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孝國
摘 要:我們都知道,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古詩詞占著比較大的比例,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現如今對初中古詩詞的教學要求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要求簡單的背誦和翻譯,更要讓學生學會對古詩詞進行鑒賞,對古詩詞的時代背景、作者的情感經歷、蘊含的深刻道理等各方面的內容都要進行深入挖掘,以此來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所以,這樣要求老師要適當的改變以前的傳統古詩詞教學模式,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對古詩詞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改變。基于此,本文將對改進古詩詞教學模式的一些方法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 古詩詞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107-01
眾所周知,古詩詞一直以來都是我國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板塊,這是古人為我們留下來的珍貴的遺產,所以我們對古詩詞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以往我國大多數中學對于古詩詞的教學基本上都是停留在對古詩詞的翻譯和死記硬背當中,也許會對古詩詞的背景、詩人的經歷等會簡單的敘述,但是對于古詩詞的深入挖掘還是不夠。所以,老師應該想辦法在教學中提升學生們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能夠對古詩詞中說蘊含的深刻的內涵更加深入的進行挖掘,讓學生們在古詩詞教學中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國古詩詞文化,并且提升學生們的文化素養等,這就需要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對古詩詞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改進。以下為本文針對初中古詩詞教學提供的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1.緊抓題目,把握古詩詞的整體內容
在傳統的古詩詞教學中,老師通常會讓學生先看古詩的題目,我們都知道,題目時整首古詩的核心,它往往會交代出古詩詞的對象、內容和中心思想等。所以,老師在進行實際的古詩詞教學時,可以以題目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對古詩的題目進行認真分析,去對古詩的大致內容進行一個初步的了解和把握,為后面學習古詩打下基礎。比如,老師在進行初中古詩白居易的《錢塘江春行》時,老師就可以引導下學生先對題目進行分析,首先了解了古詩所描寫的對象為“錢塘江”,時間為春天,而具體的活動就是“春行”。老師可以讓學生先對題目的所展現出來的內容進行分析之后,再引導學生對這首古詩大概會講一個怎樣的內容以及詩人的情感等進行猜測,學生很容易就會想到這事一首關于描寫春天的故事,而描寫的對象為錢塘江,春天讓人感覺生機勃勃,所以詩人的情感也應該是明朗、喜悅的。通過這樣簡單的對古詩題目進行分析之后,學生就能夠對本節課所要講的故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老師后面的講解當中也會對古詩的內容更容易理解,不管他們預測的正確與否,都能夠讓他們對古詩的內容和詩人的情感等深刻,還有就是以后他們自己欣賞古詩的時候也能夠學會從題目開始一步步來對古詩進行賞析。
2.深刻理解內容,感受和學習古詩詞蘊含的深刻內涵
我們都知道,對古詩詞的學習,除了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句進行背誦意外,更重要的是要去理解那些我們所不熟悉的語句下蘊含的深刻內容和道理,讓學生們學會通過表象去了解事物的本質,而不是只摘取字面意思進行簡單的背誦。所以,老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時候,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改變,引導學生們學習古詩詞的節奏,讓學生們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能夠對其中所蘊含的作者的深刻道理和古詩詞的深刻內涵進行理解、消化。比如,在進行初中語文古詩詞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時,老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放示范朗讀給學生們聽,然后學生再自己朗讀兩遍,老師先不要一上來就開始對古詩進行講解,而是讓學生自己讀完之后給幾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先進行獨立思考,比如這首詩主要描寫了什么?這首詩等感情基調是怎樣的?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學生回答之后,老師再細細對古詩進行講解,讓學生們通過詩中描寫的耕種歸來的生活體驗到詩人的那種悠然自得的情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在自主思考之后,老師再進行講解,這樣學生會對自己出現的錯誤印象更加深刻,同時也能對他們自己獨自賞析古詩詞的能力進行更好的鍛煉。
總之,古詩詞是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它也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價值巨大的珍寶,所以老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們對古詩詞的內涵進行深刻理解,而不是單單背誦應付考試就完事。很多古詩詞里面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詩人的態度、情感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所以,老師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根據古詩詞的具體內容可做一些適當的拓展,古詩詞教學方法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靈活變化,以讓初中古詩詞教學的質量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迎娣.初中語文古典詩詞誦讀教學意義及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1):72
[2]楊建輝.淺論構建初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賞析教學新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8(4)
[3]朱洪鐘.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現狀及對策[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