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絲
【摘要】 ?自新課程標準改革實施后,生物學提出了培養與提升科學素養的思想,針對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四個方面有了全新的理解與要求。本文基于培養與提升中學生生物科學素養,通過開展戶外考察和調查活動,取得了一些成效,以供教學研究和活動開展參考。
【關鍵詞】 ?戶外考察 調查活動 生物科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2-160-01
近年來,隨著中學生物教學改革深化,越來越重視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理論知識,更要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生物核心素養的觀念也應運而生。針對生物學科,其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四個方面。生物學是一門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學科,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考察、學科調查活動,有利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對自然的認知和理解,對生命的感悟和敬畏,對生命科學技術的認識和探究,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
一、開展戶外考察與調查活動有利于學生樹立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是指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進行解釋后的抽象,是經過實證后的想法或觀點,有助于理解或解釋較大范圍的相關事件和現象。開展戶外考察活動,面對的是真實的大自然環境,而不再是印刷在教材上抽象的理論知識,學生有了更直觀的感官認識,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融入具體的情景中探索學習。學生在針對惠州市綠道建設及使用、外賣熱背后的隱患等進行調查活動,聯系實際生活理解生物學相關理念和觀點,更好地理解了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
學生通過開展活動,能較好地理解生物學概念性知識,在此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如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穩態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等,最終能夠用生命觀念認識生命世界、解釋生命現象。
二、開展戶外考察與調查活動有利于學生培養理性思維
中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接受了不同程度的“題海戰術”,容易形成思維定勢,不利于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等理性思維的培養和提升。開展戶外考察與調查活動,在跳出了傳統課堂模式的環境下,學生沒有學業和應試的壓力,能夠以輕松愉悅的心情去感受外界,打開思維。在活動的過程中,以生活實際問題觸動學生思考和分析,由此聯想所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在具體的情景中去解決問題,從而培養理性思維。如:筆者針對校門口上下學時間段出現交通擁堵的情況,組織學生進行調查活動,在該活動中學生提出了“拼車接送”“人車分流”等許多有效可行的改善建議;學生對轟動一時的共享單車使用開展考察活動,通過數據調查后,提出了設停放“電子圍欄”和劃定可停區域等措施,改善共享單車推出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通過活動,學生最終能夠運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批判性思維等方法探討生命現象及規律,審視或論證生物學社會熱門話題,崇尚并逐漸形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三、開展戶外考察與調查活動有利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是生物課程的重要因素,其作為一項綜合能力,本質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其核心內涵包括探究的問題、方法、過程、結果和交流,此外還包括科學態度和精神。筆者所在學校經過長期開展實踐活動,通過開展戶外考察和調查活動,學生在此過程中,能與同學們之間合理安排分工,商討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和實施過程,順利地進行考察和調查活動,有效引領學生參與科學探究。尤其是在實施調查方案的過程中,能夠采取文獻分析法、調查問卷法、訪談法、實地考察法等科學嚴謹的調查方法,對調查問題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從而得出比較客觀的調查結果,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改善措施,最后在考察和調查報告撰寫中,使探究成果以圖文形式展現,得到進一步提煉和升華。
筆者所在學校近期組織學生開展大和農業合作社考察活動,村合作社書記帶領學生親身體驗到大田挖掘蔬菜和番薯等農作物,并建窯烤雞、烤番薯。學生在進行觀察和學習后,要自己操作挖土建窯。一開始,學生狀況萬出,不是泥土堆得不牢固,就是底層與上層協調不好,遲遲封不了頂。后來,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模仿,互相討論,不斷改進,終于把烤窯成功建好。在整個過程中,加強了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觀念,在交流與討論中交換想法,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在體驗中進行探究,最終收獲成就感。
四、開展戶外考察與調查活動有利于學生承擔社會責任
生物學科的社會責任是指基于生物學的認識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作出理性解釋和判斷,嘗試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的擔當和能力。
筆者在組織學生對本地區域河流污染治理與恢復的調查活動中,通過實地考察,了解環境惡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增強了學生對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調查過程中,對沿岸居民進行環保意識宣傳,讓大家明白美好的環境是依靠大家共同創造的,因此對環境條件創設應有的主人翁精神,同時鼓勵帶動群眾參與相關志愿活動。
學生在戶外考察和調查活動中,有利于關注涉及生物學的社會熱點話題,參與討論并作出理性解釋,辨別迷信和偽科學;主動向他人宣傳健康生活、關愛生命和保護環境等相關知識;結合本地資源開展科學實踐,嘗試解決現實生活中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
綜上所述,開展戶外考察和調查活動,有利于學生在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四個方面較全面地得到發展和鍛煉,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真正將提升生物核心素養落實到實處,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值得借鑒和大力推廣。
[ 參 ?考 ?文 ?獻 ]
[1]翟旗輝.開展校園農業種植,提升生物學核心素養[J].中學生物學2017(03).
[2]于智勇、林穎韜.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實驗拓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中學生物學2016(10).
[3]吳燦祥.談談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J].考試周刊2016(91).
[4]王甫榮.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