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娟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急診PCI中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搶救護理。方法:對我院收治的急診PCI中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39例患者臨床資料實施回顧性分析。結果:在給予本組患者電擊除顫、抗心律失常藥物搶救治療后,臨床效果顯著,且患者順利完成心臟介入手術治療。結論:心導管護理人員必須具備急救知識與能力,能夠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干預,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再灌注心律失常。
關鍵詞:急診PCI;再灌注心律失常;搶救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且短時間內變化迅速,患者并發癥與死亡率均比較高。給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能夠有效緩解癥狀,解除冠狀動脈狹窄,降低死亡率[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體征與心電活動極其不穩定,因此在手術治療期間會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若沒有及時給予治療干預,將會導致患者死亡。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急診PCI中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搶救護理,現將此次研究報告作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9例行急診PCI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年齡為36歲,最大年齡為78歲,平均年齡為(56.8±3.5)歲。有23例患者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有12例患者為高側壁心肌梗死,有4例患者為右室心肌梗死。
1.2方法
給予本組患者300mg氯吡格雷(生產廠家: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80029)、300mg阿司匹林(生產廠家: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71021)、80mg立普妥(生產廠家: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408)。針對術前存在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來說,應當給予抗心律失常治療[2]。發現患者梗阻血管之后,直接實施冠脈球囊擴張,之后實施內架植入術。本組患者在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后,心肌梗塞溶栓治療達到Ⅱ級至Ⅲ級,滿足再通標準。患者進入導管室至手術結束全過程都需要對肢導聯心電圖進行監測。
急診PCI中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搶救護理的具體操作如下:首先,術前準備:(1)手術物品準備。第一,抗凝藥物。患者在接受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手術治療之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和氯吡格雷。第二,搶救物品。打開除顫器開關,將導電糊涂抹在除顫電機板上,確保除顫器處于應急狀態。確保臨時起搏器的電量充足,并且與臨時起搏電機放置在一起。提前準備靜脈內球囊導管和球囊反搏泵,準備好簡易呼吸器和氣管插管。第三,手術器械。手術操作人員必須深入了解穿刺部位,提前準備造影手術材料。按照患者心電圖對可能出現梗塞的血管進行判斷,準備導絲,以此縮短急診手術時間。(2)注重心電監護:心電圖監護主要是檢測患者心率、學校改變以及呼吸頻率,及時發現心室纖顫情況,護理人員可以有效識別心電波形。其次,術中密切觀測。在冠狀動脈再通瞬間極易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在疏通患者梗阻血管時未發生緩慢心率失常,此時必須及時糾正患者慢心率,防止出現嚴重心律失常癥狀。護理人員應當囑咐患者通過咳嗽提高心率。針對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來說,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極易發生快速心律失常,在產生頻發室性早搏之后會轉變為室性心動過速,導致患者出現心室顫動等癥狀。在手術過程中需要密切觀測患者實行早搏發生情況,監護心電圖情況,并且準備好除顫儀和利多卡因藥物。(1)LAD和RCA病變閉塞患者極易出現嚴重再灌注心律失常,引發心率減慢癥狀,此時需要給予患者1mg阿托品靜脈推注,待至心率恢復到每分鐘70次。對于手術期間出現血壓下降的患者來說,則就要給予患者去甲腎上腺素或者多巴胺,以此改善患者血壓情況。針對手術期間出現心臟停搏患者來說,則應當及時進行心臟起搏和阿托品藥物注射。(2)心理護理。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治療的患者極易產生不良心理情緒,此時就會加劇心前區疼痛感。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相信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與手術治療操作的必要性,確保患者能夠了解自身病情,以此緩解和消除不良心理情緒。(3)護理人員應當熟練使用除顫儀。導管室護理人員應當熟練應用除顫儀,當手術治療過程中發生心室顫動,護理人員應當配合醫生進行除顫操作。針對多次除顫患者來說,應當確保手術區域內的無菌效果,并且及時更換手術手套。最后,術后護理。患者回到重癥監護室之后需要對心電情況進行密切監護,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給予機械輔助吸氧,預防心絞痛發生。護理人員還應當觀察患者穿刺部位傷口滲血情況。在手術之后需要遵循清淡飲食規則,不能處于過饑或過飽狀態,還應當中風患者控制心理情緒,防止出現激動情況。加強患者術后健康教育。術后還應當囑咐患者遵循醫囑服藥,注重自身行為。
1.3指標觀察
分析本組患者術中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次數,包含室性心動過速、頻發室性早搏、心室顫動、進行性心率緩慢。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前,患者已經出現心律失常癥狀,則不納入到統計結果中。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表示,差異顯著(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成功率為100%,有17例患者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其中有8例為頻發性室性早搏,有5例發生室性心動過速,有2例發生竇性心動過緩,有1例出現心室顫動,有1例發生房室傳導阻滯。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過接受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有效改善心肌反應,對左心室重構起到抑制效果,顯著改善和提升左心室功能,因此臨床上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采用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然而在開通患者梗死血管時極易導致其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該種癥狀主要發生于冠脈再通瞬間,若沒有及時給予患者干預處理,將會導致患者死亡。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的成功與否,雖然與手術操作人員的技術有關,然而整個手術過程中的心電監護也會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因此護理人員需要配合醫生對心律失常反應進行控制,以此維護手術治療成功率。為了實現以上救治效果,導管室護理人員必須深入了解和掌握心律失常急救的專業知識,并且能夠做好急救技術演練。熟練應用各種急診搶救設備,包括心電監護儀和電擊除顫儀等。同時還應當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措施,了解各種藥物的作用機理與不良反應,還應當掌握藥物使用方法。對于導管室護理人員來說,在與醫生參與急診搶救治療時,必須能夠了解再灌注心律失常癥狀的特點,熟悉整個手術操作流程,并且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在手術護理前與護理后應當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與干預,使患者能夠了解到手術治療方法與效果。在手術治療期間還應當對患者病情變化情況進行監測,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保證整個手術操作的科學性和合規性。
綜上所述,心導管護理人員必須具備急救知識與能力,能夠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干預,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再灌注心律失常。
參考文獻:
[1]羅錫慧,楊正波,韋麗,胡志明.急診PCI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全程護理分析[J].系統醫學,2018,3(17):181-183.
[2]吳琍玲.急診PCI中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搶救護理[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1):18+20.
[3]劉洋,劉恒亮,陳奇,等.雙聯抗血小板聯合替羅非班對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和安全性探討[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9,11(02):200-2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