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提出的“以生命為本”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師的教學方式應從填鴨式變為引導學生,不壓抑學生的天性,讓學生邊學習邊成長。對于教師而言,如何讓學生主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是教學重難點。本文提出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從而在寫作課上營造學生愿意說、主動寫的良好教學氛圍。
一、科學合理地組建小組
要想讓小組合作模式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教師要在組建小組這一步下足功夫,要盡量了解每位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然后根據所了解到的信息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例如,教師可以把在寫作課上表現較為積極和消極的放在一組,把語文功底較為扎實的和不扎實的放在一組,把課堂紀律較好的和不好的放在一組,并且保證在小組中有一至兩名組織能力較強或溝通能力較強的學生。分組后,教師應給予每個組員競爭小組長的機會,最終通過組員投票結合教師意見決定小組長人選。只有通過這樣科學合理的方法組建出來的小組才能讓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幫助,從而有效提高寫作能力。
小組建立初期,為了磨合組員之間的配合度,發揮組員的能力,教師可以適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寫作訓練。例如在“故事新編”的寫作課上,教師擯棄了以往讓學生一個人寫一篇的模式,采用小組共同挑選一篇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重新編寫。這種合作的形式,善于觀察生活的學生提供觀察到的與主題相符的時事;善于閱讀并懂得分析積累的學生可對寫作手法提出建議;善于整合的學生可以把零碎的想法進行整理,然后寫故事大綱;善于寫作的學生可以對故事大綱進行補充、潤色,寫出完整的新編故事。
這樣的寫作課不僅能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寫作體驗,還能讓學生對組員的能力有初步的了解,為之后的合作打下基礎。
二、加強交流合作的意識
小組合作既考驗教師的組織能力,又考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但要想讓小組真正發揮效益,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和組員交流觀點、采納別人的意見。學生只有通過獨立思考、親身實踐得到的知識,記憶才會更加深刻,同時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會更加透徹。
例如在“我的自畫像”的寫作課上,學生可能一時對自己的外貌沒有清晰的概念,在課堂上也不能拿出鏡子觀察,這時組員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組員的觀察和描述,學生就可以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樣子,比對著鏡子看到的更加仔細全面。組員不僅可以進行外貌描述,還可以講述對那位同學的印象。比如可以說:“你的笑容很美,很有感染力,讓人看著就覺得開心,開學第一天我就因為笑容注意到了你,并且想和你成為朋友。”或者可以說:“你的眼睛和我外婆的眼睛很像,一看到你的眼睛就像看到了我的外婆。”通過討論,學生會對自己有全新的認知,從而寫出充滿了集體智慧的作文。
當然,組員之間的交流不僅可以分享想法,還可以分享寫作經驗、寫作技巧以及寫作思路,這樣不僅可以給組員一些啟示,還可以對自己掌握的知識整理歸納。在遇到寫作困難時,可以積極尋求組員的幫助,在組員的幫助下不斷完善知識儲備,提升寫作能力。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該信任學生,將課堂交給學生,正如生本教育所強調的那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三、小組成員間相互評價與修改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作文只能收到教師的批改意見,除了幾篇優秀作文,學生不會閱讀到其他學生的作文,也不會有評價別人作文的機會。然而,作文的評價與修改在提升寫作水平方面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學生只有意識到自己的作文哪里出了問題才能及時改正。小組成員間進行作文的評價與修改,不僅能讓學生更直觀地知道自己作文中的問題,還能通過閱讀別人的作文,學習別人的寫作優點,反思自己的寫作問題。
例如在“我的自畫像”的評講課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傳閱作文,組員在閱讀時可以從錯別字、詞組搭配、文章結構、語法知識等方面進行檢查。待全部組員都閱讀完其他組員的文章后,小組長就可以讓大家根據發現的問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這樣更方便被評價的學生對作文進行二次修改。最后,教師應對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讓學生不僅在寫作能力上有提升,還能從小組合作中得到鍛煉,同時加強團隊合作的意識以及集體榮譽感。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是符合生本教育理念、現代教育趨勢的教育模式,可以讓學生完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吸收的轉變。教師應該積極合理地將這種模式應用到寫作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創造欲,從而達到不教而學的最佳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