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專升本畢業生是高校畢業生中比較特殊的群體,已經經歷一次就業、創業、升學的擇選,再次面對人生的選擇,較之專升本升學考試截然不同,是否理性至關重要。本文以西華大學2015-2017級專升本學生為調查研究對象,分析非理性就業觀的表現及成因,最終提出理性就業觀的培育路徑。
關鍵詞:專升本;畢業生;理性;就業觀;路徑
專升本畢業生是高校畢業生重要組成部分,嚴峻就業形式的挑戰下,專升本學生就業觀念出現非理性現象,導致在就業中毫無競爭力。
一、理性就業觀的提出
就業問題是民生之本,高校畢業生又是每年就業人數最多的群里。隨著高校逐年擴招的趨勢,畢業生人數一年高過一年,就業形式千變萬化,就業難度日趨變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也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專升本畢業生是高校畢業生重要組成部分,就業難就業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就業觀念出現偏差、出現非理性就業觀念,因此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理性的就業觀念,是我們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只有去除非理性就業觀念,樹立理性就業觀念,助力專升本畢業精準定位,才能知曉如何在社會中實現自我價值,才能找到理想和滿意的工作,最終成功就業。
二、非理性就業觀的表現及成因分析
根據調查問卷實際數據顯示,專升本畢業生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工作;性別原因影響職業選擇影響因素最大;年齡和學科類別影響與性別影響反向作用;家庭因素、訊息環境因素、專業教育因素、家庭與教育因素、個人能力因素、個人發展空間因素等都極大影響個人就業,歸其原因我們分析如下:
1.家庭因素占主導,缺乏獨立就業觀
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影響,孩子在就業的時候依然受到父母、家庭環境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占據主導。若生長在父母文化程度高、家庭環境優越、對高校和社會政策了解較多的家庭,畢業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創新性就強得多;反之,就會為了生計、屈服父母意愿、為了“面子”“鐵飯碗”“當官”“大城市”而奮斗,這時候往往偏離自己的實際能力和愿望。有的畢業生甚至一心只想到學校、家長、親朋好友可以通過“門路”,為自己找到心儀理想的工作,若幾經挫折后沒有找到,畢業生本人則心神不寧怨天尤人。
2.熱衷于服務城鎮,不愿選擇基層就業
調查問卷顯示,我們占據百分之七十的專升本學生想在一二線城市工作,選擇去以西部、農村、艱苦地區為主的基層就業很少,這樣導致城鄉差距更大。同時因為城市人才濟濟,很多單位出現大材小用或者人才過分積壓,人才資源配置不合理,大部分專升本學生根本得不到重用也施展不了自己的才華,而在基層地區對人才極度渴望,高層次的人才更是奇缺,這樣的境遇之下大部分專升本學生還是對城市工作情有獨鐘,不愿意選擇基層就業。加之國家法律政策的不完備,鼓勵刺激性乏力,保障服務工作不到位,也是專升本學生不愿去基層服務的重要原因。
3.培養質量下降,專業知識不扎實
隨著逐年的大量擴招高職生和專升本學生,生源參差不齊,巨大批量的學院使得疲于應付培養質量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導致專升本學生所學知識不扎實。我們知道他們雖然動手能力突出,但是理論知識運用和學習能力不強。兩年的本科學習時間甚短,還得忙于考試各種資格證書、考試研究生、找工作、做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無法抽出更多的時間完成理論學習和自主能力學習。這些,對于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挑戰巨大。
三、理性就業觀培育路徑
針對上述專升本畢業生非理性就業觀的表現及成因分析,為改善其就業的現狀,我們提出以下培育路徑的解決措施:
1.家庭理性對待學生就業,在就業中學會獨立自主
父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家庭和學校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主要陣地,父母及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學生就業觀念的形成。作為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就業問題,時過境遷不再是包分配的時代、不再是鐵飯碗就是有面子有里子的工作、不再子承父業的年代。要依據新形勢,尊重并支持學生自主就業,尊重他們實現自身價值而擇業。作為專升本學生本人,也要協調好自身、家庭、社會各方利益,放手大膽融入社會,充分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學會獨立自主。
2.轉變就業觀念,自愿服務基層
經過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發展,我國城鄉發展出現巨大變化,特別是城市風貌、基礎服務設施、工資福利待遇、選擇就業機會和發展等比農村、西部、艱苦地區的基層更發達。但是,并不代表基層就業就是落后的、無望的、沒有面子的,相反我們需要轉變就業觀念,通過在基層鍛煉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施展自己所學所專的本領、發揮服務社會貢獻社會的價值,扎根基層、熱愛基層,實現理性就業,為以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國家層面,再出臺和完善大學生服務基層激勵優惠政策,如:現金補助、基層就業權益細則、公務員事業單位加分政策、創業貸款免息規定等等,確保到基層去更具有保障和吸引力。
3.做好職業規劃,提升學習能力
我們可以承認實際差距,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現狀。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白專升本兩年的大學時間自己應該獲得什么能力?此階段應該做哪些事件?最終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不能疲于應付各類事件,要分清輕重和主次,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運用和學習能力。
四、結束語
專升本畢業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中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是國家和民族寶貴的人才資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生力量。然而專升本畢業生是否理性就業,影響著他們能否順利畢業、理想就業、工作回饋社會,最終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還是社會向前發展。所以,通過調查分析非理性就業的危害,構建理性就業新觀念,促進專升本畢業生理性就業,實現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志等.大學生非理性就業決策問題的分析與應對[J].思想教育研究,2017(09):113-117.
[2]秦小冬.“雙創”教育助推大學生理性就業[J].人民論壇,2017(32):94-95.
作者簡介
魏平強(1988—),男,四川資陽人,助教,碩士,西華大學宜賓校區管委會,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西華大學高等教育中心2019年重點項目“新時期高校專升本畢業生理性就業觀及其培育路徑研究”(項目編號:GDJY2019-009)。6407D782-E99E-4F6C-AF22-3E821CDCA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