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函
【摘要】目的:對阻生智齒拔除術患者中開展心理護理的價值進行探討。方法:選擇阻生智齒拔除術患者100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n=50)和常規組(n=50),常規組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接受心理干預,統計并對比兩組疼痛情況。結果:術后24小時實驗組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別為78.0%、20.0%、2.0%;常規組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別為44.0%、44.0%、12.0%。術后36小時實驗組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別為92.0%、8.0%、0.0%;常規組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別為70.0%、24.0%、6.0%。術后24小時、術后36小時實驗組中度疼痛比例、重度疼痛比例均顯著低于常規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阻生智齒拔除術患者開展心理護理,能夠使其疼痛得到有效緩解,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關鍵詞】疼痛;阻生智齒;心理干預
與常規牙拔除手術不同,阻生智齒拔除手術難度更大,并且會產生更嚴重的手術創傷,患者術后疼痛更加嚴重,患者不僅會因劇烈疼痛而承受巨大痛苦,還會因此而出現一系列并發癥。臨床研究[1]顯示,將心理干預貫穿于阻生智齒拔除過程中,能夠顯著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升患者舒適度。基于此,本文選擇阻生智齒拔除術患者100例進行研究,針對部分患者開展心理干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阻生智齒拔除術患者100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n=50)和常規組(n=50)。常規組包括女22例、男28例;年齡范圍17~30歲,平均(24.3±3.6)歲。實驗組包括女21例、男29例;年齡范圍18~29歲,平均(24.5±3.4)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規組接受常規組護理,內容包括:(1)基礎護理:向患者介紹相關疾病知識、治療方法、治療步驟、注意事項以及麻醉的步驟、用藥等內容。并帶領患者參觀手術室,告知手術醫生及護理人員資歷、經驗等。提前說明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反應,并告知其相應應對方法。讓患者了解到術后疼痛為正常反應,對于嚴重疼痛患者可應用鎮痛藥物止痛,同時說明鎮痛藥物具有一定安全性,避免其過分擔心藥物副作用。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避免患者產生不必要疑慮。(2)治療中有效配合:認真進行各項術前準備,牙拔除術中嚴格按照無菌原則進行操作。降低術中創傷,拔出阻生智齒后立即應用鎮痛劑。
實驗組在常規組護理基礎上接受心理護理,內容包括:(1)基礎干預:術前對患者睡眠習慣、生活習慣、身體素質、性格、家庭、文化程度等進行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心理干預措施。(2)認識干預:依據患者情況采用針對性方式開展健康教育,讓患者對阻生智齒的臨床表現、疼痛原因、治療方法、緩解方法、持續時間、注意事項等進行了解。讓患者認識到對于疼痛可采取措施進行積極控制,并告知患者在控制痛感中自身的作用。(3)行為及情緒干預:指導患者如何應對疼痛,例如轉移法、暗示法等,同時提供機會讓患者宣泄內心苦悶和情緒,對于患者傾訴要耐心傾聽,有效緩解其緊張、焦慮情緒,引導其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治療。
1.3觀察指標
應用VAS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對應分數0~10分,分值越高則疼痛越嚴重。無痛為0分,有輕微疼痛為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術后12小時實驗組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別為42.0%、50.0%、8.0%;常規組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別為40.0%、48.0%、12.0%。術后24小時實驗組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別為78.0%、20.0%、2.0%;常規組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別為44.0%、44.0%、12.0%。術后36小時實驗組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別為92.0%、8.0%、0.0%;常規組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別為70.0%、24.0%、6.0%。術后24小時、術后36小時實驗組中度疼痛比例、重度疼痛比例均顯著低于常規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雖然其和損傷存在密切關系,但是兩者的強度并不是完全對等的,有的疼痛不一定是損傷引起的,有的損傷不會產生疼痛。相關研究認為,感知疼痛的質、量和對疼痛的認知關系密切[2]。阻生智齒拔除術后患者通常會出現劇烈疼痛,為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減輕患者痛苦。本研究針對實驗組患者開展心理干預,生活實踐中我們能夠發現,對于同等程度疼痛,若患者情緒良好那么通常痛感輕微,若患者存在緊張、焦慮等情緒那么疼痛就會加重[3]。這是因為情緒不佳時,人們對疼痛的耐受力會降低,疾病引起疼痛程度就會增加。心理干預中護理人員通過各種心理學技術改善患者心理條件,使患者抗病能力得到強化,以使身心癥狀得到有效緩解,促進個體和環境之間的平衡[4]。
本研究中,術后24小時、術后36小時實驗組中度疼痛比例、重度疼痛比例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可見,針對阻生智齒拔除術患者開展心理護理,能夠使其疼痛得到有效緩解,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梁甄愛.心理護理指導在老年口腔拔牙中的應用[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7,12(4):499-499.
[2]李紅梅,楊立群.無痛麻醉配合心理護理在拔牙術中的應用體會[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5,28(10): 1008-1008.
[3]吳雪勛,郭慶平,陳巨峰.丙泊酚用于無痛拔牙術拔除阻生智齒的臨床護理[J].河北醫學,2017,15(12): 1466-1468.
[4]周萍.心理護理指導在老年口腔拔牙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6,23(11):6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