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潔
幼兒教師的工作是圍繞幼兒園孩子開展的,對教師的評價最有發言權的就是孩子。他們單純直接,會因為喜歡的老師而認真聽講,會因為喜歡的老師而和他說心里話。如果幼兒教師是樹,那么,一定要做一棵有智慧的樹;如果孩子是樹上正在開的花,那么,請一定讓他開出智慧的花。這里所說的智慧是恰當地處理教學中或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在幼兒園里,孩子間的沖突經常發生,如何處理便是對教師智慧的考驗。
“馬老師,不好了,昊昊和天一打起來了。”小朋友準備午睡的時候,家成突然跑過來對我說。
我聞訊過去,只見昊昊和天一緊緊地抓著對方的衣服,誰也不肯放手。看到這樣的局面,我急忙制止:“怎么回事,你們兩個不是最要好的好伙伴嗎?”
“天一踩了昊昊的被子,昊昊不高興了。”家成先說起來。“不對,不對,是天一穿著鞋使勁踩昊昊的床了。”“我看見昊昊使勁推天一了。”“天一還動手抓了昊昊的頭發。”圍觀孩子爭先恐后地說著自己了解的事情經過。
天一和昊昊是上下鋪,每天中午天一上床睡覺時都需要踩著昊昊的床上去,平時兩人關系很要好,從沒有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今天天一踩著昊昊的床時力氣太大,還興奮地在床上跳了幾下。他的這一舉動引起了昊昊的不滿,于是就動手推了天一,事情的結果就是剛才的一幕。
眼看距離午睡時間越來越近,我對他們兩個說:“不管怎樣,動手打架是不對的,萬一推倒對方,還會磕破身體。你們必須相互道歉。”天一和昊昊都不服氣地看著對方,不情愿地說著“對不起”。為了不至于因為這次打架而使兩個伙伴的關系破裂,我又把他們的手握在了一起。之后對所有孩子說:“大家先上床睡覺吧,不要耽誤了午睡。”圍觀的孩子雖然散開了,但大部分還是站在床前沒有睡覺的意思并在悄悄地議論著什么。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看來對我這樣草草的處理孩子們并不滿意。
“孩子們,你們現在是不是還不困啊?不如我們把上午學過的童謠《金鉤鉤、銀鉤鉤》用輕輕的不影響其他班級休息的聲音一起朗誦一遍吧。”在我的提議下,孩子們開始小聲朗誦。“誰跟我玩?金鉤鉤,銀鉤鉤,買吊鉤……你跟我,我跟你,我們一起鉤、鉤、鉤……”
“馬老師,等我們起床后,你請小朋友們一起玩這個游戲吧。”
“好啊,兩個小朋友一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們下午就可以開始這個游戲了。”
“洋洋,我們兩個一起吧。”“梓萌,咱倆玩吧。”“齊齊,起床后我們倆玩。”孩子們紛紛約起了自己的小伙伴,只有昊昊和天一一言不發。我故意走到他倆床邊問:“咱們起床后要玩‘金鉤鉤、銀鉤鉤’的游戲,你們兩個都找好自己的伙伴了嗎?”兩個孩子都低頭不說話,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得出他們兩個已經有和好的意思了,只是都不好意思先約對方。
“馬老師,讓昊昊和天一組吧,他們以前就是好朋友。”家成提議說。“孩子們,你們贊成家成的提議嗎?”
“贊成”孩子們異口同聲地給了天一和昊昊極大的勇氣。
“馬老師,我錯了,我不該在昊昊的床上跳。”天一首先承認了錯誤。“馬老師,我也錯了,我不該動手去推天一,我應該先提醒他。”昊昊也不好意思地說。
“我以后一定輕輕的。”
“起床后咱倆一起玩吧。”
兩個好朋友的手又緊緊地握在了一起。在興奮和期待中孩子們很快地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打架”風波在兩個好朋友真誠的握手言和中平息了。這對好朋友的手前后兩次握到一起,但效果卻明顯不同。作為幼兒教師,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或爭執時,應該用最好的、最適合的辦法幫助引導孩子,而不是強制性的制止。這樣適合的方法就是教學中的智慧。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七賢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朱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