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 唐暉
3月18日下午2點半,是益陽市赫山區梓山湖學校一二年級放學時間,該校籃球場上卻逐漸熱鬧起來。2個籃球興趣班的40名孩子拍打著籃球,繞過圓錐形的障礙物,來回穿梭,練習運球基本技能,為心中的“灌籃高手”夢奠基。
在他們的身旁,年級籃球隊的隊員們正在教練的指導下練習上籃。動作雖顯稚嫩,但氣勢十足。他們在完成文化課學習之余,平均每天有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練習籃球。
“興趣班加上年級籃球隊,從下午2點半到5點,共有600多名學生在這里分時段分年級訓練。”學校體育教研組組長彭小華向記者介紹,眼睛一直盯著孩子們的上籃動作。
從彭小華口中得知,學校2014年建校,建校之初就確定了發展籃球特色的道路。2014年9月開設《中小學籃球》校本課,明確要求擔任1—9年級體育課的專職體育教師,每學期至少分配14課時的籃球教學內容。晴天,體育老師們會組織學生玩籃球小游戲,提升學生對籃球的興趣;雨天,室內場地有限,在教室內播放比賽視頻,講解規則成了體育老師們的首選。
同時,學校將籃球文化與校園文化融為一體,每年結合校園體育文化節開展“陽光體育 快樂籃球”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組織開展運球接力賽、定點投籃大賽、三步手投籃比賽、傳接球比賽、“留守杯”三人制籃球對抗賽、班級聯賽等籃球趣味和競技比賽。
身處這樣的氛圍中,知籃球、懂籃球、學籃球的學生日趨增多。訓練場上陪伴孩子們的是學校6名專職籃球教練員,為了助力孩子們的籃球夢,他們非常注重教研工作,先后申報立項了國家級課題,編印《校園小籃球》校本課程教材。通過積極參與區級學科工作坊線下研修,該校6名專職體育教練員的示范觀摩課、專題講座等教研工作得到了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
除此之外,他們也經常帶隊去鄰近學校進行友誼聯賽,讓孩子們在比賽中學會取長補短。
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籃球隊先后獲得益陽市城區中小學生男子籃球比賽二等獎、中國小籃球聯賽(益陽賽區)第三名等優異成績,多名隊員選送省級重點中學發展。不少學生的人生軌跡,因為小小的籃球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