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
- 以文化之根,承藝術之魂
越注重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承,美術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在其課程內容中也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作為初中美術教師,需要深入挖掘學科教學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價值,同時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通過創設教學情境、開展文化實踐活動等方式來引導學生深入感知傳統文化內涵,在拓展美術知識面的同時能夠更好地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娟P鍵詞】初中美術? 傳統文化? 現狀? 應用策略【中圖分類號】G633.9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
課程教育研究 2024年6期2024-07-12
- 溫瑞塘河文旅IP形象設計
IP的打造是傳統文化重煥新生活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對溫瑞塘河IP形象建設的設計訴求進行定位,整理流域內特色文化元素,選取白象塔彩塑人像作為主視覺元素,并對相關元素進行解析、提取和再造,設計具有地域性代表的特色文旅IP形象。期望給溫瑞塘河IP形象設計以新的啟示,帶動溫州文旅產業發展的目標。關鍵詞:溫瑞塘河;IP形象設計;傳統文化;白象塔彩塑;文化旅游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4)11-0016-04Abstract
設計 2024年11期2024-07-11
- 高職院校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路徑探析
形成了絢麗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積淀,也是大學生必須了解和學習的文化內容。思政教育承擔著人生觀、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因而有必要在思政教育中滲入傳統文化教育內容。但現階段思政教育中傳統文化教育內容還不完善,有關傳統文化教育方法還不恰當。因此本文將重點從傳統文化角度入手,探究如何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并從理念、方法多角度詳細論述。關鍵詞: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思政教育;融合引言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文
公關世界 2024年11期2024-07-10
- 淺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教學實施策略
】 開展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教學是實施名著閱讀教學的策略之一。在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挖掘名著蘊含的傳統文化資源;在此基礎上確定導讀教學的主題,整合篇章,對名著進行深度閱讀;同時植入生活,運用名著蘊含的傳統文化思想和人文思想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實現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娟P鍵詞】 名著閱讀 傳統文化 主題教學文學名著是人類文學藝術和文化思想的精華。學生閱讀文學名著,既能接受優美的文學藝術的熏陶,還能夠理解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語
七彩語文·教師論壇 2024年7期2024-07-09
- 基于用戶體驗的陶瓷文化展覽空間設計
摘 要:探尋傳統文化在展示空間中的表達,給參觀者創造高質量的游玩體驗,通過情境化的展示空間,使參觀者可以在展示空間中與展品產生情感互動,以此引起參觀者的共鳴,在為參觀者提供身臨其境體驗的同時使參觀者收獲深刻完整的陶瓷文化知識,從而喚醒人們對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結合現代大眾需要,在以用戶體驗為主體的基礎上結合陶瓷文化進行展覽空間設計。關鍵詞:傳統文化;展覽空間;用戶互動體驗;陶瓷文化主題館1 引言縱觀漫長的發展史,陶瓷的發展與中華文化的發展一脈
佛山陶瓷 2024年6期2024-07-06
- 踐行“兩創”,推動視聽文藝高質量發展
摘要: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視聽文化創作開創新局面是廣電行業的責任和使命。踐行“兩創”要準確把握其科學內涵,遵循文藝創作的規律,用心用情用功講好中國傳統文化故事,構建百花齊放的視聽文藝“兩創”新局面。關鍵詞:習近平文化思想 視聽文藝 文藝創作 傳統文化 “兩創”文化關乎國本、國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明確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廣電行業作為黨和
網絡視聽 2024年8期2024-07-04
- 傳統文化在初中美術審美鑒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初中美術審美鑒賞教學有機融合,是增強學生文化自信的根本著力點。故而,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初中美術教材為基礎,以學生實際生活、學習情況為著眼點,從課程設計理念、教學目標開始入手,挖掘教材內容,優化教學方法,構建有效的評價體系,助力學生感知傳統文化,接受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熏陶,使學生在審美鑒賞方面獲得進一步提升?!娟P鍵詞】初中美術;審美鑒賞教學;傳統文化作者簡介:吉林(1979—),男,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教師發展中心。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注重學
教育界·A 2024年15期2024-07-04
- 新時代中國兒童文學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兩創”路徑初探
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為中國兒童文學新范式確立的重要推手。雋永溫潤的中華優秀文化理應成為民族精神底色,而中國兒童文學恰恰承擔著為下一代“培根鑄魂”的神圣使命。在全新歷史語境下,中國兒童文學需走好高質量發展路徑,一方面,要堅守傳統文脈,賦能故事特質,立足本來,走向世界;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兒童文學文化產業傳播與數字化技術革新,形成作者、編輯和評論家合力的業內生態。[關鍵詞]新時代? ?兒童文學? ?傳統文化? ?創新? ?路徑[中圖分類
長江小說鑒賞 2024年13期2024-07-04
- 幼兒園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
【摘要】傳統文化是上千年歷史沉淀下來的瑰寶,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圍繞傳統文化設計主題活動可以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為幼兒今后的全面發展助力。因此,教師應創新教育理念,將傳統文化以恰當的形式融入主題活動中,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文章針對幼兒園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實踐策略進行探析?!娟P鍵詞】幼兒園;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作者簡介:王欣(1993—),女,江蘇省淮安生態文化旅游區楓香路幼兒園。學前教育階段形成的思想意識與養成的行為習慣對幼兒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對
教育界·A 2024年15期2024-07-04
- 傳統文化的數字化傳播與跨界融合
的不斷進步,傳統文化的數字化傳播成為促進文化遺產保護和創新的重要手段。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傳統文化的可視化和互動性得到顯著提升,為用戶提供虛擬體驗和跨時空的交流機會。這些變革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創新和演繹,使之更易于被現代社會接受和傳承。有效的數字化傳播策略包括技術應用、內容創新、社交媒體推廣及數據驅動的個性化傳播。同時,傳統文化通過與科技、教育、旅游等其他產業的融合,展現出新的生命力。未來,科技創新、平臺合作及用戶參與將進一步影響數字化傳播和跨界融合的發展方向
新楚文化 2024年13期2024-07-03
- 江蘇蘇北地區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研究
要】蘇北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現代性轉化水平關系著區域文化治理的績效。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下,蘇北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表現出強大的潛力,為蘇北地區現代化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但也應該看到,與江蘇省經濟發展的階梯式分布相似,蘇北地區在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向過程中還面臨不同程度的問題和挑戰,要從文化名片打造、文化產業升級、文化現代性元素挖掘等方面推進蘇北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使文化產業成為蘇北地區現代化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新楚文化 2024年13期2024-07-03
- 讓傳統工藝美術文化在創新中傳承弘揚
藝,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此次研究以蘇扇為例,探討傳統工藝美術文化在創新中傳承與弘揚的重要性。首先,研究介紹了蘇扇的發展和工藝概況進行敘述。然后,研究探討了傳統工藝美術蘇扇在文化創新中的發展與傳承。此外,研究還對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文化的當代價值進行分析。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文化在藝術審美、文化傳承、經濟發展、社會教育、國際交流價值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文化,可以加深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的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關鍵
新楚文化 2024年13期2024-07-03
- 傳統文化影響下社會治理創新策略研究
摘要:傳統文化包含豐富的社會治理理念和價值導向,對于社會治理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本文深入研究了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治理的影響以及相應的創新策略。探討了傳統文化價值理念、道德倫理和邏輯思維在社會治理中的應用,并分析了它們在促進社會目標一致性、維護社會秩序和激發社會主體參與方面的關鍵作用。研究表明,傳統文化資源在現代社會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實踐意義,為社會治理創新提供了新的視角,為理解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治理中的實際運用提供了有力支持,為社會治理策略的制定
國際公關 2024年9期2024-07-02
- 高校開展“舞龍”課程的價值探索和推廣途徑研究
有利于孕育以傳統文化為主體的校園氛圍。3)有利于豐富課程思政資源和促進課程思政建設。繼而提出推廣途徑:1)利用多種宣傳手段,營造傳統文化渲染環境。2)尊重地域文化特點,挖掘不同文化表現形式。3)建立會練、常演、能賽三級課程教學模式。關鍵詞:舞龍? 課程思政? 民俗? 傳統文化? 民族傳統體育Research on the Value Exploration and Promotion Method of "Dragon Dance" Course in C
當代體育科技 2024年14期2024-07-02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學經典課程的構建與實踐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學經典課程在實踐探索中,形成了“一核、雙構、五化”的課程構建與實踐模式。由課程理論、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融合、課程評價等內容構成了比較系統的課程體系。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會效應。關鍵詞:傳統文化;國學經典;課程構建;實踐策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學經典課程的構建與實踐,經過多年的應用研究與實踐推廣,形成了“一核、雙構、五化”的課程構建與實踐模式(見圖1)?!耙缓恕敝敢灾腥A優秀傳統文化國學經典中最適合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4年6期2024-07-01
- 傳統文化視域下幼兒園教學活動組織策略
【摘要】中華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較強的教育價值,教師不妨圍繞傳統文化的傳承,從整合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傳統文化活動、深化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傳統文化滲透的教學角度出發,為幼兒創設傳統文化學習情境,讓幼兒在豐富實踐體驗中實現健康成長。【關鍵詞】傳統文化;幼兒教育;教學實踐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無形中提升幼兒接觸電子產品的頻次。幼兒具備好奇心強、認知水平較低、辨別是非能力較弱的年齡特點,容易被電子設備中動態圖像、鮮艷顏色的小視頻吸引,更多機會接觸到病
新教育·科研 2024年6期2024-07-01
- 傳統文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研究
的不斷深入,傳統文化在課堂上的滲透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明確,這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闡述了傳統文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難點,進而從滲透意義和滲透策略兩個方面展開詳細闡述,希望能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逐步提升。關鍵詞:初中歷史 傳統文化 滲透策略如今,新《課標》中針對傳統文化的滲透作出了明確的要求。眾所周知,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無論是行為習慣,還是價值觀念都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教師在這一階段滲透傳統文化,不僅可以引領學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24年8期2024-06-29
- 服裝工藝與結構課程思政研究
;探索路徑;傳統文化中圖分類號: G41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9052(2024)06-0143-03引言專業課是“課程思政”的真正落腳點,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相互結合,是課程深化提升和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課程在建設過程中強有力的抓手,課程以培養專業的高技能型人才為出發點,而思想培養與職業教育正是專業人才走向大國工匠的康莊大道。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要不斷的深化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本文探討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4年6期2024-06-29
- 禪宗美學在國產動畫電影中的應用研究
;電影動畫;傳統文化注:本文系2021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身體現象學下的特色小鎮媒介形象研究”(20YBA007)研究成果。禪宗美學是中國美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繪畫、戲劇、音樂、舞蹈、攝影等各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渴望從繁忙的生活中尋求片刻寧靜,而禪宗追求回歸本真、超越現象之美、變化流轉之美、直覺與瞬間的悟,因此,將禪宗美學思想與動畫電影相結合,為人們帶來了新的審美體驗和文化價值。國產動畫
大觀 2024年5期2024-06-28
- 誦讀類電視節目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價值理念、道德規范及政治智慧等文化精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媒這一強大力量不可缺乏。當前,各廣播電視臺紛紛推出了各種傳統文化類節目,聚焦經典詩詞、篇目的誦讀類節目就是其中的重要構成。本文分析了誦讀類電視節目在優秀傳統文化上的傳承和創新之處,并提出了優化策略?!娟P鍵詞】誦讀類電視節目;傳統文化;傳承;創新近年來,多檔傳統文化類節目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好評,誦讀類節目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朗
新聞世界 2024年6期2024-06-28
- 傳統文化價值觀在新媒體時代的數字化轉型與發展
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其價值觀的數字化轉型與發展成為文化傳承的關鍵議題。探討傳統文化在新媒體環境中遭遇的信息過載、價值觀轉變和審美沖突等挑戰,并分析數字化教育、跨界合作、互動平臺等多維策略在促進傳統文化創新傳播與保護中的作用。通過具體實例展示如何有效利用數字技術保護、傳播和創新傳統文化,為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提供新視角和實踐路徑。雖然傳統文化的數字化轉型面臨多重挑戰,但通過創新策略和技術應用,能夠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有效融合,確保
大觀 2024年5期2024-06-28
- 走馬古鎮的建筑裝飾探析
;建筑裝飾;傳統文化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202113836006)研究成果。走馬鎮始建于漢代,明代中期開始興盛,位于重慶通往成都的旱路節點。清代乾隆時期《巴縣志》記錄:“(重慶)正西陸路八十里至走馬崗交璧山縣界,系赴成都驛路”。在成渝古驛道上,它曾是交通要沖和重要驛站,見證了巴蜀西郡的郵驛、軍事、交通歷史變遷,是這些變遷的縮影。古時,從都城到各轄地之間往來通訊聯系依靠各種官道,官道之上設有中轉聯絡之地,五里一店,十里一鋪,三十里一驛,
美與時代·上 2024年5期2024-06-27
- 在“圓周運動”一節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探究
天工開物》為傳統文化素材背景,分別從古代水利、生產工具、交通工具三方面提取相關素材創設物理情境,并將其融入到“圓周運動”部分的教學中。旨在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同時,實現新課程的核心素養教學目標。關鍵詞:傳統文化;圓周運動;核心素養1 研究背景與意義隨著文化自信的提出及一系列新課程教育改革政策的出臺,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的教育教學領域受到了高度重視,并逐漸滲透于各學科。《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 》修訂的基本原則中明確指出“結合學
中學理科園地 2024年3期2024-06-26
- 現代化探索中的科技發展與文化主體性鞏固
利影響,以及傳統文化主體性對科技發展的作用,進而提出增強創新文化主體性的策略建議。[研究結論]文化體系對科技現代化的支撐作用對科技發展道路的選擇尤為重要,考察現代化進程中文化與科技之間的關系對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現實意義。關鍵詞:現代化實踐;科技創新;傳統文化;文化主體性;策略中圖分類號:G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4.05.09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發展的重要命題。在通向現代化的實踐中,怎樣定義現代
科技智囊 2024年5期2024-06-26
- 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探究
多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問題情境,考查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文章旨在探討如何將傳統古詩詞、中醫、飲食、農耕、手工藝等方面的文化元素與初中生物學教學相結合,挖掘文化背后蘊藏的生物學知識,促進生物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融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關鍵詞]傳統文化;生物學;學科融合[中圖分類號]? ? G633.91?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4年4期2024-06-25
- 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滲透路徑分析
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較多的價值觀和處世之道,而這些內容也是當代學生需要具備的素養。因此,結合高校英語教學實際需求,實現傳統文化全面滲透,對助力學生發展有積極的作用。本文將從傳統文化滲透的必要性出發,結合高校英語教學現狀,制定滲透傳統文化的路徑,如挖掘課本的文化元素、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以及多開展實踐活動等,以便為今后的高校英語教學開展、傳統文化傳承提供借鑒。[關鍵詞]文化滲透;傳統文化;高校英語;滲透路徑[DOI]:10.20122/j.cnki.20
秦智 2024年6期2024-06-25
- 聚焦兒童經驗生長的“和美部落”建設
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三和幼兒園建設以“和”文化為核心理念的園本課程,整合民間藝術資源,探索設計體現包容性和整合性的實施媒介,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實現全員育人,創造一個充滿創意和樂趣的“和美部落”環境,讓幼兒在藝術的探索中快樂成長。【關鍵詞】幼兒教育;音畫相融;藝術素養;傳統文化;“和”文化作者簡介:鄭金花(1980—),女,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三和幼兒園。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三和幼兒園秉承“和而不同,和美潤心”的辦園理念,近年來,
教育界·A 2024年13期2024-06-23
- 傳統民間美術在高校美術選修課教學中的應用
蓋了大量關于傳統文化元素的教學內容,如何把優秀民間美術與高校美術選修課相結合,讓當下的美術教育通過民間美術煥發新的活力,成為學界關注的問題。以傳統民間美術的傳承與創新為主要分析對象,結合當下高校多元化選修課程的特征,加強對傳統民間美術的學習與傳承,并通過分析藝術作品,挖掘民間美術的可借鑒元素,將其運用到高校選修課教學中。通過文獻閱讀法及理論研究法,解決傳統民間美術在高校美術選修課中的可行性應用問題,以實現對傳統民間美術的高效應用。關鍵詞:傳統民間美術;傳統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4年5期2024-06-23
- 現代公共圖書館背景下古籍文獻的保護與利用
,更好地傳播傳統文化。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古籍保護;傳統文化;問題;優化策略;古籍利用中圖分類號:G250?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4)05(b)-0089-05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Public Lib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4年14期2024-06-23
- 浙江傳統手工藝與村落文化在旅居康養社區建設中的角色與實踐
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動康養社區建設的創新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意義。關鍵詞:手工藝;村落文化;社區建設;旅居康養;鄉村保護;傳統文化中圖分類號:G127?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4)05(b)-0074-05The Role and Practice of Zhejiang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and Village C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4年14期2024-06-23
- 民間藝術與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的對策
;初中美術;傳統文化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各種形式的民間藝術逐漸受到大眾的關注。相較于傳統文化藝術,民間藝術往往更具民族特色,反映特定時期的重要藝術風貌。將民間藝術納入美術學科教學,有助于學生深入領略其獨特魅力,提升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同時可以培養藝術鑒賞和審美能力。在素質教育理念日益受重視的今天,美術教學已成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充分引入民間藝術元素,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學的創新性和創造性
電腦迷 2024年5期2024-06-23
- “家文化”融入社區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
重要的意義。傳統文化中的“家文化”意義豐富,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資源,對探索新時期社區文化發展路徑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該文從現代社區的特征出發,并對傳統“家文化”與社區文化建設的契合點進行了分析,闡明“家文化”融入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該文從基本要求和具體路徑兩個角度提出“家文化”融入社區文化建設的優化路徑,以期實現傳統“家文化”與現代“社區文化”的相融結合,從而推動社區優良文化的建設,促進社區治理現代化的實現。關鍵詞:家文化;傳統文化;社區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4年14期2024-06-23
- 趙無極“筆勢”文化性溯源
過程及在東方傳統文化框架下如何生發“中式”的筆觸概念。趙無極在20世紀50年代繪畫風格激烈變化時期的作品,產生具有西方三維空間和中國“書畫同體”的實踐性美學特征,原因在于西方現代藝術的呈現和中國傳統視覺符號下的筆墨語言的運用。前者是其對繪畫處理方式的兼用和借鑒,后者作為其藝術風格發展的土壤及其內心的向外延展,呈現出趙無極作品中更為具體、形象的風格特點和繪畫語言,亦為當下藝術家提供重要啟示意義。關鍵詞:趙無極;繪畫;筆勢;美學;傳統文化在見于美術史冊的敘事研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4年5期2024-06-23
- 傳統文化與音樂表演藝術的融合發展探究
了深厚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是世世代代的先輩們在生產生活中積累起來的文化寶藏,不僅凝聚著寶貴的民族文化,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內在的文化底蘊在變化中,依然充盈著時代元素與民族韻味。音樂是音樂表演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肢體語言在音樂表演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主要是通過音樂表演者的肢體動作來傳情達意,不僅能夠使音樂的表現力得到大大強化,而且能夠更加直觀地表達音樂文化內涵,生動形象地詮釋出音樂的獨特意義與社會價值。本文主要闡述了音樂表演藝術中的文化內涵,
新楚文化 2024年12期2024-06-21
- 二十四節氣融入幼兒生活課程的策略研究
含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的內涵和深厚的歷史積淀,大自然在用氣候的更迭來與人類對話,仿佛在告訴人們周而復始、亙古不變的道理。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融入幼兒生活課程是十分必要的。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可以節氣為時序,以幼兒園、家庭、社區及周邊環境資源為學習場,以不同地域的人文自然、節氣文化、幼兒生活為整合的課程資源,使節氣浸潤于幼兒的生活之中,讓幼兒在親近自然、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增進對自然界的理解和尊重,深化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和熱愛,激活對未來生活
遼寧教育·教研版 2024年6期2024-06-21
- 淺析《米拉日巴傳》與藏族口頭文學傳統文化研究
族口頭文學的傳統文化特點,及其在現代社會的傳承和發展路徑。通過對《米拉日巴傳》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展開分析,揭示了藏族口頭文學的獨特魅力和價值。同時,本文也研究了口頭傳承與現代傳播方式結合等具體的文化傳播方式,為藏族口頭文學的傳承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發現,藏族口頭文學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社會,保護和傳承藏族口頭文學,對于維護文化多樣性、推動文化交流以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采取多種措施,包括加大研究力度、整理出版、重視
長江小說鑒賞 2024年9期2024-06-21
- “互聯網+”助推中職語文課堂傳統文化的傳承
摘要: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培育學生的文化素養,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職語文是中職學生必學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弘揚和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文探討了如何借助“互聯網+”進行教學活動創新,以完善傳統文化的滲透,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關鍵詞:“互聯網+”;傳統文化;中職語文;傳承一、引言中職語文教師充分利用“互聯網+”,探索新的途徑來傳播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創造性地融合傳統文化元素于語文教學中,學生既能學習語文知
中國新通信 2024年6期2024-06-20
- 馬克思主義文化觀指導下青少年文化自信建立
導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于青少年文化修養提升和文化自信建立的意義。[方法]在認識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和借鑒青少年文化修養與文化自信建立的理論文獻基礎上,理解和分析馬克思主義文化觀指導下,如何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促進青少年成長,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建立文化自信。[結論]建立文化自信,既要從傳承具有深厚歷史積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手,也要從發揚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入手,用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引導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4年11期2024-06-20
- 傳統禮儀文化對中職禮儀專業學生的教育作用與實施
;教育措施;傳統文化;禮儀傳承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4)04(b)-0124-05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Etiquette Cultur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tiquette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4年11期2024-06-20
- 中國傳統義利觀的時代價值判析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中國傳統義利觀中的以義為先、以義謀利、義中取利、義利合一等論述,對于我國當今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價值,主要體現在:堅守以義為先,避免人際交往的失信化、利己化和功利化,是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基礎;信守義中謀利,既是企業和個人發展的前提,也有利于個人道德素質的提升和企業軟實力的增強,推進社會的持續發展;遵循義中取利,能幫助人們樹立合理的財富觀;堅持義利合一,公利即為義,也就是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以集體利益為首,促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4年11期2024-06-20
- 論《四世同堂》中的人物群像
其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結合個人對現實社會的洞察和對各個階層人物的深情關切,把戰爭大背景下人們的性格、思想、言行融于作品,使其深入人心。優秀的作品歷久彌新,耐人尋味,煥發別樣的生命力和價值。文章通過經典觀照現實,以典型普通市民群像、知識分子群像及漢奸群像為切入點,挖掘人物性格特征,解讀作品中蘊含的人物內在心理。關鍵詞:老舍;《四世同堂》;長篇小說;人物群像;傳統文化;內在心理中圖分類號:I207.42;H315.9? ? ? ? ? ? ? ? ?文獻標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4年12期2024-06-20
- 助力優秀傳統文化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
點之一,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精神財富,對于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文章以鄉風文明為例,旨在探討優秀傳統文化與鄉村振興的融合關系,以期為鄉村振興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關鍵詞:傳統文化;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1-0078-03 中國圖書分類號:K878;G249.2 文章標識碼:A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鄉村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力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鄉風文明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
村委主任 2024年1期2024-06-20
- 以優秀傳統文化凝聚民心,助推基層社會治理
抓手就是優秀傳統文化。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可以以優秀傳統文化影響人、教育人,從而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邁大步、上臺階。文章將從宿豫基層社會治理成效顯著,彰顯優秀傳統文化的效用;傳統文化融入基層治理的極端重要性;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精髓,不斷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論證優秀傳統文化的凝心聚力作用,從而助推基層社會治理。關鍵詞:傳統文化;基層;社會治理;德治;鄉村文明;鄉村振興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1-0072-03 中國圖書分類號:D2
村委主任 2024年1期2024-06-20
- 來華留學生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傳播研究
,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成了一個重要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問題。本研究以江西某高校為例,通過定量和定性的調查方法,了解來華留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水平、興趣程度和認同感。基于調查和數據分析的結果,本研究將提出一系列建議,包括但不限于開設專門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課程、促進跨文化交流活動、提供多樣化的文化體驗機會等。關鍵詞:來華留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傳播中圖分類號:G648.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699(2024)02-0116-05引言
景德鎮學院學報 2024年2期2024-06-20
- 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
覺,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詩詞教學作者簡介:范桂丹(1995—),女,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小學。古詩詞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古詩詞,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樹立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思想,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道德品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此外,將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詩詞教學也是響應國家教
求知導刊 2024年10期2024-06-18
- 提升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在課余生活中潛移默化的魅力
摘 要: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精神財富,而語文教學是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當前階段,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往往被忽視或邊緣化,學生對其價值和魅力的認識有限。探討如何提升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在課余生活中的魅力,讓學生從中汲取養分,樹立文化自信,并提出相應的策略與方法。通過采用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表達形式,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傳統文化的弘揚方式進行創新,加強思想品德建設,讓學生樹立傳統文化理念。關鍵詞:傳統文化;語文教學;課余生活;魅力提升作者簡介:陳
求知導刊 2024年10期2024-06-18
- 傳統文化視域下拓展幼兒區域活動資源的探索
,教師可以從傳統文化中挖掘資源,拓展幼兒區域活動的內容。在語言區活動中,可以給幼兒講述名人的典故故事;在數學區活動中,可以介紹算盤知識;在手工區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練習書法篆刻;在游戲區活動中,可以搜集民間玩具,讓幼兒感受民間智慧?!娟P鍵詞】傳統文化;區域活動;幼兒教育《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要“利用民間游戲、傳統節日等,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主要民族和世界其它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幫助幼兒感知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理解人們之間是平等
新教育·科研 2024年5期2024-06-18
- “互聯網+”背景下敦煌文創設計及推廣研究
;敦煌文創;傳統文化;數字化[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10-0073-03本文文獻著錄格式:楊舒然,孫立.“互聯網+”背景下敦煌文創設計及推廣研究[J].天工,2024(10):73-75.基金項目: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基于溫度記憶發熱材料的產品研發設計”(項目編號:22YDTPJC0081);2023年度市教委社科重大項目“天津非遺文化在藝術設計實踐教育中的傳承與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2
天工 2024年10期2024-06-18
- 數字文化與傳統文化并行:文化整合與生成發展
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必將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打開一條新途徑。在人工智能數字技術和傳統文化兩者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數字技術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與整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從人工智能的數字文化與傳統文化整合與生成發展兩個方向入手,分析數字文化與傳統文化并行融合的戰略意義,研究數字技術的應用對傳統文化的影響,探索人工智能數字技術與傳統文化的整合方式和未來發展趨勢?!娟P鍵詞】數字文化;傳統文化;整合;生成;發展【中圖分類號
新楚文化 2024年10期2024-06-17
- 傳統文化在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的融入路徑
摘 要]中華傳統文化深厚久遠,其蘊含的傳統美學元素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課程思政建設作為品牌設計課程重要的內容,需要融入傳統文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增強學生的傳統文化自信。闡述了傳統文化在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融入的重要意義,之后探究了實施路徑,以供參考。[關鍵詞]傳統文化;品牌設計;課程思政[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9-0075-03本文文獻著錄格式:郝靜.傳統文化在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
天工 2024年9期2024-06-17
- 網絡游戲中傳統文化的傳播及其優化策略研究
深入研究中華傳統文化在網絡游戲領域的傳播現狀,并針對現狀提出系列優化策略。當前國風復興,網絡游戲作為傳播媒介得到廣泛應用,因此研究網絡游戲在傳遞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方法:文章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分析當前網絡游戲中中華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包括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深邃的哲學思想。著重探討文化傳達的準確性、對文化深度的挖掘及其與游戲元素的融合等方面面臨的挑戰。結果:盡管網絡游戲作為一種新興媒介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具有顯著潛力,但仍需優
藝術科技 2024年9期2024-06-17
- 翻譯美學視角下山東傳統文化“走出去”策略研究
了山東多元的傳統文化,對于傳統文化的研究與翻譯有助于中華文化“走出去”。中華文化蘊含大量的美學思想,翻譯時需要譯者具備一定的文化情懷、扎實的文化知識基礎,能夠運用有效的翻譯策略,準確地闡釋文化信息?!娟P鍵詞】翻譯美學;傳統文化;“走出去”策略【中圖分類號】H315.9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4)11-0067-03【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1.020【基金項目】2
新楚文化 2024年11期2024-06-17
- 中國畫留白手法在現代女性服裝設計中的運用探究
還能呈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滿足現代審美需要。結論:留白通過巧妙運用空間,營造出簡約而不簡單的美感,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和獨特性的追求。這種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設計理念,不僅推動了本土服裝的發展,還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關鍵詞:留白;中國畫;女性服裝;服裝設計;傳統文化;構圖中圖分類號:J5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9-000-031 中國畫留白手法與現代服裝設計1.1 中國畫留白手法從藝術角度分析,中國畫通過
藝術科技 2024年9期2024-06-17
- 中國古代文學與傳統文化在高校傳承之初探
文主要分析了傳統文化與高校教育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對中國古代文學與傳統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傳承和發展路徑展開探討分析。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傳統文化;高校教育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是銜接傳統文化和當代教育的重要載體,在豐富學生精神世界、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教師要結合時代特征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積極創新。一、傳統文化與高校教育之間的關系傳統文化的發展向來與教育密不可分,二者呈現出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傳統文化的傳承、弘
百花 2024年3期2024-06-16
- 多元文化視角下高校藝術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
術教育正面臨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相互碰撞與相互融合的現實境地,如何在藝術教育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成為當下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多元文化視角出發,探討高校藝術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關鍵詞:高校藝術教育;傳統文化;多元文化視角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和藝術素養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代藝術的沖擊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導致傳統文化在藝術教育中的地位逐漸降低,甚至有些被忽視或遺忘。如何在藝術教育中有效滲
百花 2024年3期2024-06-16
- 以優秀傳統文化涵養高職青年教師“工匠精神”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下的“工匠精神”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引領作用。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應弘揚敬業樂業、篤實好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理念,為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以傳統文化涵養高職青年教師“工匠精神”,應加強以“誠信文化”為核心的“匠德”培育、以“和合文化”為核心的“匠心”培育、以“求實文化”為核心的“匠行”培育、以“憂樂文化”為核心的“匠道”培育、以“創新文化”為核心的“匠術”培育。關鍵詞:工匠精神;傳統文化;高職院校;青
客聯 2024年3期2024-06-16
- 傳統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相對較大.將傳統文化巧妙地融入數學課堂之中,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更具多元性特征,同時也有助于減輕學生較大的學習壓力,在拓展學習中改善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均衡發展.本文首先概述傳統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然后結合數學實際教學過程,具體論述傳統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途徑,希望可以為教師進一步革新課堂教學方式提供可借鑒的思路.【關鍵詞】傳統文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立足高中數學教學改革背景,學科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的選擇方法都在
數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11期2024-06-15
-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傳統文化的融入
興文【摘要】傳統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具有較高的育人價值。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融入傳統文化,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又能更好地實現課程育人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章簡要闡述了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傳統文化的融入意義,從挖掘文化資源、創新教學方式、拓寬教育空間等多個角度探討了傳統文化的具體融入路徑。【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傳統文化【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4)11—0
甘肅教育 2024年11期2024-06-15
- IP經濟中的古籍出版大眾化
籍是守護優秀傳統文化火種、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而IP經濟則使得一切文化產業都朝著流行、娛樂、速朽的消費主義方向發展。對古籍出版而言,IP經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參與IP經濟一方面能使古籍的大眾化程度大大增強,另一方面又可能使古籍出版過度娛樂化,導致古籍的文化價值被消解。《山海經》參與IP經濟近十年,成為古籍IP的典型案例,本文通過對其出版情況的分析,以期能夠找到在當今出版形勢下推動古籍出版大眾化的啟示?!娟P鍵詞】古籍;IP;《山海經》;大眾出版;傳統
教育傳媒研究 2024年3期2024-06-13
- 實施“情性教育”?培養君子人格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實施“情性教育”:通過對學生的性情施加有目的、有組織的影響,讓學生了解中國經典文化、民族精神、傳統倫理道德,培養既有文化品位、君子風范、儒雅風度,又有現代人格的人才。【關鍵詞】傳統文化 營造氛圍 誦讀經典 養性怡情針對當前青少年中表現出來的一些心理問題、人格障礙等現象,深圳市福田區園嶺小學開展了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實施“情性教育”的行動研究。通過對學生的情性施加有目的、有組織的影響,讓學生了解中國經典文化、民族精神、傳統倫理道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24年3期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