許多只是成為一個圖書安放場所。
二 促進農家書屋發展的對策
針對存在的問題,本人認為應結合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山區的實際采取一些對策,促進農家書屋的健康、持續發展。
1.省財政要加大欠發達地區農家書屋的專項投入。其實,在欠發達地區出現的問題,在發達地區的深圳、廣州、東莞等地跟本不是問題。由于欠發達地區市(縣市區)、鎮、村經濟較差,配套資金不足,以至農家書屋難以持續發展、難以發揮效益。所以,欠發達地區農家書屋能否健康、持續發展,關鍵是資金有保障,能支撐其日常正常運作,建議省財政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農家書屋的專項扶持。
2.實施目錄級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智能手機遠程服務。由于欠發達地區多是山區,路途崎嶇遙遠,來回農家書屋耗時費力。所以,推進農家書屋建設必須立足真心為民著想,以便民為出發點和立足點;推進農家書屋建設必須立足新技術、依靠互聯網、智能手機等現代轉輸手段和工具,服務廣大農民群眾。由于經濟、人力、物力等原因,數字化工作要循序漸進,先從圖書目錄級開始,讓廣大農民可通過遠程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書目,有效破解山區農民借書難的問題。
3.加強農家書屋管理員的培訓,是提高農家書屋管理水平、提高農家書屋有效利用率的根本措施。所以,必須通過各級文化管理部門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實,并著眼當前,把一般圖書管理知識、要求傳遞到每個書屋管理員,考慮到大多數管理者都是兼職人員、文化層次較低、專業知識薄弱,所編教程一定要通俗易懂、實用性強。此外,圖書目錄級數字化,應全省有個統一格式,以利將來發展。圖書目錄數字化工作可充分發動寒暑假學生參加自愿者行動。
4.加強宣傳,營造氛圍。任何一件工作都離不開宣傳、營造氛圍,只有宣傳到位、提高大家的認識,才能使工作順利開展,才能凝聚推動農家書屋健康持續發展的強大力量。我們要注意做好三個層次宣傳,一是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各級領導的認識,增強其責任意識;二是提高農民群眾的意識,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提高社會人士的意識,增強其支持、捐贈的積極性。總之,我們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做好欠發達地農家書屋的宣傳,努力營造良好氛圍,推動農家書屋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