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明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籃球教學對于提升孤獨癥兒童自信心的效果。由于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特殊性,導致在社交溝通和行為上出現異常情況,造成其自信心得不足,影響著其正常的學習與生活。本文使用籃球教學進行育人研究,通過籃球運動作為媒介,孤獨癥兒童不但能夠得到身體發育上的改善,還能擴展社交范圍,為融合社會搭建橋梁。
【關鍵詞】 趣味籃球 孤獨癥 自信心 育人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1-148-01
0
在孤獨癥群體中普遍會出現感覺統合異常的情況,從而導致運動能力的不足或異常,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在體育運動方面呈現出相對突出的優勢表現,如籃球、乒乓球、輪滑、游泳等。籃球運動是以手為中心的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同時具備集體性、觀賞性、趣味性和健身性的特點。相對于小學階段孤獨癥學生的來說,把籃球運動融入到日常體育教學中,不但可以幫助其學習運動知識與技能,還能加強團體合作和提升社交能力,同時也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讓孤獨癥患者最終能夠“融合社會、回歸主流”是孤獨癥康復教育的最終目標。國家近年相繼出臺的一系列支援孤獨癥患者的政策體現出國家對孤獨癥群體的重視,社會對于孤獨癥的接納度也逐漸地提高,孤獨癥兒童能夠通過參與各種有益身心的運動鍛煉項目促進身體機能發展。
一、事件描述
1.基本情況
學生周某,男,15歲,就讀于某特殊教育學校九年級(專門接收6-12歲孤獨癥學生的九年義務教育公辦特殊教育學校)。小周3歲被診斷出孤獨癥,經過長時間的康復訓練和干預,具備一定的認知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另外整體運動能力與普通正常學生相比較無明顯差異,屬于中高功能的孤獨癥患者。
2.主要問題
小周性格比較內斂害羞,在與別人溝通過程中往往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或者會出現一些小動作(手不不自覺地揮動)來掩飾自己的不安。同時,在語言表達能力上相對較弱,尤其在組織詞匯和流暢表達方面不足,與別人的有效溝通較少,在學習和生活上經常會因為溝通交流不暢而出現煩躁、害羞、情緒激動等情況。這樣情緒行為往往會對構建正常的社交圈子造成影響,不利于其進一步融入社會。
二、案例分析
小周在運動方面具備較好的基礎,籃球屬于其優勢項目,所以每周都會安排有2節的籃球特長課。剛開始的籃球課程安排是傳統的訓練模式,注重單一重復的動作訓練,很快小周就表現出不耐煩和無趣。訓練效果曲線也隨著時間的消耗而下降。經過思考、分析和總結,我們得出了一個初步的結論:針對中高功能孤獨癥學生的籃球訓練必須要具備趣味性和競爭性。
在往后的籃球課程中,加入了花式籃球的元素以及游戲的元素,即基本技術學習+花式表演項目的融合訓練模式。結合小周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愛好,通過籃球技能的教學,提升其身體素質和籃球技術水平。通過學習花式籃球,增強小周的學習動機,同時提升其敢于展示自我的能力,也有利于利用籃球運動作為媒介,增加其社交溝通的機會。籃球課程主要以籃球基本技術、身體素質訓練和花式籃球技巧三個方面進行。通過運用游戲、競賽教學和強化技巧,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周的學習積極性和提升課堂活躍的氛圍。現在課堂教學都盡可能結合游戲和競賽,同時適當地運用延遲性強化,保持小周的對籃球的熱情。經過將近兩學年的學習與訓練,小周籃球基本功有了比較明顯的進步和提升。迄今為止,小周已基本掌握一套花式籃球表演動作(共10-12個動作),并在不斷的鞏固和更新中。
現在的小周,利用籃球作為社交媒介,不僅在身體條件和認知學習能力上有了明顯的提升,同時也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社交圈子,經常會和小伙伴三倆成群地進行籃球比賽和切磋。顯然當初的內斂、害羞、溝通表達已經不再是小周融入社會的“絆腳石”。
三、經驗提煉
趣味籃球不但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而且還具有促進社交技能發展和拓展社交圈子的附加功能。
1.趣味游戲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可操作性原則。由于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必須注意游戲的可操作性,做到簡單易行,清晰明了。例如:游戲的內容、游戲的方法、規則以及游戲中場地器材的使用等等,都必須要簡單易懂,這樣才方便學生的理解和方便教學活動開展。
趣味性原則。根據孤獨癥學生的特點,趣味性的游戲能夠更好地激發其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愉悅的情緒中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不僅如此,趣味性的游戲還有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構建,通過良好的教學氛圍是的師生之間溝通和交往更加融洽。
2.趣味游戲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首先,趣味游戲在籃球教學準備部分的應用。趣味游戲在籃球教學準備部分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準備活動的效果,起到提高學生的神經興奮程度、加快學生關節活動性,防止運動傷害的作用。
其次,趣味游戲在籃球教學基本部分的應用。在教學基本部分應用趣味游戲最為常見。通常分為在技術教學與練習中的應用和在身體素質教學與練習中的應用兩種情況。
最后,趣味游戲在籃球教學結束部分的應用。趣味游戲在結束部分的應用主要是為了放松和調節學生的情緒,做好學生的運動恢復。此時,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運動量較低,較為輕松的小游戲。
[ 參 考 文 獻 ]
[1]閔堅.淺析體育游戲對中學生團隊意識的影響[J].中國科學創新導刊.2014(33).
[2]田華.淺談體育美學理論與籃球教學[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