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工業在不斷的壯大,這些工業的出現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會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化學這門學科與環境又密不可分。因此,在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就要重視化學與環保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環保理念。
關鍵詞:高中化學;多媒體技術;課堂教學
一、將環保理念滲透化學課堂
在我國,“環境保護教育”這一理念起步較晚,雖然一直倡導著環境保護教育,但卻一直缺乏一個完整的、系統的教育課程。為了讓環境保護這一理念在學生學習時代就根深蒂固在他們的腦海里,從化學課程中結合環保意識是十分必要的。化學和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新聞中能得以知道,某某環境污染幾乎都是由某某化學物質造成的。家喻戶曉的環境污染有:鎘大米、蘇丹紅、地溝油、瘦肉精、三聚氰胺、明膠老酸奶等等。鎘大米,指的是大米中鎘(分子式為Cd,分子量為112.41)含量超標,湖南大米鎘超標的原因,在于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水的鎘廢水直接排入環境中去,農民就將這種廢水直接灌溉到水稻中,這種水稻最終生產出來的大米無疑就成了“鎘大米”。在化學上,已經明確知道鎘對人體是有害的,對腎臟有毒性危險,若長期服用則會引起痛痛病(俗稱骨癌),患者全身疼痛無比且不能進食。因此,鎘大米的解決方案首先就是要明確環境保護的目標,從工業方面下手,必須嚴格監察相關工業的生產過程,檢測廢水排放時的濃度,對不合格的產業進性整改。
在相關的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檢測過程中,化學知識是必須品,唯有學好化學,充分掌握工業生產的相關過程,才有利于對其進行分析和檢測,才能從源頭上杜絕環境污染的事情,為保護環境盡微薄之力。
二、借助實驗,提高學生環保意識
實驗課程對化學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是促進化學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這也是環保意識教育的一個好機會。在高中化學實驗課程中,所接觸的試劑雖然不及大學的多,但卻也足夠產出相當一部分的廢水、廢棄和廢渣。三廢對環境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能造成污染,對實驗的環境也有所威脅。因此,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課程教育時,務必要再三提醒學生,化學試劑的用量要控制在范圍之內,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同時,對于廢水、廢氣和廢渣要進行回收,不能直接排放。如:硫在氧氣中燃燒時。不僅會發出現藍紫色火焰,還會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基于高中化學實驗沒有專業的通風廚等相關設備,學生不易靠得太近,同時硫的分量要控制好,否則容易吸入刺激性氣味太多。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的工業生產,正是在化學用量上不好好控制,對于工業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廢渣常常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去,或者是出現偷排的情況,才會對今天的環境造成如此大的傷害。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課程時,應該充分利用實驗課程的時間,因為學生在實驗課程一般比較活躍,熱情度更高。因此,教師應該在實驗過程時,為學生介紹相關的三廢知識,并解釋如何減少三廢的排放,從而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并進一步掌握相關的污染物的產生及其處理方法。
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傷害,保護我們的環境,從現在起就應該樹立一個理念――環境保護,并帶著這個理念投入化學的學習中去,將所學的化學知識為日后可能涉足的環保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三、理論實踐結合,開展必要的課外活動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與其一直用理論的知識進行傳授,不如就直接組織一次活動,帶學生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親身去目睹一些污染的情況。環境保護活動課程,除了能讓學生帶著驚喜和期待走出校門,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自己看到污染的情況,直擊人心。同時,這對培育學生的環保意識有著極為強大的積極作用。只有當全社會都在提倡環保,環保深入人心,才能推動環保事業的蓬勃發展,才能讓社會朝可持續發展之路奔進。
教師不妨組織一次化學課外活動,將全班同學分成小組,以小組的形式完成相關的任務。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工廠看看,觀察工廠周邊的情況,對工廠所排放的廢氣進行記錄,對廢水的情況也進行記錄。同時可帶上pH試紙,直接測定廢水的pH值,在測定之前還可以讓學生對廢水的酸堿值進行估約,猜中有獎。此外,還可以在節假日時組織部分有興趣的學生,到垃圾填埋場看一看,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環境污染的嚴重性,知道自己所處的城市所生產的垃圾。若條件不允許,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對學校附近的垃圾桶進行清點,并對學校附近的污染情況進行分析。如:這些垃圾桶的作用大不大?有了這些垃圾桶,為何地面還存在垃圾,造成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分析香港、澳門和臺灣的情況,再者還可以分析美國和西歐的街道,探討環保意識和素質之類的關系,或是分析環保意識和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等。
除了戶外活動,更簡單的實際調查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家”所采用的室內裝修,用了多少材料?分別用了什么?可能會造成什么污染?學生對“室內污染”的了解到底有多少?是否只停留在甲醛這一簡單的意識里面呢?對此,教師可以展開問卷調查,讓學生帶著問題回家研究自己的家,在裝修時到底產生了多少污染,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對新居應該怎么裝修,裝修后應如何避免污染等。
將高中化學教學與環保理念相結合,并將教學過程直接以自身所處環境為例,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體驗環境污染,培育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并提倡“從我做起”,對于資源和能源的利用,要適當和充分,切忌浪費。
總結: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引入環保意識這一理念,是時代發展的方向和要求,為了讓學生從心靈上對環保理念有所觸動,熱愛自然、保護環境。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應堅持不懈的繼續努力,鉆研教材,將環保理念滲入高中化學教學中去,培育新一代的優秀環保工作者。
參考文獻:
【1】,繆小云,《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環保意識》,文理導航,2016年
【2】,金曉紅,《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教育》,中學生數理化,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