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娟
摘 ?要: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使得各行各業的升級轉型有了現實的契機,尤其是5G的布局和深化使得信息的傳播發生了質的變化,基礎教育是整個社會向上發展的重要一環,建設一個高度信息化、技術化的社會主義中國,需要教育作為根基,而教育如何實現質的提升,關系到未來國民素質能否適應信息化時代,在這種背景下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育的融合就有了其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中語文;信息技術;融合
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育的融合,廣義上指的是將信息技術通過多種手段融入到中學課程之中,這種融入既包含了教學方式的信息技術化,也包含了學習方式的信息技術化,而狹義上的融合則指的是將信息技術以教學媒介的方式與高中語文教育整合為一個整體,從而達到教學手段、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和高中語文課程內容的全方位融合,在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融合下教學的手段更為的個性化,教學資源更為的專業化,教學方法更為的立體化,二者融合的本質體現了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本文針對這種教育方法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高中語文教育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條件分析
(一)課程基礎
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育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條件關系。信息技術本身是由各種知識學科的綜合應用而來。信息技術本意上指的是對信息進行處理的方法體系,其中又包含了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傳輸、信息的存儲、信息的加工以及信息的交流,在信息應用中其方法存在多樣性。信息技術是以信息理論為基礎產生的一門學科,其根本內容表現在信息被應用的形態上面。信息技術是一個包含著信息理論、控制理論、電子應用和自動化技術的綜合學科,在此基礎上融合了仿生學、人工智能等內容。作為信息技術基礎內容信息理論,是一門基于課程內容的理論學科,因此學習信息技術就需要學生掌握語言的技巧和情感表達,尤其是當前AR技術的發展,更是需要人工智能方面的專業,而高中語文對于語言的學習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這也是其融合的重要基礎。
(二)教學基礎
實現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育的融合,也是高中語文教學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首先,在教學方式改革過程中,需要做到堅持以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為基礎,其中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觀得到了普及。教學方式要能夠增強學生的素質發展、身心發展、創新發展和能力發展,因此教學方式必須走向信息化、全面化、個性化和創新化,即教學必須全面的對學生開放,為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提供基礎條件,使不同學生的最大能力得到最適宜的發展。高中語文教育的目標不但要教給學生理論知識,更要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其次,高中語文教學理論的發展也為素質教育發展觀提供了現實的支持。構建素質教育理論需要把教學手段看作是一種理論基礎,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傳遞不僅僅是通過教師來實現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技術方式支持下,借助教師的解答,運用廣泛學習資料,通過對信息的分解得到的知識。
二、高中語文教育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方法
(一)高中語文教育目標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育課程目標的融合,是建立在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上,即達到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程融合的過程中,要清晰的明確高中語文教育的目標是什么,尤其要準確的把握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目標二者之間存在的內在關系,在這個條件下通過主觀的能動性將二者串聯起來,是高中語文教育目標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關鍵因素。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計算機工作原理及網絡基本結構的內容要做到初步的了解。這是高中語文課程目標需要實現的內容,實現這個內容的前提是要做到對于信息技術的融合,在此基礎上中學課程目標中還可以實現程序設計思想的藝術性分解,通過這種分解能夠有效的培養好高中學生的學科轉換能力。這是對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藝術思維進一步的提升,也是學習高中語文知識的補充和升級,信息技術和高中語文課程目標的融合中都有著培養學生藝術審美思維能力的思維導向。這是二者可以融合的基本點和關鍵點。在課程目標的融合上可以通過整合若干與高中語文課程有關的信息技術案例,然后構建好模型,將模型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這樣的組合能夠以形象化的學習形式將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程的內容關聯起來。例如運用立體模型處理、二維動態處理,還可以運用集成化的多媒體工具,對中學課程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排列、分裂和分析。
(二)高中語文教育內容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高中語文教育內容與信息技術之間有著基本的內在聯系,這種內在聯系既體現在信息技術為高中語文教學手段的豐富提供了可靠的基礎。也體現在高中語文課程內容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思維方式,例如在高三語文《演講與辯論》中有一節“高中生出國留學利弊之辯”的課程內容,信息技術中有著“算法與程序設計”的內容,在高中這節課的辯論中,可以圍繞信息技術的算法與程序設計內容,將辯論話題中引入“算法與程序設計是否能夠以中文的方式推廣”,將出國留學的話題與信息技術中英文話題融合,這就為學生開拓了一個信息技術創新的意識,將二者融合在一起,就能起到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程內容互相促進的作用。再比如,信息技術中的“數據管理技術”內容與高二語文課程中的“科學素養”這節課的內容同樣具有邏輯上的關系,因此也可以融合在一起,達到高中語文內容與信息技術融合的目標,需要把二者內在聯系的邏輯組合起來,構成教學內容中的可推行和實施的方案,其中關于二者的組合有著不同的組合策略。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內容以區塊形式進行分解,與不同的課程模塊進行相同點的融合,是高中語文教育與信息技術的關鍵,二者的融合可以有效的將課程內容的不同模塊進行專業性融合,從而為課程內容提供了一個現實性的教學模板,上述關于高中語文課程內容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舉例便是融合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季華.基于信息技術的高中語文前置閱讀[J].中學教學參考,2019(01):16-18.
[2]霍佩峰.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J].課外語文,2019(07):17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