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摘 ?要:隨著中國教育領域發展的不斷進步與班級授課制度的廣泛普及,高中信息技術課差異教學模式被廣泛關注。在這門課程中,教師為了能夠將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充分展現與彰顯,開始從多個渠道來對學生的基礎水平、學習態度、智力情況以及學習興趣等多個角度來進行關鍵分析,在適應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通過差異教學模式實現了既定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信息技術;差異教學;關鍵分析
與傳統的教學手段不同,差異教學模式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水平。更加強調從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中掙脫出來,結合不同類型學習者的需求,有的放矢的進行各種教學手段的劃分,以不同的教學水平、授課速度以及難易程度來實現學生整體成績的有效提升。下面就來結合實際教學經驗,以高中信息技術課差異教學模式為例對其關鍵點展開分析與研究。
一、信息技術課堂差異教學表現
(一)尊重興趣差異
作為學生最好的教師,興趣同樣也是對學生學習熱忱的一種情緒色彩體現,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也經常會遇到不同學生的關注點、興趣點存在較大差異的現象。為了彌補這一短板,我們不妨從學生個體差異和認知不同的角度,對其展開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最終將一些教學要點轉變為一種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進行知識點傳遞。
(二)技能與知識差異
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體驗過程中,由于初中階段學生們的學習方式不同、教學手段不同而導致了其認知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一些學生對高中即將學習的信息技術已經有所深入了解,也有一些學生對電腦的信息操作僅僅停留在簡單操作的水平上。此外,也有一部分學生受到家庭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在實際應用水平上也存在較大差異。
(三)思維差異
高中信息技術課差異教學還應當時刻以新課改作為指導,將教學理論與學習作為核心基礎,通過對學生的認知程度提升以及思維發展壯大為前提,確保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每一名學生都能夠通過個人的努力進行學習效果的提高。特別是在思維差異的角度,一些學生擅長展開形象思維,因此這部分學生非常喜歡對他人進行模仿;還有一部分學生則是更加習慣獨立思考,在進行問題鉆研的同時慣性化開展各類推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以此為出發點,轉變教學手段。
(四)個性化差異
與其他信息技術科學相比,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差異化教學還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的同時,觀察每一名學生的性格特點。例如對于一些性格開朗、活潑的學生,教師則是應當通過鼓勵其大膽嘗試、勇敢提出問題、親自動手進行實踐等方式來對所學知識進行段時間掌握,而對于一些性格內向、膽小自卑的孩子則是要通過一些有趣的教學實驗來激發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的影響下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
二、信息技術課差異教學關鍵分析
在實際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差異教學模式的推進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展開關鍵分析,從本質上提高整個教學手段的完善與創新。
(一)從學生差異角度做好精準判斷
在進行教學關鍵點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差異化教學的目標來對每一名學生進行差異化分析與全面測查,為后續的差異教學打下夯實基礎。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性存在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從數量與學習質量的角度來進行觀察,并結合學生課上、課下的具體表現來對學生的某一特點進行展現。例如對于一些喜歡在課堂上左顧右盼、下課喜歡打鬧嬉戲的學生,應當將其歸納為“動覺型”學生,在授課的過程中應當更加偏重與基礎知識的變形與延伸傳授;而對于一些在提問過程中不加思索就舉手搶答的學生而言,他們更多的是“沖動型”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不斷強調其基礎知識的掌握來杜絕其由于“沖動、馬虎”而造成的各種學習失誤。
(二)按照知識儲備量進行差異教學分組
良好而又扎實的知識儲備,不僅能夠引導高中生在信息技術差異教學的過程中對相關的知識點以及教學原理進行認知,同時也能夠借助這種扎實的知識儲備來開展后續的教學需要。因此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做好學生的差異教學分組,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知識儲備來進行各種復雜、綜合的教學難點學習。通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基本任務”“升級任務”“拓展任務”的層次來將學生進行對應分組,每個小組的人數應當不超3~7人為宜,在平衡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差異的同時,通過調動學生思維、轉變學生學習手段等方式來開展學習,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的幫助下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最大程度上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為后續的知識儲備和拓展奠定基礎。
除此以外,在實際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差異教學模式中,教師還應當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來將學生進行合作探索引導,通過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擔當小組內的不同職務來平衡各類學習資源與動態。從學習空間、學習材料等角度來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互補能力,以此來更好的完成既定的信息技術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差異教學模式研究分析,必須要緊跟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通過不斷轉變教學手段、修正教學方式來實現差異教學的有效落實。在關注每一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實現信息技術與信息素養的提高與培養。
參考文獻
[1]王高顏.高中信息技術課差異教學模式的研究關鍵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參考,2019(11):17-18.
[2]田華.基于網絡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3]翟愛章.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信息化建設,2018(02).
[4]秦艷梅.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分層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7(04):62.D5A7ECD6-87F6-4B1F-8490-E498944D9E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