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孤獨癥(自閉癥)是發生于兒童早期的一種涉及感知覺、情感、語言、思維和動作與行為等多方面的發育障礙,具有社會交往、語言溝通障礙,刻板行為,對外界環境反應異常等特征。
關鍵詞:行為觀察;感統訓練
一、背景
淼淼,男,7歲。3歲被確診為中重度自閉癥。曾在北京、保定等私立機構訓練。去年在普通幼兒園上學,家長陪讀,淼淼不能適應學校生活,今年年初來我校上學。對孩子的行為觀察如下:
適應能力:對環境的改變有明顯的反應,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如:剛到學校只在教室活動,其他地方一概不去。
自我的認識:由于該生以前訓練過,所以呼喚其名字會應答,偶爾會伴隨回視。
情緒表達:一般沒有明顯的變化,有時會莫名的大笑,偶爾會莫名的哭泣。喜歡被人撫摸下巴,會主動要求抱抱,尋求安慰。有一定的親情歸屬感,見到家人會高興。
注意力:偶爾有專注力。偶爾能聽指令給反應。
語言能力:沒有自主的語言,鸚鵡學舌。能聽懂簡單的指令并給予回應。
感覺統合:前庭感覺失調,特別喜歡旋轉的事物。觸覺比較遲鈍。
行為:會把東西按一定的順序排好。偶爾會用手擊打自己的下巴。無攻擊他人的行為。
原因分析:通過接觸淼淼以及和他家人的溝通,發現淼淼錯過了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由于家庭的原因沒有堅持長期訓練家人對于他出現的一些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
二、主題
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改善他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促進他的社會交往能力,提高他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他聽指令完成任務的常規;利用感統課來改善他的前庭覺和觸覺;利用圖片、情景教學改善他情緒的表達。
三、細節
1.語言訓練。每天他一到教室我就會和他打招呼:“淼淼,你好,到我這來。”起初他沒什么反應,只是嗯一聲,后來我就只叫他的名字,得到回視后,我招招手說“到我這來”。他會慢慢地走過來。如此這樣訓練我慢慢地改變,一點點撤掉之前的附加,一見到他就說:淼淼,過來。他抬頭看看我走過來。
通過了解我發現淼淼聽兒歌時注意力很集中。根據這一特點,我搜集了一些簡短、節奏鮮明的兒歌,加編了動作,在個訓課上利用小游戲讓淼淼和我一起做,一起說。如:小手小手摸摸,摸到我的頭發。不要求他全說,只要能摸對位置并把名稱說出即可。由簡單到復雜,有單個字單個詞到一句簡短的話,慢慢訓練。
由于淼淼只是鸚鵡學舌,為了改變他的這個語言形式,我嘗試著采取了負強化的方法:他的觸覺遲鈍,疼痛感也較差,我就用力去攥他的手,直到他掉眼淚,我問:“疼不疼?”他學舌“疼不疼”。我說:“疼。”他也回答疼。我說:“疼了怎么辦”?他跟我學“疼了怎么辦”。我說:“放開我。”他學說“放開我”。我放開他,說:“淼淼,感覺疼了就說放開我,這樣做很棒!”當我第三次這樣攥他的手時他主動說“放開我”。
2.指令訓練。指令就是在操作中訓練者要求孩子完成某一項具體任務,包括孩子學習和要求改正的內容。淼淼沒有開始完成的概念,為此我準備兩個盒子,上面分別寫著“開始”“完成”。把雪花片放在“開始”的盒子里,把示范插好的雪花片放在“完成”的盒子里。告訴他從“開始”的盒子里拿雪花片做和老師一樣的放到“完成”的盒子里。最后當我發出指令,他能自己完成。在訓練中,淼淼正確反應時要及時的給予強化,讓他意識到這是正確的。
3.感統訓練。淼淼喜歡旋轉的事物,他的前庭覺有一定的問題。利用感統小游戲來改善他的前庭覺。如:讓淼淼俯臥在大籠球上,保持身體平衡,將按摩球、積木等放在大籠球的前后左右方向(淼淼向前滾動時用手可以夠得到的位置),老師扶著他的腳協助他前后左右滾動,按要求抓取到所放的物品。此外,根據他情況的改善設計不同的感統游戲來訓練。
4.情緒表達。當他無緣故的大笑時拿出“安靜”的圖片告訴他:現在是上課時間要保持安靜;當他無緣故的哭鬧時拿出“趴在桌上”的圖片告訴他:不開心的時候可以趴在桌子上,不一定要哭鬧。帶他看有關媽媽和寶寶、同學間如何相處等小動畫片,然后情景再現讓他扮演里面的人物,能夠在各種游戲中鍛煉他情緒表達、理解和調節的能力,讓他學到更多協調自己和別人感受的方法,盡情地體驗各種強烈的情緒,并不斷地調適自己的情緒。
四、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淼淼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對我的回應增多了,而且明白“開始——完成”這個概念了。在他每次做出正確反應時我會摸摸他的下巴或者給他一個擁抱來鼓勵他!
五、評析
從這個案例來看,對自閉癥兒童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不同的自閉癥兒童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我們既要熟悉理論知識,還要在實際中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因為自閉癥是一種腦部發育缺陷引起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嚴重的妨礙了其個體交流、與他人建立關系,所以,對他們的訓練也是有特殊原則的。要主動的觀察他們,走近他們,關愛他們。
此外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家校結合對自閉癥兒童的訓練會起到更大的幫助。學校為自閉癥兒童提供較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教會他們一些有用的社會技能,如生活處理能力,如與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融入周圍環境的能力等。這些都需要家庭的支持與配合。家長不能因為個人情緒的問題而影響到孩子。要學會欣賞孩子的進步,學會發自內心地對孩子說“你真棒”。用心體會孩子的期望,創造陪他一起成長并分享成功與喜悅的環境。
為了“星星”不再孤獨,我們一起加油努力!
參考文獻
[1]何琳.自閉癥兒童刻板行為的積極干預個案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11):85-87.
[2]胡夢娟,許家成,徐勝.自閉癥兒童心理理論教學的個案研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31(03):17-20.
作者簡介
趙晶晶(1986.04—),女,漢族,河北省保定市,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特殊兒童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