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勤
【摘要】價值觀是人民品德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學又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近年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中學生在價值觀取向方面都出現了偏差問題。由此可見,現階段中學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矯正中學生偏差的價值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針對從中學生價值觀發生偏差的成因及中學生價值觀偏差的教育對策兩個方面出發進行具體研究,希望能夠為廣大中學德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發。
【關鍵詞】中學生;價值觀;偏差;成因;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發展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社會變革的過程中,很多人的價值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中學生的發展,給中學德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更多挑戰。因此,幫助中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矯正中學生價值觀形成過程中出現的偏差是現階段中學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需重點關注的問題。文章針對相關問題進行具體研究,希望能夠給廣大中學德育工作者帶來一些有益的幫助。
一、中學生價值觀發生偏差的成因
(一)受特殊社會環境影響
現階段,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而社會轉型也必然會帶來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在此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表現就是人們開始越來越追求個人利益,這樣的社會風氣對中學生的成長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中學生內心的家國情懷逐漸弱化,個人意識逐漸增強,隨之而來的就是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在中學生群體中的蔓延,給中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
(二)受西方價值觀影響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深入推進,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也逐漸加深,在此過程中,西方思想給我國人民的價值取向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西方人民的價值觀與我國人民的價值觀存在諸多矛盾之處。西方價值觀更強調人在發展過程中自主獨立的精神,這種精神雖然有其可取之處,但是凡事過猶不及,若不加以控制就容易滋生金錢至上、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而青少年的辨別能力還相對較弱,更容易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因此,在相互對立的兩種價值觀之間,相比于成年人,中學生更容易受到傷害。
(三)受家庭因素影響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但是,由于家長自身的素質良莠不齊,也嚴重影響了中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首先,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家人不良言行的影響;其次,部分家長依然存在分數至上的思想,過度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忽視了學生道德品質方面的養成;最后,部分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努力學習往往會采用物質獎勵的方式,這也使孩子產生錯覺,使孩子認為金錢是萬能的,學習的目的是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進而出現中學生價值取向走偏的問題。
二、中學生價值觀偏差的教育對策
(一)做好社會教育工作
雖然學校和家庭是學生價值觀教育活動開展的主體,但是在此過程中社會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其能夠有效補充家庭及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讓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以便于更好地融合和適應現代社會教育的發展趨勢。可見,社會方面有針對性地組織中學生價值觀教育活動十分有必要。例如,利用寒暑假及周末時間,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等,為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指明方向,使學生能夠從這些社會活動中感悟上一輩人的高尚品德,進一步喚醒他們挑戰、超越自我及奉獻社會的崇高精神,最重要的是能夠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奮斗。公安部門可以密切配合學校的工作,邀請減刑人員到學校中現身說法,為學生講解錯誤價值觀給自身成長帶來的危害。與此同時,還可以邀請自強不息的下崗工人為學生講解成功經驗,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使中學生能對自己生活的社會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及受到真實教育。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推動中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對于中學生錯誤價值觀的糾正也有著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因而,既能夠提高社會教育工作水平,又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學校方面需加強對學生的價值觀引導
在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中,學校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對西方價值觀對我國道德體系的沖擊,學校只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偏離主流價值觀的情況才能得到有效緩解,具體需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第一,學校需要創新德育模式。以往,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中普遍存在過度重視德育理論滲透的問題,利用外部強制要求來規范學生的行為,致使德育理論并沒有真正走進學生心里,因此很難對學生的成長發揮作用。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德育活動的開展就需要加強對實踐問題的關注,使學生能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德育,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提升白身的道德素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第二,德育工作者需深化自身的認知,在不斷的實踐中尋找矯正學生錯誤價值觀的方法。教師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學生能充分認識到自己是社會發展的一部分,在適度的范圍內發展學生的個人意識,使學生能夠處理好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得以形成。
(三)重視家庭教育功能發揮
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道路上十分重要的環節,教育質量的高與低將直接影響其未來發展。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糾正學生錯誤觀念的前提。而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約束自身行為舉止,因為在學生成長中良好的舉止可以促進其健康成長;反之,就會為其帶來不良影響,最終的結果就是他們難以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習慣。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而要想達到矯正學生偏差價值觀的目的,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講,具體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父母應轉變家庭教育方式,由以往的要求式教育轉向言傳身教式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多數情況下,孩子的行為習慣都來自對父母的模仿。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視規范自己的行為,努力成為孩子的良好榜樣。比如,在處理生活瑣事時盡量以溫柔的方式解決,而非以暴力或者惡語相加的方式,讓孩子能夠看到自己在處理事物時所給出的態度,確保他們在日后遇事時能夠沉著冷靜去處理。第二,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過多關注孩子的成績,這本無可厚非,但是父母切忌忽視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要在充分了解學生所思所想的同時及時對他們進行引導,適當時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和嘉獎。而嘉獎的方式應當多樣性,要改變以往主攻物質獎勵方式,可以在語言上給予夸獎或者應允他們一個小愿望等,這些方式可以有效糾正他們認為“金錢是萬能”的錯誤思想,因為學習的目的是獲取更多知識,進而端正學生的價值取向。此外,也要與教師溝通來保證教育的及時性,進而將家庭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出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轉型期,中學生在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普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無法避免,但是可以通過對中學生施加影響為他們指明正確的價值取向,進而達到矯正學生錯誤價值觀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竇莞.多舉措加強中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甘肅教育,2016 (21).
(責任編輯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