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亞東
摘 要:隨著我國強國之路的大幅推進,教育也逐漸走向了具有時代特征的改革,新課改的深入,無論是從教材還是從教學方式上都有很大的變化,高中化學教學也在跟隨教改的步伐不斷探索改革與提高,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千方百計地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也在提升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方面付出了很大精力,推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同時完成化學知識積累和素質提升兩大任務。本文旨在探索培養(yǎng)學生探究素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微觀視角素養(yǎng)三個基本的最佳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關鍵詞:科學素養(yǎng);微觀視角;課堂教學
前言:高中化學是的教學改革,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其中,提升動手動腦能力,摒棄“死讀書”“讀死書”的理念,根據(jù)高考的調整方案,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模式,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xiàn)在素養(yǎng)教育與學科教育雙效果的教學課堂模式,從而不僅提升學生的化學知識,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時代需要的人才。
一、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內涵
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具體表現(xiàn)的五個方面有“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識”、“實驗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這五個方面是體現(xiàn)學生以化學的觀點進行科學地思考,提升自己對知識的認知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教學方法
(一)以實驗為基點,提升學生的探究素養(yǎng)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顯得十分重要,在化學實驗中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探究素養(yǎng)。化學實驗課,是科學的事實來展示化學學科的神奇魅力,讓學生在濃郁的興趣中進行科學的探索,在實驗中解釋和發(fā)現(xiàn)物質規(guī)律,找到定律定理,在動手中學會動腦,在動腦中提升動手能力。筆者在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課堂是這樣設計的,在實驗之前提問幾個學生,這個實驗哪個物質和哪個物質先發(fā)生反應,幾個學生都認為是納是與水先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然后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過程中會出現(xiàn)漂亮的藍色絮狀沉淀。筆者對這幾個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表揚他們大膽推斷,然后就帶領學生進行試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當學生們看到試驗的結果與自己推斷的完全不同時,推斷的漂亮藍色絮狀沉淀變成了黑乎乎的物質時,同學們就開始了自我思考,為什么會這樣?黑色的物質是什么?藍色的沉淀那里去了?這個時候筆者又提問了幾個學生,有的學生思路是正確的,但是答案沒有完全正確的,這個時候學生們都進入了思考狀態(tài),就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筆者開始進行正常的教學,學生們茅塞頓開,對這一實驗課有了非常深刻的記憶。在這樣的實驗課堂中,通過自我推斷→自我否定→自我肯定,這樣一個過程來引導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推斷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自我提升。
(二)通過解答舉一反三,提高學生觸類旁通的素養(yǎng)
通過解答學生的問題,讓學生在獲得知識中提高學科素養(yǎng),通過大量不同類型的習題與教師啟發(fā)性解答,并有意識舉一反三,提高學生觸類旁通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橫向思維和液化思維能力,通過培養(yǎng)學生解題思路使其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橫向思維和液化思維能力。在“焰色反應”這個知識點的講解時,就以問題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問學生鉑絲可以用什么來代替,并引導學生要做替代品首先就要求性能相同或相似,學生就根據(jù)筆者的引導提出了鎳、鉻、鎢替代品,接著筆者有引導學生根據(jù)替代品的性能,它們替代了鉑絲會有什么不同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樣就引導了學生舉一反三,拓寬了學生的思維“頁面”,使學生思維一步步活躍起來。
(三)以化學的視角,探索微觀的世界
在理解化學概念中,培養(yǎng)學生以化學的視角,探索微觀的世界,從物體分子、原子的構成基礎上來揭示其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并通過化學符號進行統(tǒng)一表述。
(四)按照學生的層次確立不同的教學任務
學生的每一個個體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個體對知識的理解、興趣、探索欲望、把握能力都是不同的,針對學生這樣的特征,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也就是不同的層次,原則是按照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領會程度進行劃分,根本不同的層次進行不同的教學任務,從而能夠以不同的層次分配不同的提高核心素養(yǎng)的方式和渠道。按照這個原則進行劃分的小組有利于教師的分層教學,化學知識領會程度相同的學生,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時能夠統(tǒng)一進度,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時間和質量也是基本相同的,因此這樣的小組劃分布置不同的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任務,把提升不同層次學生綜合素養(yǎng)融合在教學過程的始終,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三、結束語
強國富民教育先行,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由于高考方向的改變,對考生在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每一個學科都需要進行新的教學模式的調整和探索。只有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才能夠發(fā)現(xiàn)更好的,更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楊慶利.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化學支架式教學設計研究[D].聊城大學,2017(06)
[2]胡先錦,胡天保.基于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04)
[3]劉樹豪;淺析如何學好高中化學策略[J].科技風2019(04)
[4]薄婷婷;淺談對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08)
[5]郭儒;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現(xiàn)代交際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