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重慶商務職業學院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認知調查為基礎,分析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對職業認知的了解及對職業發展的影響,通過調查發現高職會計學生對會計專業的認同感較強,但多數學生認為學校對職業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核心能力的培養較欠缺,不利于學生職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通過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舉措。
關鍵詞:職業認知;發展可持續;會計專業
一、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認知現狀調查及分析
職業認知指大學生對未來職業的認識和評價。根據相關學者的研究表明職業認知會影響到大學生為了職業規劃、職業發展。在現階段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缺乏職業認知能力,不能合理定位自己和客觀認識現狀,勢必將面臨嚴峻的就業困難,通過提升大學生職業認知并影響學生職業規劃,正確定位其職業目標,有利于其職業生涯的發展,實現人生價值。
根據課題組針對重慶商務職業學院2015~2019級489名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認知調查發現:
1.關于對會計專業的認同感
68%的大學生比較傾向于從事會計相關的工作,對會計的認同感較強。
2.關于職業核心能力
被調查大學生普遍認同會計專業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對會計職業就業和未來可持續發現均具有重要性。83%的畢業生認為除專業知識以外的交流溝通、協調合作、學習及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是影響職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3.關于如何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
86%的大學生認為通過參與考證、專業實習可以提高專業能力。78%的學生認為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思考、表達、溝通、合作的培養和教育,學校應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87%的學生認為院校應幫助學生規劃未來,對于學生的業余生活進行積極引導,提升學生“業余生活”質量,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
總體調查結果顯示會計專業學生對會計職業具有普遍的認同感,有意愿選擇會計作為未來的職業方向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但多數學生認為學校課堂教學對職業可持續發展的培養較欠缺,不利于學生會計職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調查分析
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指學生具備的能夠不斷根據社會或環境通過自我學習和創新、分析、解決問題,實現全面未來可持續和全面發展的能力。
高職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大學生在高職學習階段培養和形成的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不斷提升自我實現的綜合能力。它不僅包括專業理論和實踐能力,還包括學生身心素質和素養等。在發展可持續性背景下的職業核心能力指學生應具備的通用、可遷移的綜合技能。大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對職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因此培養學生具有較好的專業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相互協作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和處理問題能力等職業核心技能是院校開展人才培養的方向和重點。
根據課題組調查關于現有培養方案對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的反饋情況如下:53%的學生認為在校開設的經濟學基礎、管理學基礎等專業基礎課用途很小,或者難以在職業中運用;68%的學生認為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核心課程在實務工作中經常用到,但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準確將知識點與崗位所需結合,理解和運用的難度較大。
總體調查顯示高職會計專業課程內容設置與職業能力關聯度較低,課程內容與工作崗位的聯系性不緊密,難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相對枯燥,課程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不能使學生有效掌握會計理論知識;會計專業實踐課程的內容與崗位的聯系度不高,沒有緊密結合職業崗位設置課程實訓內容,缺少對除專業技能以外的能力的培養,沒有針對性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相互協作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和處理問題能力等對可持續發展有重要影響的職業核心技能。
三、發展可持續性的職業能力培養路徑分析
針對現有教學缺乏對學生職業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核心技能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舉措,為相關院校提升培養質量,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借鑒。
1.構建優秀“雙師型”教師隊伍
教師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保障,通過引進優秀校外實踐專家、科學規劃對校內專任教師的實踐培訓等方式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以制度激勵為手段促進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提升教學效果。
2.豐富教學資源庫
豐富且適用的教學資源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有力條件,以能力培養為主,構建以“就業”+“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教學資源庫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要。
3.創新教學方法
擴大案例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做為主要方式的教學方法的使用范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提高專業技能培養效果。
4.構建科學評價體系
使用過程考核、階段性評價、目標考核等評價方法,圍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分析相關的知識點、技能點并確定權重予以標準化。改進評價方式,提升評價客觀科學性。
5.開展校企融合,結合崗位培養核心技能
深度開展校企融合,以職業崗位為依托,以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有效設置崗位工作任務和目標,針對性培養學生合作協助、交流溝通、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賀華.職業核心能力的內涵和外延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2011(12):98.
[2]虞凱,姚斌,陶禮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專業認同與職業生涯規劃的關聯性研究[J].商業會計,2019(04):122.
[3]楊淑欣,李相佑,趙志川.大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及其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03(9):42
作者簡介
張攀(1988—),男,重慶商務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資產評估。
該文為重慶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靈商”培育的高職學生職業認知路徑探尋——以會計專業‘會計基礎課程創新設計應用為載體示例”[編號:2018-GX-440]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