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延春
高中生正處于生理和自我意識迅速發展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尤為重要。自信心是一種積極進取的內部驅動力,人的心理是一個高度自我調節的系統,對于外來的一切影響都要通過自我調節產生作用。絕大多數人都會根據自身的能力來自我分析、自我評價、自我定位,從而指導自己的行為,但有些人卻會自我評價過低,在能夠完成的事情面前,畏首畏尾,猶豫不決,從而導致裹足不前,壓抑了內在能力的發揮。根據當代高中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筆者認為應抓住活動中的各種契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下面是我在教育實踐中的兩個案例。
以“欣賞激勵”培養學生自信心
我班實施了“小導師”計劃,即學生利用晚自習前的空余時間給全班學生講題,這樣既有效利用了零散時間,又鍛煉了小導師的表達能力。我首先找到了班里的一個課代表,這個男孩對待班級工作非常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但語言表達能力欠佳。最初他很猶豫,擔心講不好,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我誠懇地對他說:“你學習認真,成績也不錯,老師相信你可以做到的。如果你還擔心講不好,那我先給你講,然后你再給同學們講,怎么樣?”經過我的一番“欣賞激勵”后,他答應試一試,此后便一發不可收。經過一個學期的鍛煉,他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表達聲音洪亮,思路清晰,精彩的講解收獲了同學們的無數掌聲。現在的他非常自信,學習成績在原有基礎上又有了很大進步。
教師給予學生的肯定和鼓勵,能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正如美國教育家羅達·貝克梅斯特爾所說:“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自信,我們就必須相信他們。”
以“一技之長”激發學生自信心
學校要開展“一二·九”合唱節活動了,任務布置后,班委選歌、特色環節設計等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推進。班長找到我說:“合唱時能不能咱們自己用樂器伴奏呢?”我說:“當然可以啊,而且這個也算咱們班的特色呢!”班長提出小濤的鋼琴彈得非常好,希望他來給合唱伴奏,但是小濤說什么也不同意上臺。平時小濤就是一個很不自信的孩子,考試經常會由于心理壓力過大而發揮失常。我覺得這次活動是一個幫他建立自信心的良好契機。
我找到小濤,問了他鋼琴的等級,他說演奏沒有任何問題,自己在家里也演奏過合唱曲目。通過交談并結合他平時的表現,我確定他能夠勝任伴奏任務。為了利用“一技之長”來激發他的潛能,培養他的自信心,我和他約定,找音樂老師給出專業的意見,如果專業老師說沒問題,那他就要為班級合唱伴奏。我私下和音樂老師溝通,商量好共同鼓勵他,幫助他樹立自信。音樂課上,音樂老師讓小濤伴奏,與全體同學演練了一遍,給予他相當高的評價,他的演奏也得到了所有同學的認可。課后小濤主動找到我,說一定加強練習,在合唱節上為班級伴奏。言談間,他的情緒很積極,很興奮。我知道,我的目的初步達成了。最終,我們班獲得了合唱節最佳表演獎。這件事之后,老師和同學們都說小濤有了很大變化,變得積極自信了。在元旦聯歡會上,小濤表演了一段單口相聲,還主動提出同學們想唱什么歌就由他來伴奏,和同學的交往不再像以前那樣畏首畏尾了。
每個學生都有一技之長,教師要及時進行肯定和鼓勵,并且因勢利導,創設條件強化它、發展它。當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別人強,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時,自信和勇氣就會油然而生。
自信心是一個人成才的基石。我們應該抓住各種活動契機,培養、強化學生的自信心,為其終生發展奠基。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楊鎮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