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
一、男生女生大作戰
最近班級里暴發了流感,整個班都被隔離了,學生們只能在教室待著。班級中大部分的男孩子坐立不安,昨天語文單元練習成績出來了,班級女生又一次整體考過了男生。
考試優秀的學生依次去講臺前敲獎章。在女生們長長的隊伍里零星地夾雜著幾個男生,真是綠葉襯紅花了。
敲好章的班長一邊往回走一邊數著獎章數,可過道上無端伸出了一只腳,橫在了班長腳下。她毫無防備地撲了出去,獎章本也飛出去了。看到她的丑態,以馬洋為首的幾個男孩子忍不住笑起來。
班長小臉漲得通紅,上報老師:“馬洋伸出腳把我絆倒了……”
“就知道報告老師。”馬洋嘟囔了一句,“黃老師,我沒有。”
班長步步緊逼:“明明就是你的腳故意橫在過道!”
看著班長即將火山爆發的表情,馬洋頓時矮了半截:“我不是故意的。”
“馬洋看到班長走過去,他才把腳伸出去的。”有女生為班長鳴不平。
有男生跳出來:“班長低著頭看獎章本,沒有好好看腳下的路,自己也有問題。”
“不是這樣的……”
“班長也有不對……”
“是馬洋故意的。”
……
教室里頓時像沸騰的粥攪和起來,男生和女生你一句我一言,唇槍舌劍了起來。
“老師們都偏心女生。”教室頓時安靜了,50雙小眼睛齊刷刷地都投向了我……
二、大作戰背后的男生女生
回到辦公室的我,回想起學生們的小眼神,不禁陷入了深思。班級51個學生,男生27人,女生人數才24,但是語數英成績排前幾名的大多是女生。男生似乎習慣了女生們各方面優秀的現狀,但從這次班級的沖突中不難看出男生們對女生們優秀的不甘心,對老師們偏心的不滿意。作為班主任的我突然意識到班級中“陰盛陽衰”的局面,但是這一切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我回想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幾乎是把批評某某男生掛在嘴巴上的。對一些反復犯錯的男生,我心生無奈,往往通過懲罰、批評、說教等方式對他們進行教育,而且在批評的過程中慢慢失去耐心。顯然我更加喜歡“守紀律”的“乖巧”學生。在這樣一種教育環境中,一些不斷體驗成功的學生發展更為迅速,其中女生占大部分。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中,男生們總體上被女生甩在了后面。
但不論是女生還是男生,成長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由于教師教育的差異性而導致學生由暫時的落后慢慢變成了永久的失敗和傷痛,那教師就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了。
三、平衡男生女生小妙招
1.引導父親多擔當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地位缺失,會直接導致男孩缺少近距離學習和模仿的榜樣。
教師可以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比如,有意識地布置一些生活作業,要求父親節假日盡量與孩子聚一聚,讓父親一周中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等等。父親的陪伴,會給男孩一種成長的力量。
2.“多心”待男生
這次班級中男女生沖突的矛頭指向了教師,男生們認為教師偏袒女生,在教育中,教師對女生不斷積累的表揚對男生們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壓力。男生與女生在發展的諸多方面存在著性別差異,這是兒童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前提。
教師對男生要多點關心,不僅關注男生們外在的行為表現,還要關注男生細微的情緒變化。遇到男生犯錯誤,尤其是對反復犯錯的男生,教師往往會失去耐心,但這類男生恰恰需要教師足夠的耐心。男生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的發育都相對落后于同年段的女生,教師對暫時落后的男生要多點信心,去理解和接納他們。
3.多配置男女搭配
這次班級矛盾沖突之后,我重新進行了班干部的配置,讓班委中男女生的比例更加協調一些。我增設了更多的崗位,讓更多的男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這樣有利于男生在管理活動中學習,在管理活動中成長,以此來培養男生的責任心。
同時,我定期利用班會開展男女生之間的對話活動,讓女生們找一找男生身上的優點,夸一夸他們,使男生在女生的夸贊中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