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幼兒園教育離不開幼兒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以及家庭所在的社區,不僅是幼兒生活、學習成長的重要環境,也是一個寶貴的教育資源。杭州市大成實驗幼兒園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挖掘傳統文化中潛在的教育元素,從傳統節日、節氣、游戲、藝術中尋找更貼近孩子更有價值的教育內涵,與原有課程內容相融合,在教師、幼兒、家長三者多層次、多方位、多形式的互動中,逐步形成“浸潤”課程,使幼兒能夠從小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上下互動”,教育取得一致。上下互動即運用微信、QQ等多種現代網絡社交平臺,將幼兒園與幼兒家庭、家庭與家庭之間開展的各種線上線下活動聯系起來,在交流互動中使家長和教師教育理念、教育行為保持一致。
為更好地面對面交流,喚醒家長根植血液的中國傳統文化基因,幼兒園與家委會充分利用中國節開展以節日繪本為主題的家長閱讀沙龍、親子情景劇表演、中秋提燈邀明月親子體驗、重陽祖孫親子登山等各種線下活動,并通過幼兒園微信平臺、班級微信群、家委QQ群等網上平臺將這些活動發布與分享。
“左右聯動”,資源共同分享。社區是幼兒園師生最熟悉的小社會,左右聯動即以幼兒園為紐帶,左手拉起社區,右手拉起家庭,在中國節等活動中充分調動家庭、社區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拓展節日教育資源,達成資源共享。
重陽節期間,幼兒園開展了“最像祖孫”評選活動、“祖輩風華正茂” 照片展、祖輩走進幼兒園秀才藝活動、“小手拉大手重陽登高” 等活動;幼兒園還與社區一起將“最美夕陽紅”老人文藝匯演帶進幼兒園,實現了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前后推動”,內容不斷豐富。前后推動指首先由幼兒園發起節日活動倡議,然后延伸到家庭和社區。不斷延續和生發的節日親子活動,不僅讓幼兒親身體驗、實踐探究,更喚起家長根植內心的中國情。
臘八節是春節的前奏,幼兒園發出“溫暖臘八送粥活動”的倡議,家長積極參與,和孩子一起清洗食材,煮粥,分粥,孩子將親手寫好的“福”字貼在盒子上,把美好的祝愿裝入自己精心設計的包裝袋中,與老師、家長義工一起為百歲老人、勞模、警察叔叔、保潔員等送上熱氣騰騰的臘八粥,體驗關心他人的快樂。
“全面發動”,拓展教育場所。全面發動是從廣泛的社會資源中挑選符合傳統文化的場館或者具有關聯性的場所,將幼兒園教育與社會教育有效結合,加深幼兒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讓教育無處不在,處處生花。
幼兒園周邊分布著中醫館、博物館、第二課堂基地等,幼兒園選擇其中一些場館作為實踐活動基地。中秋節期間,孩子們沿著東河、運河一路行走進自然博物館了解月球的秘密,體驗祖國的先進科技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經過幾年的實踐,幼兒園、家庭、社區三者的良性互動取得了顯著成效:一個空間,拓展傳統文化教育的空間;兩個利用,社區、家庭資源獲得極大利用;三個提升,提升教師追隨兒童需要的能力,提升家長家庭教育水平,提升社區積極參與、服務的意識。
總之,幼兒園通過中國節與家庭、社區聯動,將教育向家庭和社區延伸;社區教育以幼兒園為平臺,帶動社區家庭,提升社區家庭整體生活質量;家庭教育更加科學,惠及幼兒健康成長。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大成實驗幼兒園園長)
責任編輯:朱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