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麗婷
【摘要】新課改和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在全國范圍內的滲透和深化,一方面促進了教師轉變傳統教學思想,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并注重多樣化教學方法靈活應用,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除了要不斷接受繼續教育和學習以外,還要參加教育培訓,使自身專業能力能夠滿足當前教育教學要求,教師自身綜合能力也會得到顯著提高。基于此,本文對學科工作室建設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實踐展開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學科工作室;教師專業;發展實踐;探索
學科工作室是集教學、科研和培訓于一體的教師合作共同體,在引領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現代教育在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教師專業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學科工作室成為發展教師專業的一項重要平臺,各大學校也結合自身實際如火如荼地進行建設,在增進教師之間合作、交流以外,還能夠促進教師知識水平、教學能力、職業素養等提升,并帶動整個教育教學工作更加順利和高效開展。本文結合學科工作室內涵,對學科工作室建設下教師專業發展具體實踐進行詳盡探索,所闡述內容希望能夠起到參考和借鑒作用。
一、學科工作室內涵
學科工作室主要是以“學科”為紐帶,以“先進教育思想”為指導,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平臺進行搭建,在深入教育教學實踐研究中,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最終探索出一條“名師帶教、教學相長”的教師培訓新途徑和新方法,教師隊伍綜合素質也會得到全面提高。此外,在學科工作室中每個教師都肩負著教學、教研和科研任務,并且以研訓、教科研一體化的方式開展活動,促進教師朝著研究型、專家型和學者型方向邁進,工作室也會成為教室專業成長的階梯。
二、學科工作室建設下教師專業發展實踐探索
(一)加強探索引領實踐
建設學科工作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學習和教育教學,因此在對學科工作時進行建設時,需要對以下內容進行把握:
1.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學科工作室搭建除了集合校內師資資源共同進行教育教學研討以外,還要共同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妥善解決,在這過程中教師也能對學生學科學習常見出錯題目類型、學習方法、心理問題等進行歸納和總結,在骨干教師帶領下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從教、學、研三方面著手進行優化,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基礎上,學科教學質量也會明顯提高。
2.服務教育教學,在新課改和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師教學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學科能力和道德素養培養,實現綜合素質提升,想要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也要通過學科工作室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在準確把握新時期教學要求的基礎上,與學科工作室其他成員進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的規劃設計,在闡述各自專業意見和共同探討后形成統一意見,并對教學實踐取得成果進行分析,使教學研討、教師水平和教學質量取得協同發展。
3.編輯校本教材,不同學科教材涉及的知識內容比較多,其中也不乏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知識內容,學生實際學習時容易出現掌握不足的情況,再加上教師專業知識、教學水平影響,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容樂觀,這時候通過學科工作室,教師之間可以提前對學科書本教材進行剖析和研究,在梳理清楚學科各部分知識內容以后,對教學重難點進行攻破,甚至還能夠將符合學生認知的生活化、情境化素材融入教材,既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又能夠使學科教學更加高效。
(二)彰顯學科工作室特色
要使學科工作室特色得以體現,可以通過做好以下工作實現:
1.立足實體,務求高效,工作室建立目標為服務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和學校教研,因此開展工作需要圍繞學校正常教研活動展開,實際操作時可以根據學科教學特點,制定階段性學習目標,通過定期開展例會、研修活動、成果展示、心得總結等活動,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更加順利開展,教師專業能力也會得到不斷提高。
2.立足教學,定位精準,學科工作室在學校和骨干教師帶領下,共同開展教、學、研工作,并且一切工作都是在教學中開展,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如:以數學學科工作室為例,各成員教師需要結合新時期數學教學新要求,對教學目標進行科學設定,并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學生邏輯思維不強、知識靈活應用低、學生學習困難等問題進行歸納,在各教師共同研究討論以后,從數學思維培養、多樣化教學方法應用等角度出發,制定行之有效的數學教學策略,并將實踐應用取得的教學成果在工作室中展現,在總結經驗基礎上,對數學學科教學進一步完善,各成員教師的數學教學水平也會大大提高。
3.目標明確,逐步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需要在不斷學習、積累和實踐中逐步提升,為此將工作室總體目標設置為“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業務素質”,實際操作可以對目標進行細化,并通過“多讀書長積累、善教學多反思、好研究強創新”階段性目標作引導,促進每位教師成員專業素養都能夠在工作室平臺中得到持續培養。
(三)加強對話促進成長
加強對話交流,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合作交流中不斷進行彌補,最終達到共同進步,具體包含以下內容:
1.與學校領導對話,學校領導是學科工作室建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對工作室建立背景、要求和目標認識比較深刻,各成員教師通過與領導之間加強對話,可以準確把握學科工作室建設的重要作用,并嚴格按照工作室制定規范和制度,有組織、有計劃和有目標地開展教學研活動,每個教師也能清楚地意識到自身職責,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動學科教學質量和專業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2.與同伴進行對話,學科工作室教師成員每日工作比較繁忙,但是在規定時間都會集中在一起進行教學研究和討論,受知識水平、工作經驗不一致影響,每位成員教師都各具特色,在溝通交流中也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學研活動開展也會變得更加精彩,在闡述觀點、互相交流中也會汲取到不同教師身上的長處,針對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也能找到有效解決路徑,進而達到博采眾長的目的。
3.與書本對話,學習作為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根本途徑,學科工作室建立也是為了讓各教師相互學習和共同進步,在汲取先進學科教學思想和方法的同時,對教學案例、理論研究等進行分享和交流,并在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過程中,沉淀思想和發展專業。
4.與自己和學生對話,隨著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對教師的專業能力需求也不盡相同,教師要想勝任學科教學工作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積極參與學科工作室,對新的知識理論、實踐能力等進行學習,并在不斷反思中總結自己的不足,通過制定階段性發展目標和養成自主學習習慣,使自身工作更扎實和有效,人生價值也會逐步實現。而與學生進行對話,主要是在教學實踐中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如:以體育學科教學為例,大多數學生都非常喜歡體育課,但是實際教學中出現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引發教師密切關注和探討,而從學生角度出發就會了解到,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對輕松、舒適課堂氛圍和趣味體育活動的渴求十分強烈,但是教學中教師卻過于注重體育技能訓練,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為此教師開展教學時需在充分尊重學生基礎上,對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和學習難點進行了解,并借助多樣化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等,使學生學習效果得到提升,這樣教師專業水平也會穩步提高。
三、結語
本文對學科工作室建設下教師專業發展實踐展開探索,主要是從學科工作室內涵展開。在學科工作室引領下,教學可以對學科新教學要求進行了解,并充分認識自身教學存在的不足,在與其他教師交流、互動中,也能掌握更多學科教學知識和技能,進而獲得專業成長和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孫曉俊.指向教師專業發展的數學名師工作室實踐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7(4).
(責任編輯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