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強
[摘 要]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用電量也在持續增長,電力安全生產的穩定發展直接關乎居民生活以及企業的日常生產,所以,對于電力企業的安全管理必須予以重視。本文對電力企業的生產經營環節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隱患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監管不到位、安全意識淡薄、設備管理不規范等,進而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旨在幫助電力企業不斷提高其安全運營的管理水平,從而適應市場需求,助力國家基礎建設和經濟發展。
[關鍵詞] 電力企業 安全隱患 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志碼:A
一、電力企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員冗雜,職責不明確,管理混亂
基于電力企業的特殊性質,其員工相對較多、流動性較小,許多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不能與時俱進,跟不上企業改革的步伐,尤其是一些資歷較深的老員工,不愿意接受新的崗位和技能培訓,導致電力企業人員過度飽和、交叉作業、管理混亂,一旦出現問題則相互推卸責任。這一方面很難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電力企業的發展進程遲緩甚至停滯不前,另一方面也導致許多安全問題的出現。
隨著電力行業的迅猛發展,電力企業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自身的生產規模,并且改革創新了生產經營模式,與此同時企業應吸收更積極向上、素質更高的技術型人才來把控生產的關鍵環節[1]。
(二)操作人員安全意識不足,違規操作
為了保障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滿足廣大生產企業及居民的用電量,電力企業都在不斷研究如何提高生產力、降低環境污染、減少產能過剩,與此同時大型、先進機械設備也被電力企業源源不斷地引進來。由于許多設備是從國外引進的,故而操作手冊中可能會包含大量晦澀難懂的詞匯,而部分電力企業操作員工的文化水平不很高,熟練地掌握設備的應用就成了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除此之外,隨著生產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力生產更多的是依賴機器設備,形成人、機、料的動態組合,操作過程中存在諸多安全隱患,這就需要十分謹慎地進行操作,一旦出現違規操作,輕則造成資源浪費、增加企業生產成本,重則損毀設備、人員傷亡,給企業及社會造成巨大的損失[2]。
(三)生產設備檢修工作的資金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檢修程序不科學
設備的運行狀態良好是電力企業生產的前提保障,電廠機械設備的特點是體積龐大、結構復雜、檢修難度較高,并且價值昂貴、會計核算難度較大。下面以A電廠為例,列出近年該電廠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固定資產價值等數據,以供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發電設備是電廠最重要、賬面價值最高的固定資產,每年創造的經濟利潤也占電廠總收入的90%以上。雖然電力企業每年在設備保養方面都有巨額的支出,但是保養效果卻常常不如人意。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挪用檢修專項資金、設備零部件以次充好、不能定時檢修等,這些一直是電力企業難以解決的問題。
二、強化電力企業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明確責任,引進先進管理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為生產部門配備專業的安全監管人員是發展電力企業的重要前提。任何工作都會涉及責任,責任不明確,就會有互相推諉、挑肥揀瘦的情況發生。要杜絕這種情況,首先,需要明確分工并細化責任。所有工作都對應地落實到具體部門、具體責任人,追求事無巨細,把生產中涉及的流程、細節都制定清楚,避免執行時出現無人負責、秋后算賬的情況[3]。其次,要求相關工作者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將創新科技落實到工作中去,通過改良生產設備、創新生產技術、完善管理方法,減少不安全因素;引進綠色環保的新型材料來提升生產設備的運行效率和產品的質量,同時降低有害物質的產生和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企業員工及周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除此之外,電力企業還要運用先進的技術來檢測管理風險、環境風險和安全風險,利用數據的可靠性來保障安全生產,緊密連接各生產環節間的信息,做到溝通零障礙,使信息在各部門間縱向穿透、橫向貫通,擴大管理范圍的寬度和深度。
(二)以優秀的員工取代工作態度消極的員工,加強專業技能培訓
員工是企業的血液。電力企業應不斷吸收理論知識扎實、操作能力強、專業水平過硬的人才到管理隊伍中來,取代年齡較大、專業文化素質較弱的員工;應當重視操作人員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的培訓,除定期組織員工學習及實操外,還可以利用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平臺,擴大培訓面,從學習理論知識到觀看實操視頻,再到掌握各種規章制度、識別風險、減少廢氣廢水排放、設備故障檢測,并定期對員工進行考核,全面提升在職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設置獎懲機制,對工作中表現優秀的員工給予口頭表彰、資金獎勵、升職加薪等鼓勵,對玩忽職守、不思進取的員工進行不同程度的懲罰,有獎有罰,營造合作共贏的工作氛圍。
(三)完善設備檢修制度,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生產安全性
發電企業中發電設備承擔著主要的創收任務,同時也是保證安全生產的核心要素。為了讓電力企業的發電設備不間斷地、安全無虞地運行,企業每年都要為其撥付專項保養和維修資金,其中主要包含發電設備檢修的人工及相關支出和零部件更換等材料費用。為了讓這筆費用為企業換來等價的經濟收益,企業應加強設備的檢修及改造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經驗與教訓,增強檢修改造工作的高效性與實效性;組建專業的檢修團隊,制定標準檢修流程,規范設備修理、養護及驗收的流程;做好日常巡檢記錄,包括機械設備外觀形狀、運行溫度、運行狀態和運行環境等等[4]。
與傳統的人工測評相比,目前電力企業對設備運行狀態的評估方式越來越智能化,得出的結果和數據也更加精準,但是,在計算方式和程序設置上尚有需要完善的空間。對機械設備檢修管理的投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周期長且投資大,收益慢但回報率高。因此,加強設備檢修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對電廠來說在經濟和發展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希望電力企業能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在設備檢修管理方便取得重大突破。
三、結語
從最初的水力發電到今日先進的潮汐發電、地熱發電,電力企業在我國已有百余年的悠久歷史,它是人類工業步入現代生產文明的里程碑,已經成為現代工業的基礎能源和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命脈緊密相連。本文對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現狀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相應地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但是,由于各個電力企業的經營管理和人員設備各有不同,所以需要管理人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李其書.新形勢下電力安全生產管理的思考[J].科技風, 2019,372(4):157.
[2]吳繼勇.事故事件經驗反饋在電力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8(18):175- 176.
[3]蘇福慶.論如何強化電力安全管理執行力[J].科技風,2018, 352(20):173.
[4]胡洲,包勁松,張寶,等.浙江省大型火力發電廠汽輪機組典型故障分析[J].浙江電力,2018(1):68-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