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章
【摘 ?要】現代社會生活中,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辦公學習的必備技能。計算機技能的培養從小學生就要抓起,不僅是為了適應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小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為今后培養計算機人才打下基礎。如今小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從小就對計算機有了簡單的認知,所以現今階段的小學計算機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不再是傳統的基礎教學。小學計算機的課程內容比較簡單,重在基礎,不會涉及深層次的學習,所以對計算機教學中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比較有挑戰的,如何在枯燥乏味的理論教學中滲透創新的理念,這是本文所重點討論的。本文基于小學計算機的教學特點,針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提出了幾點創新能力培養的觀點,希望能對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計算機教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一、傳統的小學計算機教學
計算機教學課程的開展已經非常普遍了,從小學開始就伴隨著我們,一直到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當中,我們都離不開計算機,可以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基礎的計算機技能,他很有可能無法在現代社會生存下去,可見計算機技能對我們的重要性。
傳統的小學計算機課程雖然有開設,但是有些形同虛設,并沒有教給學生實質性的內容。我們了解到,在一些小學的計算機課堂上,教師只是講授一些教材內容,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些計算機課程內容還是比較抽象,需要親身試驗操作才會了解,但是教師并不注重實踐,這導致了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早早地失去了興趣,甚至會覺得計算機課程晦澀難懂,以后遇到也是比較抵觸的情緒,這種教學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還有的小學計算機課程的課堂教師干脆坐在講桌上,讓學生自己上自習了,連基本的理論知識都不教授,只因為計算機不是考試的重點內容,這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連接觸計算機的機會都沒有,更不要說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了。
二、現今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上文提到了在傳統的小學計算機中存在的問題,在計算機能力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小學計算機教學也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不停探索著自身發展的方向,尤其在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更是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以下就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展開幾點討論:
(一)培養小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興趣也是教師們掛在嘴邊的話題。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對于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的第一步便是激發小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找一些最新的計算機成果展示給學生,比如最新的機器人,告訴學生其也是借助于計算機才得以實現某些功能,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他們具有學習計算機的初始興致。
(二)教師需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
由于計算機不是統考的考試科目,因此一些教師并不重視計算機課程。我們首先讓學生有了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與此同時,轉變教師的傳統觀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師先轉變對于計算機課程的態度,才有可能帶動學生的情緒,小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與信任相比較于高中生和初中生都可以說是最大的,所以教師對于小學生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引導作用。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學方法早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需求,“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再適用,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表明,只有通過討論、啟發和自我發展的方法,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培養學生的自助學習性,起到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參與的作用。小學教育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很欠缺,因此教師的引導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講解過程中參入一些趣味性的內容,例如把鼠標比做是“老鼠”,將鍵盤比做是“填字游戲方格”,多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發展,大膽實踐。盡量保證學生能從新的知識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專注,還能引發學生不斷深入思考,并且在課堂上就當場解決他們所發現的問題。人人都有機會發言,人人都參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為小學生創造良好的計算機學習環境
有些傳統的小學計算機教學只是在課堂里進行理論教學,小學生難以理解就不免會注意力分散,對于計算機這樣對實踐要求較高的課程來說,良好的環境對小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必不可少。只有在實踐中,逐漸加深對計算機學科的熱情,才有創新的可能性。學習的環境對小學生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影響,小學生的意識形態不像初中生或者高中生那樣基本成熟,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還需要監督,良好的教學環境對于教師的教學也是一種輔助,可以讓小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的狀態當中,促使他們主動創新。
(四)優化教學結構與內容
計算機課程的有些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確實會比較枯燥,不太容易接受,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教師對于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課程優化,將這些內容轉換為小學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比如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輔助,通過給小學生展示動態的演示過程,讓枯燥的課程內容不再枯燥,給小學生思考討論的空間,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五)喚起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激情
教育理論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只在于傳授本領,更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樣需要“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
1.運用學科特點,喚起創新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會自覺地學習,不斷探索未知領域。學生剛接觸電腦時,往往充滿了好奇,但好奇還不是興趣,教師要善于將學生的好奇轉化為興趣。在學生形成興趣后,還要善于將短期興趣轉化為長期興趣,甚至終身興趣;
2.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為學生的創新創造環境。好奇心是對新、特、奇事物進行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生對感知到的新信息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進而產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師要利用這種心理,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
(六)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教學環境,包括教學心理和計算機教學環境的營造,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創造力是一個多維結構,是多個因素的有機結合。發散思維是其中比較重要的要素之一。
1.提供學生創造的空間和機會。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多創造一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發揮智慧和潛能,避免對學生進行過多干預和過早判斷。學生的創新能力正是在不斷嘗試、不斷失敗、不斷糾正中逐步發展和提高的。學生在自已的活動天地里自主參與實踐,不但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培養,也使學生體驗到了嘗試動手的樂趣與解決問題的快樂;
2.善于捕捉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然會閃現出智慧的火花和靈感。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閃現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創新思維的熱情和愿望。
(七)創新考核方式
傳統的計算機考核就是教師布置一個任務,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作答,這頂多算是對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檢驗,并不能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促進作用。所以,教師一定要創新考核方式,如可以不設置具體的試題,而是采取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自由完成一項作業,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作業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創造能力這三者的綜合成績為最終考核成績。例如,一個學生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加入了GIF動畫,幻燈片等較為復雜、難度較大的內容,那成績自然就高點;有的學生根據自己編輯的圖片,創作一首詩,這樣圖文并茂的作業自然也更好點。這樣的考核方式在鞏固學生知識的同時,促進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結語
對于小學生的任何形式的創新意識都應當給予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自信,這樣才能讓他們的創新更加大膽、更有活力。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又充滿挑戰的道路,需要時刻關注小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調整教學策略,找到最適合小學生的創新方向。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