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鳳
摘要:目的:觀察肌內效貼在腦卒中患者治療中應用的效果,以及對患者膝關節不穩、退化的影響。方法: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了52例腦卒中患者膝關節不穩、退化患者,結合患者入院編號分組,分為觀察組(入院尾號單數)26例、對照組(入院尾號雙數)2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運動療法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之上采用肌內效貼治療,予以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下肢簡化FMA評分、關節活動度ROM比較,均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腦卒中膝關節不穩、退化治療中,應用肌內效貼處理,能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功能、膝關節活動度。
關鍵詞:肌內效貼;腦卒中;膝關節不穩;退化;臨床療效
腦卒中,也可以叫作中風、腦血管意外CVA,屬于急性腦血管疾病[1]。血管性危險因素、性別、年齡、不良生活方式等,均會引發這一疾病。主要表現:一側臉、手臂/腿部突然無力、麻木、眩暈等。膝關節不穩KI、退化,在偏癱側肢中發生率較高,發生原因和膝關節過伸GR有關。本研究將我院將近年來收治的腦卒中膝關節不穩、退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評判常規運動療法治療、常規運動療法+肌內效貼治療的效果。
1.基本資料、方法
1.1基本資料情況
將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所收治的52例腦卒中患者膝關節不穩、退化患者,按照其入院編號分為了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6例。觀察組男性為15例、女性為11例;最小年齡和最大年齡分別為:60歲、72歲,平均年齡(66.5±6.4)歲;病程收集范圍為12~30d,中位病程為(21.7±2.3)d。對照組男性為16例、女性為10例;最小年齡和最大年齡分別為:62歲、70歲,平均年齡(66.4±6.2)歲;病程收集范圍為15~29d,中位病程為(22.2±2.5)d。兩組病例的臨床所有數據信息比較,P>0.05。
入選標準:通過腦血管疾病診斷標準[2]者、接受影像學檢查確診[3]者、生命體征穩定者、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者。
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者、認知功能障礙者。
1.2方法
1.2.1 對照組通過常規運動療法治療,進行患肢牽伸、膝周力量、膝關節本體感覺,以及主動控制和步行方面的訓練,每次訓練的時間為30min,1次/d,5d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后間隔2d,繼續進行訓練,共接受八個療程的訓練治療。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之上,配合肌內效貼治療,第一條肌內效貼選擇I形貼布,中間為5×5cm為錨貼在脛骨粗隆位置,拉力為30%左右,以U形于膝內外側——股骨內外側覆蓋延伸。第二貼取U形貼布,錨于大內中部,于髕上緣10cm位置分開,拉力大小同上,分別繞膝關節內外側、脛骨粗隆。第三條選擇I形貼布,錨于大腿內側1/3位置,尾向下延伸到股骨內側踝,每次貼2d。
1.3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FMA評分、ROM。
1.3.2 臨床療效的評判:經治療,站立時膝關節最大伸展角度低于5°,并且沒有明顯的腫脹、疼痛、身體重心后移等表現,即為顯效。經治療,站立時膝關節最大伸展角度、臨床癥狀,均得以一定緩解,即為有效。經治療,沒有達到上述標準,即為無效。顯效、有效之和×100%=治療總有效率。
1.3.3 膝關節活動度的評判:接受檢查,將大腿固定0°為正常。
1.3.4使用下肢簡化FAM量表,評判患者下肢運動能力,分數越高表示運動障礙越輕。
1.4統計學處理方法
本研究的所有病例臨床數據資料,均輸入于SPSS23.0統計學軟件中處理、分析。計數資料、兩組治療效果的對比,均通過率%的方式代表、X2檢驗。計量資料、兩組FMA評分、ROM的對比,均采用均數差X±s的形式表示、t檢驗。對比結果顯示:P<0.05,即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觀察組、對照組治療效果的對比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顯著差異,P<0.05,如表1。
2.2 觀察組、對照組FMA評分、ROM的對比
治療后,兩組FMA評分、ROM比較,均有明顯的差異,P<0.05,如表2。
3.討論
腦卒中膝關節不穩,對于患者軀體平衡、下肢步態、膝軟組織等的影響較大,容易導致患者發生膝關節疼痛、退化的情況[4]。腦卒中膝關節不穩,不可單獨將生物力學特征,歸納為四頭肌痙攣、腘繩肌減弱,還應考慮到膝關節四周肌肉力量為不平衡狀態。本次研究結合了患者病理機制,通過常規運動療法、肌內效貼治療,能夠發揮貼布尾、朝、錨的回縮特性。貼于局部軟組織上,可對膝股四頭肌內側構成作用,確保膝關節的穩定[5]。在自然拉力效應下,肌內效貼能將皮膚拉起,加大皮下組織的滑動性,因此利于有效減輕患者的腫脹、疼痛的癥狀,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此外,還可改變膝關節不穩、退化所致惡性循環,改善膝關節不適表現。
總之,肌內效貼應用于腦卒中膝關節不穩、退化治療中,臨床效果確切,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膝關節活動度、下肢功能,有臨床應用及推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俊,雷邁,朱林平,等.肌內效貼治療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上肢靜脈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7,39(6):779-781.
[2]李亞斌,馮海霞,梁學鏢等.肩胛上神經阻滯聯合肌內效貼對腦卒中后肩痛的療效分析[J].中國康復,2017,32(1):6-9.
[3]楊正文.綜合康復訓練聯合肌內效貼布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Ⅰ期的療效觀察[J].雙足與保健,2017,26(20):100-101.
[4]吳澄,朱玉連,劉強等.肌內效貼輔助下肢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的影響研究[J].中國康復,2017,32(2):131-132.
[5]盧戰,唐艷,胡鳳丹.觸發式功能性電刺激訓練結合肌內效貼對腦卒中偏癱足下垂患者步行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8,33(09):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