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傳統文化深厚久遠,其蘊含的傳統美學元素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課程思政建設作為品牌設計課程重要的內容,需要融入傳統文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增強學生的傳統文化自信。闡述了傳統文化在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融入的重要意義,之后探究了實施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文化;品牌設計;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9-0075-03
本文文獻著錄格式:郝靜.傳統文化在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的融入路徑[J].天工,2024(9):75-77.
基金項目: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2023年度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品牌設計課程中的課程思政建設與融入”(項目編號:JG2023067)。
當前,高等教育改革得到深化,落實課程思政建設和推進品牌設計是廣告專業重要的課程內容,以傳播知識、培養能力、彰顯價值作為主要教學方向,結合課程思政建設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道德素養。因此,將傳統文化融入品牌設計課程并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傳統文化在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融入的重要意義
(一)弘揚民族文化
在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融入傳統文化可以使學生認可和重視傳統文化,學生通過接觸和應用傳統文化元素形成對傳統文化的肯定,通過學習、感受傳統文化,深刻了解自身所處的文化氛圍以及環境,逐漸形成文化自信,為弘揚民族文化發揮作用。
將傳統文化融入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使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熱愛之情,積極保護傳統文化,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傳統文化的歷史發展及思想理念,產生深刻的學習感受,從而形成尊重和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通過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學生可以創作出體現文化特色、時代特點的作品,促進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結合,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二)培養創新設計思維
傳統文化為作品設計提供靈感,激發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對于品牌設計課程,將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其中,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設計元素,如圖形、符號等,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形成創新創造思維。
學生通過跨文化、跨領域進行作品的設計,突破傳統設計理念、思維的局限,產生更加新穎的理念和靈感,設計出具有鮮明特色的作品。學生根據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創作出特色鮮明的作品,體現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還能夠使作品更加光彩奪目。學生借助傳統文化進行設計能形成自身的獨特審美,有助于學生在設計中建立自有品牌,為傳播傳統文化注入活力[1]。
(三)傳承傳統文化
將傳統文化融入品牌設計課程中,學生有機會深入探究傳統文化的歷史背景并產生良好的學習體驗,真正理解傳統文化的獨特內涵和魅力,進而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時代特色,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
在品牌設計課程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能使學生領悟傳統文化的內涵,形成對傳統文化的自我認識,可以調動學生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學生可以以自己獨特的、具有創新性的方式表現傳統文化,為傳承傳統文化做出貢獻。
(四)打造品牌特點,提高競爭力
借助傳統文化進行品牌設計能打造品牌特色,根據傳統文化中的圖形、色彩、標志、符號等進行設計,展現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使作品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使品牌在市場中具有顯著競爭優勢,獲得大眾的認可,增強品牌競爭力,提高品牌的市場占有率。
另外,將傳統文化融入品牌設計中可以提高品牌的情感價值,使品牌具有顯著的個性化特點,形成自有風格和特色,提高品牌地位,并與大眾建立情感聯系,獲得大眾對品牌的信任,進一步壯大品牌,促進品牌發展和進步[2]。
二、傳統文化在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的融入路徑
(一)引導學生探究傳統文化
將傳統文化融入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需要注重科學設計課程,優化教學內容。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引導和指導,鼓勵學生探索傳統文化。可設置專門的課程,向學生講述傳統文化形成的歷史背景、傳統文化特點以及所引申出的價值理念,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韻味。
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采取向學生直接講述或者針對案例進行分析的方式,必要時可以進行實地考察,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知識。比如,向學生介紹傳統文化的特點,引導并鼓勵學生分析如何將傳統文化應用到品牌設計中,還可以引出一些典型的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分析、認知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優化課程內容使學生深入感受傳統文化,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榮譽感,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未來發展中通過抓住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精神為品牌設計做好準備工作[3]。
另外,在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融入傳統文化,需要認識到其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重視對一些實踐項目的設計和組織。不但需要在課堂中展開理論教學,還應通過設計實踐項目使學生將傳統文化應用到設計中,或者通過相關設計項目讓學生將傳統文化融入品牌設計中。比如,可以將圖案、標志、符號等進行應用,展現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魅力[4]。
在項目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指導、幫助,鼓勵學生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特點,讓學生靈活巧妙地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品牌設計中,為學生實踐操作創造機會,使學生深入感受傳統文化,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提升自身實踐能力,逐漸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也可以促進思政建設與品牌設計的深度融合,達到學以致用和理行一致的目的。
以茅臺酒為例,茅臺是我國著名的白酒品牌,其品牌設計結合了傳統文化元素,如將中國傳統的金色和紅色作為主要色調,配合傳統花鳥圖案或者龍鳳呈祥圖案,凸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內涵。
(二)根據設計特點融入傳統文化元素
在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如漢字書法、國畫、京劇臉譜、中國瓷器等,科學設計項目的主題以及具體要求。為了使學生積極交流,需要讓學生明確項目的主題與具體要求,深入挖掘傳統文化中的可用元素,通過對傳統文化內涵的進一步了解提高品牌設計的質量,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另外,建立輔導和反饋機制,在品牌設計課程項目的實施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專業的輔導,讓學生掌握將傳統文化融入設計中的方法和技巧。教師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或者讓學生相互討論,還可以采取作品展示的方式讓學生提出設計中遇到的困難或者存在的問題,教師給予幫助,輔助學生應用傳統文化相關元素并加深理解[5]。
比如“茶顏悅色”這一茶飲品牌,將傳統文化中的中國茶文化融入品牌設計,表現了對茶的品質和口感的追求,強調通過飲茶產生愉悅感。該品牌以水墨畫的風格呈現了茶的形象,整體的包裝使用了傳統的色彩、花紋和圖案,如山水畫、青花瓷等,營造了古樸典雅的氛圍。學生通過研究,可以汲取品牌設計的經驗,借鑒其設計理念和方式。
(三)促進創新與傳承有機結合
為了加快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教師需要重視品牌設計創新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有機結合。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創新,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例如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或者作品分析,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于表現。比如,讓學生分析國內外一些優秀的品牌設計作品,引導學生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設計的理念、方式、作品風格,在設計時展示自己的創意[6]。
教師不僅要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創新設計,還應培養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幫助學生抓住傳統文化與設計創新之間結合的切入點,讓學生探究傳統文化中的神話故事、圖案標志等,學習與了解傳統文化背后的歷史文化,提升作品的傳統特色,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揮了自身的創新能力,達到了傳承傳統文化與創新項目設計的深度結合[7]。
(四)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品牌設計課程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學生具備較高的審美意識和良好的審美觀,對于思政建設的有效開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鑒賞,使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提升。通過借助傳統文化展開審美教育,讓學生對傳統文化元素形成自我獨特的觀點和認識,體會傳統文化元素所展現出的文化特質和藝術特質。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欣賞一些優秀的作品,學習作品設計的思想、審美和方法,感受優秀作品所具有的美學價值。
教師不但要在教學中加強理論教育,還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審美理念轉化成作品設計能力,讓學生在設計中體現自己的創意和審美層次。教師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傳統文化元素設計具有高水平、高層次的設計作品,從而使學生熱愛傳統文化。
(五)豐富思政教育內容
為了提高課程思政教育質量,需要教師豐富思政教育內容,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傳統文化,比如思想道德、責任使命等。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講述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誠信、孝道等,使學生認識到這些價值、觀點對自身的成長與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8]。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或者分析具體案例,學生可以了解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發揮的作用,之后探討傳統文化價值觀念與品牌設計之間的關聯,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責任感、自信心。
(六)加強實踐與社會交流互動
為了使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品牌設計中,促進課程思政建設,需要教師積極組織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更加近距離地學習感受不同文化,體會到傳統文化的歷史變革以及對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所帶來的影響[9]。此外,通過參與活動學生可以接觸到真實的傳統文化以及親身感受其中所包含的地方民俗、手工制作技藝等,培養學習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另外,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還應認識到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應加強與社會的交流,讓學生積極參加地方文化活動、工藝項目設計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習經驗和掌握方法[10]。通過與其他各行各業不同群體的交流,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加豐富、多元的文化,了解到不同群體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有利于增長學生見識,開闊學生視野,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自己作品的設計中。
“李寧”這一運動品牌的設計融入了李寧的勵志故事和奮斗精神,激勵年輕人追逐夢想和實現理想,品牌設計中使用漢字、中國紅、傳統圖案等,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審美和價值。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李寧門店,參加李寧文化體驗活動、主題展覽、設計師分享會等,使學生深入了解品牌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促進思政教育的發展,為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傳統文化融入品牌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對于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創新設計思維、傳承傳統文化、打造品牌特點與提高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探索傳統文化、挖掘傳統文化元素,在設計中靈活運用,還應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層次和意識,豐富思政教育教學內容,鼓勵學生與社會加強交流互動,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設計水平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吳紅梅.“三全育人”理念下《包裝設計》課程思政改革與實踐[J].包裝工程,2020,41(S1):183-186.
[2]郭威,葉輝,李丹陽.數字媒體時代中品牌設計的發展與策略[J].中國包裝,2021,41(7):61-64.
[3]丁蕾.加強藝術類高校課程思政體系建設[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10):56-57.
[4]沈世勇,張莎.“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與實施方案:以“共享中國”課程為例[J].文教資料,2020(2):192-193,198.
[5]田丹.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的創意思路與實踐路徑[J].包裝工程,2022,43(20):366-372.
[6]李楠.新媒體視域下的文創產品設計探索[J].包裝工程,2022,43(24):302-305.
[7]孫斌賓,杜鶴民.基于消費價值理論的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2,43(22):333-340.
[8]申元東,王家鵬.蘇州鄉村旅游文創產品設計與文創產業的開發策略[J].天工,2022(25):18-20.
[9]陳曉環,楊雨,鞏曉昕.本土品牌設計中的傳統文化運用研究[J].國際品牌觀察,2021(23):66-70.
[10]魏夢姣.“老字號”品牌形象設計的創新模式探索[D].南京:東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