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0余個校外培訓機構被喊停
北京市教委近日發布校外培訓機構治理進展情況,60余個存在“超標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違規行為的培訓機構被責令整改或停止辦學。其中,巨人學校、新思維學校兩家機構存在“小學化傾向教學行為”,西城區教委責令其停止幼小銜接課程教學,不得提前教授學校課程內容。
邊玉芳(北京師范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要綜合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問題,不僅需要教育系統自身發力,還要持續性地辨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觀點,在全社會范圍內樹立正確的育人觀,讓更多的人了解到,3—6歲兒童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教育。
柳倩(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當下學界對幼兒園“小學化”現象,主要是從學習內容偏小學、學習方法偏小學兩方面解讀。但對于哪些內容應該出現在小學而非幼兒園階段卻缺乏明顯的界定,包括學習方法的“小學化”具體指哪些也難以清晰明了的把握。
中小學幼兒園負責人應與學生一起進餐
近期,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引發全社會廣泛關注。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聯合公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明確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并避免售賣高鹽、高糖、高脂食品。
朱昌俊(媒體評論員):校園食品安全從廣義上可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校園內,包括學校食堂和學校商店,它給學生供應的食品,應該從源頭上保障安全。比如,提升學校食堂運行的透明度,包括招投標信息以及日常內部管理的公開等。另一方面則是學校周邊乃至整個未成年人所面臨的食品安全環境。這方面既需要多部門的聯動共治,也需要追溯到生產的源頭。關注學校周邊的食品安全問題,尤其要重視城鄉接合部及更廣泛的農村市場。
網友熱評
@郭文佐:必須承認的是,每次食品安全問題發生后,民眾一方總有不理智的行為出現,但是隨著政府部門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和態度,我們有理由對官方多一份信任和耐心,千萬不要輕易被憤怒支配,做出不理性的決定,更不要抱著把事情鬧大引起公眾關注的心理惡意造謠傳謠,最終害人害己。
@云舞海天:食品安全問題,造謠、信謠、傳謠是一個方面,學校也應該重視起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再次出現悲劇……
最高檢建議加強預防性侵兒童工作
今年兩會期間,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到的“一號檢察建議”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據悉,這是最高檢認真分析所辦理的性侵幼兒園兒童、中小學生犯罪案件,針對校園安全管理規定執行不嚴格、教職員工隊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兒童和學生法治教育、預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問題,歷史上首次以最高檢名義發出的建議。
網友熱評
@ebing:家長應該在一定年齡段適當地給孩子講解性方面的知識,這樣可以起到預防侵害和保護作用。學校多開展關于性方面的知識教育更為重要。家校互動都來關心祖國的花朵,孩子的安全會得到雙重保護。
@竹竿:不讓孩子從小明白“異性間的相處要有界限”,他們就會認為和其他異性相處也可以像跟父母一樣親密。尤其當對方是所謂的“熟人”時,更容易放松警惕,而悲劇往往就發生在此時。
@黑天鵝:不只是女童,男童也可能遭遇性侵。在做預防性侵害教育時,面向的對象不能只是女童,家長也不能因孩子是男孩就認為“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