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
摘 ?要:幼兒階段的教學,更多關注的是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養成,這較之于知識、技能的培養和提高顯得更為重要。由于幼兒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有待進一步提升,因此這一階段至關重要。本文先對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相互協作及其意義進行概述,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通過家園協作,來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家園協作;行為習慣;養成措施
基于家園合作以及共同成長的理念構建起來的育兒橋梁,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提供了基礎和保障。從實踐來看,幼兒園老師在孩子們在校期間進行集中教育和管理,既要保證孩子們的身體安全,又要對他們進行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從另一方面來講,家長通過與幼兒園加強溝通交流,多一些理解以及支持,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孩子們的自信以及積極性,這是他們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基礎。
一、家園協作的重要意義
對于家庭而言,其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自出生到進入社會,超過半數時間與父母一起度過。在此過程中,無論是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抑或是他們的行為習慣養成,父母在此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幼兒園是除家庭以外孩子的第二課堂,幼兒園老師為孩子們提供更為系統的教育教學,使他們能夠接受更為具體和系統性的教學。由此可見,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幼兒園教育,二者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家園之間的有效協作,有利于引導孩子們的心理發展方向。孩子與成年人各處于不同的年齡段,必然心理上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應當針對孩子們的日常習慣進行教學和引導。實踐中,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家庭,都應當針對幼兒的特點,耐心以及熱情地進行引導,并且將原本比較抽象的東西有效地轉化成較為生動、具體的概念,以便于孩子們能夠理解以及認同和接受,這是家園協作的價值體現。
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過程中的家園協作策略
1.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
幼兒就是一張白紙,他們的思維以及行為習慣等,猶如一面鏡子,不僅照出了家長的樣子,而且也是教師的樣子體現。人的日常行為習慣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家長以及教師都是成年人,他們的思維以及意識形態已經成型,而且對何種行為習慣屬于良好有了清晰的評判標準。為此,我們可以通過樹立榜樣的作用,來培養和引導孩子,使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值得一提的是,幼兒的年齡相對較小,而且缺乏社會經驗,很多行為習慣受家長以及老師的影響比較大,特別是家長、老師就是孩子的偶像,他們會在很大行為過程中模仿大人,久而久之,也就成為行為習慣。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幼兒的很多行為習慣,都是老師以及父母等日常行為習慣的直接映射。基于此,幼兒園教師以及家長,應當清楚地意識到個人行為習慣會對孩子的行為習慣以及成長產生較大的影響,對個人行為進行約束意義重大。比如,家長比較愛講衛生、整理衣物以及自覺排隊,則孩子也會習慣性地按照父母的行為習慣行事。為此,教師應當及時對個人的行為進行規范,并且將其置于重要的位置。孩子們在觀察到家長以及老師的行為后,即便他們尚無法正確辨識該行為習慣的性質,也可能會不自覺地模仿他們的行為。
2.建立切實可行的家園協作機制
在建立完善的家園協作機制過程中,幼兒園以及家庭雙方可根據基礎條件,積極構建相互協作平臺。既要對孩子們的基本生活加強關注和關心,比如孩子們的作息、睡眠以及飲食等,又要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培養。具體操作過程中,幼兒園根據孩子們的特點,制定合理的起居安排,與家長溝通后在家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同時,日常用餐、睡覺等環節也應當進行嚴格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合理安排時間,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無論是家庭還是幼兒園,都是孩子成長的環境和重要場所,其核心優勢存在一定的差異。雖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以及所處的環境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是培養和提高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一宗旨是一致的。
3.密切關注孩子之間的差異,科學糾正孩子們的不良習慣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心理和思維意識的形成、行為習慣的培養等,都有一定的區別和不同,因此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對個別情況做好教育以及引導工作。對于部分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照顧方式而言,也存在較大區別,比如吃飯拖沓、手機不離手以及睡眠不及時等,這些都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實踐中應當注意孩子的情況,針對性采取措施進行嚴格引導以及積極糾正,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肯定,采取正面的積極措施進行引導,讓孩子們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盡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飲食、作息以及睡眠等習慣為例,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同時,建議幼兒園老師再次對每一個孩子的情況進行全面深入了解,對孩子們的行為缺陷以及不良行為習慣進行及時糾正,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培養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
總而言之,行為習慣是一個人的標簽,不僅體現了個人的素養和品質,而且關系著孩子們的未來人生。幼兒園與家庭之間應當加強協作,共同塑造孩子們的良好品格,同時這也是培養他們其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吉梅.試論幼兒園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思考[J].新課程(上),2017(07):180.
[2]梁泓.啟蒙冶情快樂養成——淺談幼兒園游戲活動中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7(04):229+231.
[3]郝志敏.幼兒園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思考[J].才智,2015(02):143.
[4]胡耀崗,寇文亮.試論幼兒良好習慣養成[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15(04).
[5]趙彥芹.幼兒好習慣養成教育的初步嘗試[J].吉林教育,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