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剛
【摘要】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開展高中歷史教學人性化課堂教學,其實就是要時刻關注學生對高中歷史的學習態度以及對歷史的理論知識的記憶理解和實踐運用情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歷史、多與他人合作、多方面拓展歷史知識面。不能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應該讓學生自主學習,動手實踐,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讓學生成為歷史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對高中歷史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而高中歷史老師也應該關心學生尊重學生,順應和配合高中階段學生對歷史知識內容掌握的程度制定適合學生特點的人性化課堂教學方案。引導學生正確高效地學習高中歷史,從而激發學生對高中歷史的學習興趣,營造濃郁的歷史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人性化課堂教學 教學方案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1-030-02
0
高中歷史是高中學習中的一門重點學科,但是很多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不高,上課的時候不是看小說就是睡覺。學生不重視歷史,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愛學習,嚴重影響到他們日后的發展,老師也沒有激情教課,使得課堂效率大打折扣。要想真正有效地設計高中歷史人性化課堂教學,那么應該深入拓展歷史知識,豐富學生歷史知識面,利用圖像和文字,讓兩者相互聯系,培養學生形象的認知能力,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意境,增加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課堂生動的語言和表情,激發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興趣,提高高中歷史人性化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深入拓展歷史知識,豐富學生歷史知識面
很多高中歷史老師老師上課的時候認為只要讓學生把書本里片面的知識點掌握,并且保證歷史課堂順利進行就可以了,并沒有要求學生對各個歷史事件的背景以及發展過程等進行深入的了解,讓學生在歷史事件的基礎上獲得經驗和教訓,加深學生的記憶。反而還是習慣落后消極的老方法,走舊路子,如“填鴨式”教學,也就是“愚婦喂子式”教學,教師只專注自我講課,被動灌輸,學生不能參與課堂,沒有充足的思考空間,不能正確掌握看待問題和鉆研問題的方法。很多教師備課不充足,再加上書本里的內容比較淺顯,只能停留在片面的書本知識,學生的認識偏差很難得到完善,不能仔細鉆研歷史事件的重難點和把握重難點的突破方法。因此老師應該立足于高中歷史書本知識,順應和配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對歷史知識內容掌握的程度制定適合學生特點的人性化課堂教學方案。滿足學生的歷史學習需求,對學習的內容的歷史背景和歷史發展過程進行一些說明補充,并且能夠培養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習的拓寬知識進行思考、探索和分析的能力,使學生的歷史知識面得到拓寬,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在講解《世界經濟全球化》這一課時,除了經濟全球化的定義內涵,它的表現以及推動因素之外,老師還可以適當拓展其他的歷史知識,比如經濟全球化歷史進程,讓學生自行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和反全球化問題。
二、圖像和文字相互聯系,形象具體
在課堂上普遍存在這樣一些問題:每當老師講授需要生記硬背的概念和枯燥無味的歷史理論知識時,部分學生就開始神游天外、心不在焉,更有甚者講小話,影響課堂紀律。老師也只專注于知識的講授,忽略了讓學生參與進來,缺少主動思考的環節,太追求目標和任務,導致高中歷史課堂活躍度不高,課堂的教學也就顯得“不好玩”了。這時教師歷史教學內容的圖畫、圖片以及漫畫,能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認知能力和思維抽象能力,使學生對學習的知識內容記得更加牢固,深入地開展高中歷史教學人性化課堂。
另外高中的學習本身就比較嚴肅,壓力大,而教師也只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照本宣科,泛泛而談,使得教學內容僵化、單一,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使得高中歷史課堂效率始終得不到提升。所以老師采用圖文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歷史知識,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課堂教學,用簡單明了且幽默的表達方式使概念和理論知識變得“好玩”,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帶動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大眾傳媒的變遷》的教學過程中,對傳統三大媒介的內容用圖片適當展示,報刊業可以展示《新青年》和《人民日報》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報刊圖片,了解報刊的發展歷程,了解當時的新聞時政和通俗娛樂;影視業可以展示一些《歌女紅牡丹》的劇照,再向學生講解中國影視業的發展,讓學生情感參與和情感體驗;最后就是互聯網了,老師可以在課件上放幾張“第一代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的照片,也可拓展一下蘋果公司的第一臺計算機,展示圖片,豐富學生的見識。
三、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意境,增加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
高中歷史人性化課堂教學就是要讓學生自主學習,動手實踐,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讓學生成為歷史學習的主人。自行體驗,培養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對高中歷史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因此老師需及時調整課程教學方案,融入適當的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文字、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輔助功能創設情境意境,搜尋有關歷史事件的資料以及視頻,讓歷史重新演繹,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另外還可以讓學生自行組隊扮演歷史事件中的角色,讓學生親自感受歷史事件發生過程中各人物的情感,體驗歷史事件時代背景下的悲壯,讓學生在歷史事件中找到感動和教訓。產生情感共鳴,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也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增強學生的體驗感。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質量。深入地開展高中歷史教學人性化課堂,使課堂教學內容不再枯燥單一,而是變得豐富多彩,充滿活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高中歷史的興趣,達到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高一歷史必修1的第二十課《祖國統一大業》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影視《中國通史》的觀看中了解中國的革命歷史。理解中國愛國份子如何為民族大義奉獻出自己的力量,了解《祖國統一大業》的歷史背景,感受中國的開國大典以及近年來的改革發展。培養學生正確掌握看待問題和鉆研問題的方法,更加深入的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培養學生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傳承“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的民族文化,給與學生聽覺和視覺上的雙重體驗,培養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
四、課堂生動的語言和表情更能體現人性化課堂
為人師表,老師作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引導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能夠對學生產生影響和暗示的語言和表情的控制。有很多學生對高中歷史課堂提不起興趣,學習態度差,輕者遲到早退,課上不是看小說就是睡覺,重者直接逃課。學生不愛學習,老師抱怨學生,學生埋怨老師,因此老師需要用自己生動的語言和表情感染學生。比如在講解枯燥無味的歷史理論知識的時候使用通俗易懂并且幽默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時常帶著微笑,切實有效地開展高中歷史教學人性化課堂;并且不時的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與口頭的表揚,肯定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欣賞他們的個人價值,適時適度地對“差生”進行鼓勵,提升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將他們引導到正確的學習軌道上,從而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亦師亦友,使得學習氛圍輕松愉快。如果學生覺得老師的講課特別吸引人,那么學生就會對接下來的歷史課堂產生興趣,一旦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歷史課堂上,教師就能很容易掌控整個課堂的節奏,老師的教學也就變得輕松多了,高中歷史課堂效率也能大大提高。
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想切實有效地開展高中歷史教學人性化課堂教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去除消極落后的“填鴨式”傳統教育,積極完善人性化課堂教學方法,加強自身的歷史專業素養。通過深入拓展歷史知識,豐富學生歷史知識面,利用圖像和文字,讓兩者相互聯系,培養學生形象的認知能力。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意境,增加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以及課堂生動的語言和表情等人性化的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并且能夠培養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習的拓寬知識進行思考、探索和分析的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動手實踐,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讓學生成為歷史學習的主人,從而切實有效地開展高中歷史教學人性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正確高效地學習高中歷史,從而激發學生對高中歷史的學習興趣,營造濃郁的歷史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 參 考 文 獻 ]
[1]劉俊利.用“學術性”增強歷史課堂“人性化”的研究與反思[J].歷史教學,2014(11):31-37.
[2]徐波.高中歷史教學人性化課堂教學設計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2016(08):55.
[3]陳國,陳潘.高中歷史教學方法研究之人性化教學[J].科教文匯,2016(04):103-104.
[4]把多兵.淺談高中歷史人性化課堂教學理念的融入[J].學周刊,2017.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