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輝 馬楠
德國著名心理學教授戈特弗里德 . 海納特曾指出,倘若把創造力作為教育的目標,那么實現的前提就是創造型教師。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第二幼兒園所在的高麗營鎮是北京市重點發展小城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我園以高麗營地區周邊資源為題材,組織教師創編鄉土繪本,傳承地方文化。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模式,教師的創造能力顯著提升。
挖掘故事價值,保護幼兒童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面對長輩的離世,有些幼兒會產生不良情緒,據此我們借鑒歐美、臺灣優秀繪本的處理方式,創編了繪本《黑黑,你在哪里》,故事講述了一只小貓對死亡理解的經歷,每頁呈現的都是一種簡單輕松的氛圍,孩子們在似懂非懂之間,長輩離世的悲傷情感得以釋懷。
豐富故事背景內容,埋下矛盾沖突點。編創《小老虎拜大年》一書時,故事背景為“當虎鱷農場的門口貼著大大的福字和紅紅的對聯的時候,小動物們知道,新年到來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這樣的故事反應平平。于是進行修改,塑造了“年獸”這個角色,大致內容為小年獸想去給小動物們拜年,發現小動物都怕它,于是他把自己變成了小老虎。經過這種改變后,矛盾沖突有了,故事豐滿了起來,孩子們一下子就被吸引到故事中,主動展開了對故事的探索。
創新故事結尾設置,發揮幼兒主動探索力。一個好的故事結尾,一定是合理的、開放的,并且能令人回味,讓人悟出道理。曾經,我們常常采用說教似的結尾,如《小老虎拜大年》的結尾:“小老虎拜大年,他把神秘的禮物送給了所有的朋友們,現在他們正在虎鱷農莊召開新春聯歡會,玩得可開心了!”這樣的結尾幼兒在閱讀后,沒有產生深刻的情感體驗。修改后變成“小動物們知道小老虎就是怪年獸,但是大家都沒有戳穿他,反而一起為他建造了一座房子,一起在里面開聯歡會”。這樣的結尾提升了趣味性,給幼兒想象的空間,讓整個故事生動起來。
創新故事細節處理,發展幼兒合理想象。繪本故事中常常蘊藏著很多細節,它豐富了故事內容,與主題息息相關。在編寫《小老虎拜大年》中,小老虎送的禮物都具有深層次涵義,如為小鱷魚送朵花的原因是小朋友們都把鱷魚當成又丑又可怕的動物;為獅子送繡球的原因是幼兒園舉辦了一個年文化展演活動,恰好有舞獅環節;送給猩猩畫筆,原因是這只猩猩身體不好每天只能待在家里……通過這些細節的推敲、設置,幼兒發掘出繪本關鍵的細節所在,將自己的感受與內容相互融合,從細節里體會繪本深藏的美,提高想象力。
精煉語言表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在繪本文字創編時,應盡量選擇那些語言規范準確、鮮明生動,并且通俗易懂的內容,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在句式上,減少形容詞和副詞的使用,多采用12-15字左右的簡單陳述句。如《小老虎拜大年》一書,老師采用的語言形式為“小老虎,你好呀,我來給你拜年了,變出……送給你,愿你……”,“請進請進快請進,請坐請喝茶,我要謝謝你”。這樣的句式互動,孩子們很快就能學會拜年的禮貌用語,并且應用到實際。
孩子們的想象天馬行空,在繪本的創作中,只有適應了他們的心理情感才能打動他們,所以我們要創新繪本的內容表現形式,從幼兒發展實際出發,創作出幼兒真正喜歡的繪本故事。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第二幼兒園)
責任編輯:朱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