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永江
摘 要:森林資源是我國國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國的營林生產發展仍有諸多可改善的地方,需要相關部門與單位足夠重視,提高營林生產技術,從而更好地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
關鍵詞:森林;營林生產;技術問題
提高森林營林生產技術,對于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但在森林的經營管理中,要處理好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在提高生態效益的基礎上努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要根據市場對林木的需求,不斷的進行創新,學習更多的營林生產管理理念,制定出更多有效的加快林木生長的措施,努力提高營林的生產技術,促進我國的森林產業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一、森林營林生產技術存在的問題
1、營林結構單一
在目前的森林資源的建設中,營林結構比較單一,這種單一性不僅僅體現在了樹木種類少,還體現在樹木的年齡梯度上沒有規劃建設。樹木種類和年齡梯度建設是實現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不同種類的樹木質量、密度和可塑造型不同,對于經濟多元化發展有著基礎原料的作用。而在年齡梯度上了建立,能夠實現木材資源的連續供應。但是在目前的營林建設中,工作人員由于重視度不足或資金有限等原因,沒有進行多層系的結構搭建。
2、缺乏完善的技術管理制度
我國森林的覆蓋面積比較廣,每個地區的氣候環境和地理特點是不一樣的,在進行營林生產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使用營林技術,并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執行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需對地區在進行樹木的種植時,沒有結合該地區的環境,種植的流程不規范。還有一些地區的經濟條件比較落后,選用的營林技術通常只是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并沒有結合該地區的實際情況,也沒有了解市場的發展趨勢。
3、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基層林業技術推廣困難
目前,營林生產以及森林管理、看護都缺乏掌握專業技能的從業人員,工作人員較少或沒有經過專業生產與管理技術培訓,加之化的發展加快,許多農村的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去發展,使農村勞動力逐漸減少,其中較高思想素質的農民就更少之又少,無疑阻礙了林業技術在基層的推廣。
二、提高營林業生產技術的重要措施
1提高營林業的科學管理水平
加強森林營林業的生產管理,提高樹木的生產質量,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和改變舊的營林業管理模式。同時在改善營林業的生產管理的基礎上應該把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與此同時,管理者必須要具有創新思維和實際的辦事的能力,在人員的選用和管理上,要建立各種先進的制度,用制度管人。管理者可以建立績效考核,獎懲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從而提高每個工作人員的生產積極性最終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森林營林業的發展。管理者也可以根據林場的實際情況從林場附近選種,選育適合當地環境的幼苗,也有必要學習國外先進的森林營林管理技術,以此來提高生產力。
2科學的選育優質幼苗,提高種植質量
營林的生產成功的基礎就是培育出高質量的樹木,并且商家爭相購買,為營林業的生產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科學的選育優質的幼苗,提高種植質量對于營林業的發展是多么的重要。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在相同的壞境下,在溫度,土壤等各種生長條件下優質的樹苗要比劣質的樹苗成長的速度要快的多,質量也要好的多,存活率也要高的多,所以選育和種植優質的樹苗會使營林業的經濟效益得到大的提高,同時這也是提高樹木質量的關鍵所在。光有優質的幼苗也是僅僅不夠的,同時也要提高種植的技術和手段,要選擇適應幼苗生存的方式,選取合適的溫度,土地的濕度和肥沃的土壤等,要投入大量的力度來提高樹苗的存活率,還要避免選材的單一性,這樣也可以提高森林的可持續發展。
3選取合適的幼苗培育基地
營林業產量增高的關鍵所在就是幼苗培育基地的建立。為了營林業發展的長遠利益和生態效益,營林業的選址是非常重要的,它和幼苗質量的好壞,營林業的長期效益有著重要的聯系,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幼苗培育基地的選定。針對選幼苗培育基地我有以下幾點建議,首先幼苗的培育基地應該遠離人群和工業基地密集的地方,其次應該選生態環境良好的地方,陽光和土壤的質量必須作為重要的參考條件。在者,還要選一個交通運輸比較發達的地方,這樣可以方便幼苗的運進和木材的運出,幼苗培育基地必須建立在地勢開闊的地方,方便幼苗的成長和森林營業基地的擴大,遠離市區也可以降低土地的成本以此來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4健全營林生產管理制度
森林建設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建設環節,對我國綠色發展具有關鍵作用。但是,我國營林生產管理、監控以及技術手段仍存在缺陷,導致不能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因此,應該積極構建營林生產管理制度,健全其發展體制。1)要提高營林生產工作技術,積極引進先進理念和方法,使我國的營林生產不落后于時代,不落后于世界。2)要在工作開展前仔細勘察區域的地理環境信息,通過數據分析挑選最適合該地種植的樹木。3)要加強管理體制,定期勘察與監測種植的樹木,保護其長久生長,實現可持續的生態效應。
5建立與培養專業的技術人員隊伍
首先,要對林區中的一線工人進行定期專業技術培訓工作,可以聘請專業的教授到林業區域內,為工作人員進行知識的講解,對于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也會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工作人員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身的不足;其次,還需要加強對林業人員的教育工作,提升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使其可以快速掌握新型的營林技術,可以實現對林業資源的科學管理;最后,林業部門可以建立激勵機制,對于工作中表現良好的工作人員要給予適當的獎勵,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對工作的熱情,這樣才能保證營林工作的順利開展。
結語
在營林建設中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管理體系與技術體系相結合、營林措施與環保措施相結合,把這些全面系統的一系列技術進行組裝配套,并將其應用到營林建設的各個環節中一定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對營林建設的長期發展將會帶來長遠而深刻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天才.森林營林生產技術問題及解決對策[J].江西農業,2017(10):81.
[2]賈喜.提高營林技術對治理林業病蟲害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8,38(18):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