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素華
【摘 ?要】美麗的漢字是我們的祖先勞動生產、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每個字的構形都有一定的緣由和依據。根據漢字的構形和演變規律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就叫字理識字法。字理識字法是教育部推薦的七種識字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字理識字教學的現狀,介紹了字理識字的好處以及如何采用字理識字的方法。
【關鍵詞】一年級;字理;識字
一、字理識字教學的現狀
部編版教材的啟用,使字理識字法在一段時間用得特別多,成為熱門,成為時尚。很多方法都是整版呈現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等字體的演變,做成視頻,引得一些教授名師特別抨擊字理識字,認為一年級的孩子看這些視頻就能對這個字就記得特別牢嗎?他們認為選它一兩個,讓我們的孩子感覺原來我們的漢字是這么演變而來的,好玩,種下對傳統文化好奇的種子即可,而不是讓他去學習字理。很多教師還說,“我們是基礎教育,學習字理那是什么人的事,那是文字學家的事,高校專門開設文字學的課,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識字,拋磚引玉,增強我這個課的文化氛圍,讓孩子們知道原來我們這個漢字是有文化的,就行了?!?/p>
二、一年級是否適用字理識字法
以上的論斷似乎頗有道理,那么字理識字法到底要不要用呢?其實持以上觀點的教師大多是因為自身漢字原理的知識儲備不夠,對字理識字法認識不準確,沒能妥善用好字理識字法,收效甚微,因此心生抵觸。漢字飽含古人的智慧,有強大的表現力。多年以前,瑞典人林西莉到中國留學,學習漢字,為漢字所著迷,寫下生動有趣的《漢字王國》。而我們大部分教師缺乏對漢字學的學習,不懂漢字音形義的聯系,不懂漢字造字法,不懂字體演變,不懂漢字構件意義,不懂而教,造成了很多尷尬的局面。
一年級的孩子識字不多,頭腦里沒有條條框框,一開始就能給予漢字文化的熏陶,引導孩子感受漢字的韻味和歷史、文化……漢字不再是抽象枯燥難懂的符號,每個漢字在他們的心里一定是有故事的、鮮活、生動有趣的,若引導得當,學生把所學的漢字與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思融合起來,生動活潑地識記,漢字就會成為可以和兒童對話的朋友。
三、何時采用字理識字法
(一)能增強趣味性
透過字理分析能讓學生覺得有趣,可以激起學生興趣的。佟樂泉先生指出,評價一種識字方法的優劣首要標準就是看它能不能盡量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提供更多易于聯想的線索,更快更牢地識記漢字。如“日”(一上識字4),古人畫了一個圓圈的輪廓,在里面加了一點或一個小短橫,這一點或一橫表示的就是太陽中心的能量,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記住了“日”字,而且對遙遠而又神秘的太陽有了初步感知、敬畏和向往。
(二)能更好地識記結構復雜、不好理解的字
有的字筆畫繁多,結構復雜,不易識記。如“疑”(一下《靜夜思》),字中藏著小故事:左上角是個“匕”指短刀,左下角是個“矢”指長箭,右上角“子”就是小兒子,右下角“疋”念pǐ就是定下來的意思。說的是古時候有戶人家的小兒子要上戰場打仗,是帶短刀還是帶長箭定不下來心中疑惑。學生不僅輕松記住字形,而且懂得了字義。
(三)能幫助辨別容易混淆的字
容易混淆一種是同音字音近字,一種是字形相近,還有一種是意思相近,這幾種情況給認讀和使用帶來很多麻煩。較平常的做法是在讀音和字形上作機械對比,學生識記費勁,效果不佳,往往學的時候記得,過后還是混淆?!澳尽保ㄒ簧献R字2《金木水火土》)和“目”(識字3《口耳目》)。“木”是一棵樹的樣子,“目”是眼睛的樣子。當用“目”組詞時,有學生喊“目屋”,馬上有同學糾正“不對,不對,木屋又不是用眼睛建的?!苯處熥穯栆痪洹澳鞘鞘裁唇ǖ??”“木頭,所以是木頭的木。”剛入學的孩子懵懵的,這樣的識字教學,學生區分這兩個同音字不會感到吃力,會產生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
(四)能為后續的學習打基礎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就是“扎根”的時節。識字教學最好能指向識字方法和歸類的活動設計,為后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具”(一下《文具的家》),教師做成了微課,有所選擇地演示這個字的演變過程,解說詞是這樣的:文具的具在古時候是這樣寫的,上面的部分指的是鼎,這就是鼎,是古人煮東西的鍋。
下面的部分是雙手向上舉,古文字鼎長得很像貝,有些鼎字寫成貝,后來省去兩點寫成目,雙手變為一長橫兩點。雙手捧著鼎表示,飯已準備好了,后來將上面的目字兩豎延長使長方框里變成三短橫,就成了今天的“具”字?!熬摺苯洺V干钌a中使用的器物。然后看圖猜帶有“具”的詞。學生理解具指生產生活中的器物這一義項,同時對雙手捧著鼎表示飯已準備好了印象深刻,當有一天學習“備好、具備”這個義項時,再聯想這個畫面也就能很好理解了。
(五)能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吃水不忘挖井人》里的毛主席,理解“主席”一詞是理解這些難點的突破口,請學生觀看微課《“主席”一詞的來歷》。中國古代沒有桌椅,人們就會在地上鋪一塊小墊子坐,這小墊子就是“席”。最早的時候,席是用草、竹編織而成,后來也有了用布做的席,所以“席”字底下是個“巾”字。人們坐在地上這叫“席地而坐”。古人進屋坐在席上,就叫“入席”。入席時,客人和主人都有自己的座位,為了表示尊重,主人中的長輩會坐在最主要的位置,這個位置叫主家席位,簡稱主席。漸漸地,人們就用主席來代表重要的領導人。
四、如何用好字理識字法
(一)運用簡潔、直觀、有效的方法,認字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
“冊”(一下語文園地二)用獸皮把竹條穿在一起做成竹簡的樣子?!熬W”(一下識字5)“網”這個字不就是“一張網的樣子”嘛。“電”(一下語文園地一)“電”的“乚”強調閃電“彎曲”的形狀?!皧A”(一下語文園地一)一個人在兩個胳肢窩下各夾著一個人的樣子。
(二)動作演示
一年級的孩子年紀小,坐不住,如果能在比比劃劃中記住生字簡直是一舉兩得?!按怠保ㄒ幌伦R字1)“欠”是“一個人張大口打哈欠”的樣子,一說一演全明白了。“看”(一上《小小的船》)上面是“手”下面是“目”,手搭涼棚狀,遮住陽光,便能看得清楚,對這個孫悟空的招牌動作沒有孩子不喜歡的。
(三)部首表義
以表意的偏旁作部首,體現漢字據形知義的特點,根據部首表義的特點歸類識字,對漢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望文生義的理解能力。學習漢字,不孤立,一個帶一串,識記難度會大大降低。廠字頭(一下《夜色》首次出現的偏旁)一橫一撇,是一段突出的山崖,人可以在下面遮風避雨。文中的生字“原”是山崖里流出泉水的地方,有“源頭、原本”的意思。帶廠字頭的字“廳”“仄”“廁”“廂”“廚”在后續的學習中都會更輕松更有意思?!八保ㄒ幌隆队白印罚┍緛硎且粋€獨體字,指“一條身體盤在一起的蛇”,“蟲”是“蛇”,蟲+它=蛇,“它”做偏旁時,可以表示像蛇盤在一起“一坨”的樣子。鳥+它=鴕。鴕鳥看起來有“一大坨”。馬+它=鴕。駱駝的駝峰是一坨一坨的樣子。
(四)構件分解
有的字結構復雜,不易識記??梢赃M行構件分解,化難為易?!皩W”(一上《明天要遠足》)“兩只手在房中擺弄算籌”的樣子,繁體字看上去有些復雜,但其中的每個構件都十分生動。字理教學“析形索義,因義記形”,學生記住漢字的結構,了解漢字的音形義,毫不費勁,走進漢字美妙的構字情境里,漢字文化內涵自然融入學生的心里。教師可以多閱讀《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手冊》《漢字教學常用字形義解析》《小學語文字詞通解》等書,豐富自己的字理知識,也可以推薦學生觀看大型漢字紀錄片《漢字宮》閱讀《有故事的漢字》等,一年級完全可以善用字理識字教學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地識字。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