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京
【摘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是新時期每一位數學教師應該做到的最基礎、最首要的工作。數學課堂模式的轉變,要求教師要精講多練,練習設計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如何更好更合理的設計練習,本文結合個人教學實際就練習設計的“準、活、新、寬” ,談談自己的做法與體會。
【關鍵詞】 數學 練習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1-093-01
0
一、練習設計定位要準
數學練習無處不在,預習練習,新授練習,復習鞏固練習……面對著眾多練習繁、雜、亂的現象,教師對練習設計的定位至關重要。我們要把握好練習的定位,適時甄別對課堂教學有益的練習,去除煩亂甚至是負面影響的練習。例如,我在設計“認識長方體”一課的前置作業時,首先了解到學生對“長方體”物體有一定的認識,但對其各部分名稱不夠明確,因此,在前置作業處理中,我直接要求學生觀察家里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的,它們有什么特征,利用課本后面的長方體展開圖做成一個長方體,同時帶著以下問題去自學課本:
(1)長方體有多少個面?長方體的面是什么形狀?長方體的面有什么特征?
(2)什么是長方體的棱?長方體有多少條棱?長方體的棱有什么特征?
(3)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4)什么叫長方體的長、寬、高?
第二天回校上課時,再請同學帶著自己的思考作業小組內探討交流,結果出乎意料,未待老師講解,學生便自己探討出了長方體的名稱、特征,并將知識整理成了表格。這樣的作業設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
二、練習設計方法要活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依靠強迫維持的學習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精神,這種學習是不會長久的?!币虼?,在練習設計方面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練習設計的方法就要活。例如:我常在新授課后為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特意安排同學們玩玩闖關游戲,第一關:火眼金睛找錯題;第二關:公正裁判辯對錯,第三關:學習主人設計題……;這樣的練習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又收獲了成功的體驗。
三、練習設計形式要新
練習設計的把握定位要準,但不拘泥,不刻板,可靈活選用或重組教材內容,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我在教學《因數與倍數》時,這個單元概念比較很多。如果孩子理解不夠到位,這些概念就非常容易搞混。為了能讓學生更加清晰每個概念的定義,我把課本內容稍稍作了點改動。課堂上我與孩子一起探討找因數的方法,再與孩子互相找了18的因數、12的因數、9的因數。學生掌握了方法,我順勢拋出一個問題,你知道自己的學號有幾個因數嗎?學生們興趣非常濃厚,個個迫不及待地計算了起來,隨后,一個個小手高舉,小組內討論分享,臉上洋溢著或得意或失落的笑容。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著,“我只有兩個因數”“我有4個因數”“我好慘,我只有一個因數”“哈哈,我有8個因數” ……于是,我在黑板上給大家做了個統計:哪些同學的學號中含有兩個因數?2號、3號、5號、7號、11號、13號、17號、19號、23號、29號、31號、37號……“你們有哪兩個因數呢?”“只有1和學號本身兩個因數?!碑攲W生回答完這句話時,就在那一瞬間,我知道要把“質數”這個概念拋給他們了?!皩?,你們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也叫做質數或素數。”同學們互相擊掌慶祝“質數”聯盟成立。剩下的同學也迫不及待了,我再順勢問道:“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的數有哪些?”刷,一大批的小手舉起來了。“好,你們這些也是個聯盟。”“什么聯盟呢?”“除了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的數叫做合數”。好的,現在班上同學的學號分成了質數與合數,還有誰沒找到聯盟的嗎?1號同學孤零零地站了起來,我把問題再拋給學生,1號該加入哪個隊伍呢?孩子們認真分析后得出結論。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課已盡,意未盡。我相信,只要合理利用教材,適當整合教材,以最大維度適合學生,這樣的課堂定是受歡迎的課堂,也定是高效的課堂。
四、練習設計思維要寬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边@也就是說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及數學練習都必須關注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 因此,在練習設計時要注重打開思維的翅膀,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強烈興趣和好奇心。例如:如我在教學四年級下冊的《小數加減法》時,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題:小馬虎在做筆算加法時,把其中一個加數15.8寫成了1.58,結果得到的和是5.84,你能幫他計算出正確的結果應該是多少嗎?這道題目用以往的經驗,先用錯誤的和減去錯誤的加數得到另一個加數,在用正確的加數加上第二個加數得到正確的和,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學生躍躍欲試,暢所欲言,從孩子的爭論中發現解決問題不是只用一種方法。再例如:我在教學三年級《面積與面積單位》時,在課后拋出了這樣一道題:我們已經了解到游泳池的面積是300平方米,那你想想這個游泳池可以是什么形狀的?這樣的練習設計,拓寬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得到了鍛煉。
總之,“準、活、新、寬”的練習設計,其根本目的是更好的助力數學課堂,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加深對知識理解的同時,也讓學生真正地喜歡上數學。
[ 參 考 文 獻 ]
[1]《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2]電子文獻《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策略與研究》.536BC330-C94B-493F-9904-9C6FB012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