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燕
【摘要】教師的專業發展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它不僅能夠促進教師個人的發展,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提升,還能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使教學目標得到有效的落實。本文介紹了專業發展的內涵,以及闡述了傳統文化視閾下初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策略。
【關鍵詞】傳統文化;語文教學;專業發展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的專業發展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它不僅能夠促進教師個人的發展,使之更好地置身新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之中,促進自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提升,還能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使教學目標得到有效的落實。
一、教師的專業發展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想要有效提高教師專業地位,我們就要極盡所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使之在收獲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一)建立專業理想
教師專業精神的理想是教師發展的巨大動力,教師不僅要有奮斗的目標,而且要有更好的應對工作困境的能力。由此可見,教師專業化的理想是使教師成為一名成熟、有抱負的教育專業人員,這也是促進教師發展的巨大動力。
(二)拓展專業知識
教師專業知識主要包括本體知識,條件知識,實踐知識和一般文化知識。特別是,教師的“本體論知識”是教師的專業知識。“有條件的知識”是與教育學,心理學和法律有關的知識。“實踐知識”是教學情境的知識和與教師有針對性的行為有關的知識,即教師的教學經驗的積累。通過拓展和深化這些知識,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水平。
二、傳統文化視閾下初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策略
傳統文化視閾下,我們要堅持文化自信,語文教師不僅具有教師的共性,又具有“語文”的獨特個性。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要求語文教師運用教學智慧,將自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價值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想要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加長遠的進步,我們還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與嘗試:
(一)提高文學修養
加強文學能力的培養,能夠理解語言的奧秘,積累欣賞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熟練管理語言,使教師在國語教育中得心應手。我們享受著國語教育的感覺,便會自然地向學生傳達這樣的感覺,激發學生學習國語的興趣,學生也有學習國語的幸福感,他們學習漢語的熱情大大提高。
(二)加強文化實踐
注意觀察草根文化,培養主動探究精神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學會自信,在草根文化認同過程中養成自我認同感和堅毅的品質,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三)傳承草根文化
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草根文化的內容和價值,用現代觀念審視草根文化,評價其積極意義與局限。近幾年文化領域又形成了全新的全球化文化邏輯。具體說,就是文化生產和商品生產的關系日益緊密。非文化性商品的文化、符號性越來越強,文化商品也成為當代社會的重頭商品。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界線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商業制作、商業包裝滲透一切文化活動與機構。比如我地區五大宮調以及淮海戲在以市場為導向,通過通俗易懂的形式傳播傳統文化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是有時代精神,有積極意義的,但有些曲目中的內容又具有封建迷信思想,這又是它們的局限性。
(四)創新教學理念
注重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和過程性。通過體驗、感受和傳承優秀的草根文化,立足于本地區的具體生活,學會運用各種方法來研究課題,并把這些方法遷移到其他學習活動以及生活中去。可以從自己的興趣愛好、情感經歷、人生態度出發,對本地區文化及其相關問題發表不同看法,并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通過不同的途徑去探究、去發現、去感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密切的關注和必要的指導。開放式教學可滲透其中,不拘泥于文本解讀,可以采用參觀、實踐、藝人展示等形式,要以“探究”“活動”為主。
三、草根文化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實踐
初中語文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鄉土文化知識的獲得,更要關注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強調學生看問題的洞察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語文課程的設置趨向國際化和鄉土化,比如連云港“本土文化”語文校本課程讓學生在傳承鄉土文化時,緊跟時代的發展需要,在設置連云港“本土文化”語文校本課程的內容時,我們既要關注連云港本土文化形成中的地理歷史,關注過去、發現其現代價值,同時也要關注正在形成中的地方文化中的積極因子。連云港“本土文化”語文校本課程內容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適應性為原則,參照中學語文課程的內容取舍標準以及相關資料、文獻,在內容上進行選擇和取舍,按內容介紹(導讀)、美文選讀、知識鏈接、活動設計四個板塊。連云港市有花果山,根據《西游記》創作探究,此乃連云港的本土文化,因此東海名著單元中選取吳承恩與《西游記》,本課所選內容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熱愛閱讀名著的思想感情和積極創新的精神,并可以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的體驗和發現。
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西游記》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動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斷提高探究能力,逐步養成嚴謹、求實的學風。走近吳承恩,查看吳承恩簡介,發現吳承恩創作《西游記》始末,民間故事有《吳承恩上云臺》《西游記》人物中選取《取經路上真唐僧》《孫猴子的花果山情結》《花果山下說八戒》《老壽星與拐杖柏》,知識鏈接:四大古典名著之《西游記》郵票欣賞。另外李汝珍以連云港花果山的南麓——東磊為創作背景,給我們留下了一部名著《鏡花緣》。《鏡花緣》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中內容最奇特的一部,當代學者稱之為“雜家小說”,國外學者評為“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游記小說于一爐的巨著”。所以東海名著單元中又選取了李汝珍與《鏡花緣》,本課所選內容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并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連云港市屬地區有東海孝婦事跡,史載于《漢書》《王子年拾遺記》《太平寰宇記》《海州隆慶志》等典稿。元代劇作家關漢卿根據東海孝婦的記載,創作出不朽名劇《竇娥冤》。連云港市云臺區朝陽鎮北側山頭現存“漢東海孝婦祠”,俗稱娘娘廟,又叫竇娥廟,據考證始建于宋代,北宋詩人蘇東坡、文學家石曼卿專程到此憑吊。每年農歷“三月三”,民間在此舉行廟會,敬祀孝婦。東海孝婦《竇娥冤》,本課所選內容文體多樣,有楹聯,有民間故事,注意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選文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并為高中學習《竇娥冤》的文言文做鋪墊。民間故事選擇《東海孝婦》《竇娥冤》與“東海孝婦”。知識鏈接選擇關漢卿《竇娥冤》中《東海孝婦》的典故(譯文)。因此,草根文化校本課程的實施能夠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創新教育觀念,激發教育智慧,使教師的專業發展得到極大的提升。
注:本文為江蘇省教學研究第十二期課題“以名師為引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研究”(批準號:2017JK12-L160)及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十三五”課題“以戲劇形式開展漢字文化教育的實踐研究”(批準號:KCJCYJSGX2018080007)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盧夏夏.初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
[2]陳正剛.傳統文化視角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方略[J].亞太教育,2019(7).
(責任編輯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