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宇
摘 要:網絡流行語是在一段時間內突然變得流行的新詞或短語,但往往由于時髦的使用而去除了許多原始的詞義。近年來,隨著“尬舞”一詞的流行和傳播,其意義發生變化并逐漸固化形成了“尬X”格式。因此,本文以網絡流行語“尬X”為例,對搜集到的語料進行分析總結,試圖從形式特征、語義特點和語用價值等方面,對“尬X”格式進行較為全面的探析。
關鍵詞:尬X 形式特征;語義特點;語用價值
網絡語言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語言模式,其發揮了作者的自由性,突破了傳統語言模式的局限,有幽默詼諧,易于理解的特點。但從語言純潔性的角度來看,部分網絡流行語具有使用不規范的特點,兼有語言表達粗俗化的現象,對整個語言環境產生了不良影響。本文從網絡流行語“尬X”出發,試圖從形式特征、語義特點和語用價值等方面,對“尬X”格式進行較為全面的探析。
一、“尬X”的形式特征
(一)“尬X”的構成形式
網絡流行語“尬X”可以拆分為“尬”和“X”兩部分,“尬”是動作“X”產生的原因,行為“X”一般由簡單的動賓結構構成。例如:
(1)李晨一言不合就尬歌,從一首跑調的《火》開始實力串歌,幫愿過程歡笑不斷。當美女嘉賓宋軼出場后,萬事幫紛紛開始拉關系,尬聊不斷。
(2)海口跳“尬舞”男子到案,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二)“尬”的類詞綴化現象
類詞綴化現象,即相較傳統意義而言,部分字詞的語義呈現虛化趨勢,成為一個構詞語素,構詞能力擴大的現象。例如網絡用語“哥(姐)”,已經出現了類后綴的特征。筆者認為,“尬X”結構的產生和固化也可歸到“類詞綴化”現象之中。即“尬舞”中的“尬”字由其原本“比、斗”的意思轉移為了“尷尬”的意思,且詞義逐漸虛化,具有了類前綴的特征。隨著使用范圍的擴大、使用頻率的增加,逐漸固化為“尬X”結構。
二、“尬X”的語義特點
(一)歷時演變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尬”的含義見“尷尬”一詞,也是說“尬”字必須和“尷”字捆綁在一起作為一個聯綿詞來解釋。
“尷尬”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用作“尲尬”1,“尷尬”的本義應該是因腿疾而走路不穩的樣子,“尷尬”一詞普遍用于《水滸傳》、《西游記》等元明清時期的小說當中,經過不斷發展引申含義變得更加豐富,從而形成目前人們所理解的“遇到的一種情景,讓人感到窘迫”之意。
因此“尷尬”嚴格意義上不能把“尷”和“尬”拆開單獨和別的語素自由組詞。但是新造詞“尬舞”“尬聊”“尬酒”等儼然把“尬”作為一個單音節語素來使用,屬于音節語素化現象。
(二)“尬”的含義
(1)原始含義
在特定語境下,“尬舞”保留其原始意義,指代“競技比賽”。“尬舞”又叫battle,是街舞專業用語,指相互舞蹈的比較。“尬X”中,表示這個意思的“尬”是整個結構的核心動素,X多為名詞性語素,“尬X”是一個謂詞性動賓結構的詞。雖然X的詞性變了,“尬X”這個詞整體詞性并沒有什么變化,仍然在句子中擔任謂語角色。
(2)衍生含義
指前者原始詞義變化后指代的“尷尬”之意,如“尬聊”、“尬講”等。這里的“尬”是一個狀語,整個“尬X”結構是一個謂詞性偏正結構的詞,“尬X”在句子中一般做謂語,如“王老師在臺上尬講,下面根本沒有人在聽”。根據“尬”的“尷尬”的含義,可以衍生出“尬唱”、“尷笑”和“尷問”,通常是由其自身發出的高度主觀的動作,例如“笑、說、吃”等。
二者相比,無論從使用頻率還是從適用范圍而言,后者都更為頻繁、廣泛。
三、“尬X”的語用價值
(一)語言表達效果增強的體現
“尬X”的使用豐富了語言表達形式和語言語義特點,不同的語言環境賦予“尬X”不同的表達效果,使“尬X”更具有現實意義,也使語言符號更具有趣味性。活躍在網絡空間的人們喜歡用潮流、有趣的表達方式以追求更加富有趣味性的語言表達效果。為更好地吸引網民們的關注、宣傳推銷自己的產品,很多電子廣告商,善用“尬X”這樣一種頗具趣味性的表達方式,以吸引民眾關注。
網絡流行語“尬X”的出現,是語言表達效果增強的體現,包含了人們追求詞語趣味化的心理。同時,從整個社會變化的角度來說,它的流行反映了社會變遷對語言的影響。例如:
老歌《嘿!你》新編依然真香!想知道歌里唱的“陌生的朋友陪伴在你身旁”是誰嗎?星空下的閃爍又是什么?你你你要一起來尬舞嗎?
(二)人們模仿、求變心理和主體意識增強的體現
網絡流行語 “尬X”一出現,就以能產性強、可以速成等特點得到人們的青睞,使用頻率激增。人們不斷模仿這一格式造句,新義迭出。在求異心理的促使下,網絡流行語 “尬X”越來越偏離其本義,人們忽略其本義和語言使用的規則,廣泛地使用其來表達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使得讀者如果不聯系整個語境就很難理解其義。
(三)社會公眾情感訴求的體現
互聯網流行語是在各種環境中生成的,可以用來指出人們的情感態度。因此,從整個大環境來說,一方面網絡提供給公眾的情感表達平臺多樣,越來越多的社交軟件和言論網站供人們發表意見觀點,“尬X”借助這一平臺不斷滋生繁衍,不僅從數量上擴增,還在表達形式上尋求多變;另一方面社會快速的節奏和負荷的壓力促使公眾在網絡上尋求心理寄托和自我存在感。
四、結論
目前,“尬X”格式已經非常流行,形式上,“尬X”可以拆分為“尬”和“X”兩部分;語義上,包含原始意義與衍生意義;語用價值上,“尬X”一是語言表達效果增強的體現,二是人們模仿、求變心理和主體意識增強的體現,三是社會公眾情感訴求的體現。受水平限制,本文仍存在許多不足,例如本文未對“尬X”的適用范圍進行分析、未對其生命力進行預測等,期待更多的學者和相關人員從更多的角度出發,對“尬X”格式進行更加全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 [M].北京:中華書局,1963.
[2]張朋瑞,解讀尬文化現象.文化創新比較研究[J],2019(19).
[4]陳景元,論網絡流行語“尬X”的形成與發展——兼談“尬”的語素化[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
[5]謝志強,網絡流行語“尬”和“尬X”的考察[J].小說月刊,2019(1).
[6]鄭小姣,從網絡流行語“尬X”談“尬”字的音節語素化.文教資料,2019(13)..
[7]王靜,網絡流行語“X哥(姐)”研究[J].語言學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