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婷婷
摘 ?要:高中化學教材中豐富的插圖很多涉及抽象內容的形象表達、具體化學操作的規范演示等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內容,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和創新等能力,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養。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插圖資源,提升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教學插圖;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2014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研究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要求,我國的基礎教育開始從“成績至上”走向“核心素養”階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學科領域中具體化為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科教育給予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價值觀念。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有:科學態度素養、學會學習素養、責任擔當素養、實踐創新素養。化學核心素養也成為化學課程標準、學業考試標準、評價標準等的重要依據。現行蘇教版化學教材中,插圖占了教材大量的篇幅,幾乎涉及了所有重要的知識點。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插圖細節,提升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成為我們化學老師所面臨的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將以蘇教版必修1化學教材為例,談談如何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插圖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1利用肖像圖,重視科學精神的培養
為讓學生接受化學科學發展歷史的教育,教材中刊印了很多位科學家的肖像圖如:道爾頓、湯姆生、盧瑟福和玻爾等。在學習這塊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閱讀相關的內容及觀看科學家肖像,同時用生動、勵志性的語言介紹科學家的生平及獻身科學的精神,使學生了解科學家科學研究過程中堅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和執著的精神。
2利用生產生活相關插圖,進行社會責任感教育
教材中有許多反映我國科技生產和生活的插圖,教師教學中可以利用這些插圖及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
例如,教學《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時,通過P89圖4-1“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過程的學習及通過讓學生對圖4-2“酸雨造成的危害”等圖片的觀察,了解人類活動是破壞大自然的主要“元兇”,從而讓學生從心底里產生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懷,激發學生節能意識和增強環保責任感。
3利用工業流程圖,樹立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教材中有許多物質工業制法的流程圖,例如:礦物質鋁的提取、催化氧化法制硝酸、高爐煉鐵等等。由于條件限制學生不可能實地考察學習,通過這些插圖可以讓學生相對較直觀了解這些物質的工業流程,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樹立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目的。
例如,教學《鎂的提取及應用》時,利用P55圖1-20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中的提取鎂的過程,學生很容易就了解到:①該工業流程分哪幾步進行;②每一步的操作的作用;③通過工業流程的學習掌握了鎂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原理及如何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等等。
4利用圖表插圖,提升學生證據推理能力
在教材中有很多信息以圖表的形式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引導學生充分挖掘使用,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也利于學生對圖表數據等信息的分析處理能力的培養,以及通過對數據的對比、分析、歸納、總結,提升學生證據推理、模型認知等學習能力。
例如,教學《氣體摩爾體積》時,先利用P11表1-4讓學生按要求計算出1mol物質的體積,再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數據的特點,最后發現只要狀態是氣態的物質1mol的體積幾乎相等,1mo液體或固體l的體積并不相等且比1mol氣體的體積小很多,這樣為相同條件下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近似相等這一結論和討論物質體積決定因素奠定了很好的鋪墊
5利用實驗圖類插圖(包括實驗裝置圖、操作示意圖等),提升學生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材中有許多實驗配有插圖,必修1中這類插圖就近20多幅,教材對這部分內容的編排省去了煩瑣、枯燥的文字說明,使學生能地迅速、準確地獲取圖片中的信息,進而能正確操作其實驗過程及每一步操作的目的,突出體現教材中“實驗探究”“科學探索”的目的。針對插圖的這一功能,在教學中,老師利用其能直觀、形象說明問題的特點,讓學生“看圖說話”,面對教材插圖,要先讓學生簡述圖片內要表達的信息,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圖表信息的能力,然后由老師示范實驗操作過程,這樣能讓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掌握所要學的知識,最后才通過學生實驗探究或得出正確評價。這樣可以讓插圖突破時空的限制,提高學生的觀察與實驗操作能力。
例如,講授P2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時,利用P24圖1-20設計如下教學流程:研讀教材,通過觀察和討論,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其過程,然后由學生下達指令教師在講臺演示實驗。通過實驗演示和分析圖片信息后,讓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有深刻理解和進一步思考。這樣,將本來枯燥無味的教學變成一節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的實驗探究課。老師在讓學生觀察一個或一組插圖時,引導學生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和深化,可以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再如教學P98圖4-14《噴泉實驗》時,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本的插圖,作如下設計:①思考氨氣與水能形成噴泉的原因;②該噴泉能成功的實驗操作關鍵是什么?③其他氣體和溶液用該裝置是否也能形成噴泉?④如果不用滴管,能否用其他方法啟動噴泉?⑤與生活中噴水池中的噴泉原理一樣嗎?如果不同,有什么區別?通過老師的逐步引導這樣的插圖在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方面發揮很好的作用。
6利用微觀與原理模擬圖, 提高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力
教材中有大量與化學原理和化學概念有關的微觀和原理模擬插圖,將微觀現象進行宏觀化,有利于學生對較難的原理或概念的較直觀地理解與掌握,減少了學生可能存在的模糊觀念與相異構想,同時提高了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力。
實踐證明,充分利用教材插圖,有利于學生完整化學概念和化學思維的形成,使化學教學過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培養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我們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充分利用插圖做到有的放矢,充分發揮插圖的功能,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鄭長龍.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重大變化及解析[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8,39(09):41-47.
[2]杜愛慧.物理教材括圖的分類與運用策略探討[J].中學物理,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