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影


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下降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8月,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均出現下降,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利率均值與7月相比,分別下降0.1個BP、0.2個BP、0.1個BP、0.8個BP、0.6個BP、0.8個BP。從各期限利率均值看,2年期以上的長端利率均值下降幅度相對較大。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認為,影響8月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下行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銀行已經過了年中攬儲壓力,資金較為充裕,加上8月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理財市場利率出現下降,銀行攬儲壓力下行,由此降低了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另外,8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了改革后的第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調整為4.25%,較上一次報價相比下降6個BP;5年期LPR為4.85%,與5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相比下降5個BP。這意味著貸款利率單邊下行,如果銀行負債端利率不變,對于銀行機構來說,相當于利差將收窄。不過,由于LPR調整時間為8月下旬,從8月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表現看,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僅微幅下降,由此說明,8月銀行存款利率受LPR下行的影響程度較小。
股份行定期存款利率連續7個月墊底
8月,城商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最高,農商行次之,股份制銀行各期限利率低于商業銀行。值得注意的是,股份行的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已連續4個月低于其他類銀行。
對比1年期以下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除了農商行,8月其他各類型銀行1年期以下定期存款利率保持不變;農商行3個月、6個月、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較7月相比均下降1個BP;對比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其中商業銀行三個期限利率均值均下降1個BP;股份制銀行中,2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下降1個BP;城商行僅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降2個BP;農商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降2個BP。
股份制銀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連續7個月最低,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認為,由于股份制銀行的存款規模并不單單來自普通定期存款,而更多的是依靠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協議存款以及同業存單等利率較高的存款產品進行攬儲。所以相比其他高息攬儲產品,股份制銀行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并不具備優勢。
結構性存款發行量環比微降
據央行數據顯示,2019年7月結構性存款規模為10.44萬億元(8月數據未公布),環比下降0.67%。其中全國性大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為3.54萬億元,環比下降0.25%,占比為33.93%;全國性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6.89萬億元,環比下降1.01%,占比為66.07%,與6月相比,中小型銀行的占比下降15個百分點。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8月結構性存款發行量為550只,環比增長2.42%。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99%,環比上漲6個BP。
8月到期的結構性存款共1185只,披露實際收益率的有721只。平均實際收益率為3.76%,環比下降9個BP。其中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的結構性存款數量達208只,占比為28.84%。
對比LPR調整前后銀行結構性存款收益率走勢,8月20日前,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收益率達4.03%,8月20日后,銀行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整體走勢偏低,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92%,與8月20日前相比,下降11個BP。
從具體銀行來看,8月從第四周開始,7家銀行率先對結構性存款利率進行調整。結構性存款預期最高收益率下降比較明顯的銀行,分別為興業銀行、民生銀行以及招商銀行,3家預期最高收益率較8月20日前分別下降32個BP、16個BP、10個BP。
從各期限利率水平看,8月20日前,興業銀行發行了兩只期限為96天和190天的預期最高收益率為8%的結構性存款產品。而在8月最后一周,該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的僅為5.7%。除了興業銀行外,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8月20日后發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較8月20日前至少下降了3個BP。
大額存單各期限利率普遍下降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2019年8月有102家銀行發行大額存單,與7月相比增長10.87%;8月總計發行大額存單數量為775只,環比增長70.7%。發行量排在前三名的是招商銀行、光大銀行和中國銀行,發行數量分別為100只、59只、36只。
從大額存單利率來看,與7月相比,除了5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上漲51.8個BP以外,8月新發行的各期限大額存單利率均值均出現下跌。其中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期、2年期、3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均值分別下降3.2個BP、0.1個BP、0.8個BP、0.4個BP、2.2個BP、1.9個BP、1.6個BP。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整理發現,5年期大額存單利率高于3年期的主要原因,僅是個別農村金融機構發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拉高了5年期整體利率的漲幅。
最近一年,銀行打破剛兌后,保本理財產品數量銳減,而投資者對非保本理財產品的投資動力明顯不足。根據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的7家股份制銀行2019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7家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規模為7.56萬億元,與去年年底的7.4萬億元規模相比,僅增長2.16%,在銀行理財轉型期間,理財規模增長較為乏力。
相反,一些投資者對大額存單的購買熱情開始升溫,從安全性以及利率上看,大額存單目前在市場上具有明顯的優勢,由此增加了金融機構發行大額存單的動力。根據央行發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金融機構共發行大額存單規模為7.23萬億元,同比增長75.49%,環比增長62.83%。
分銀行類型來看,8月農商行的大額存單各期限利率均值維持最高水平,除了1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上浮不足53%外,其他各期限利率均值普遍上浮53%以上。相比7月,農商行各期限大額存單利率均出現下降。
8月,股份制銀行各期限大額存單利率均出現上漲,主要因華夏銀行和光大銀行各期限利率均值上漲,拉高了整體利率出現上漲。從期限上看,光大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均值漲幅較大,與7月相比上漲7.6個BP;華夏銀行2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均值上漲8.4個BP。除了1年期上漲1.8個BP外,華夏銀行其他期限利率均值至少上漲5個BP。
LPR下行、央行降準,定期存款利率或將繼續下行
相較7月份,8月存款類產品利率走勢出現回落,主要原因是,在市場流動性保持寬松態勢下,銀行資金較為充裕,因此對上調存款利率的動力有所減弱。從定期存款產品上看,大額存單各期限利率均值出現下降,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收益率小幅上漲。
分銀行類型看,各期限存款利率均值較高的仍是城商行和農商行,其次是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大額存單方面,農商行大額存單各期限利率均值雖然繼續保持最高水平,但上浮幅度從5月的最高上浮55%回落至8月的53%以上。結構性存款方面,據央行數據顯示,8月結構性存款規模環比下降0.67%。其中大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占比增加,而中小型銀行占比則出現下降。
對于9月銀行存款利率走勢如何,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認為,8月銀行貸款市場重塑定價機制,貸款基準利率調整為LPR,貸款利率單邊下行。迫于息差收窄壓力,并為LPR定價下行創造條件,加大資金向小微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傾斜,同時對定期存款成本較高的城商行增加利潤空間,央行近期決定于9月16日起全面執行“普降+定向”降準,未來銀行資金面將進一步寬松。
對于銀行存款產品而言,9月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將進一步下行,尤其是對于融資成本較高的大額存單以及結構性存款等產品,下調利率的可能性會更大。不過,作為一般性存款,大額存單比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更高,多數銀行根據不同期限與起存金額,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0%、45%、50%,僅農商行與城商行可上浮55%。對比銀行一般性存款,多數期限的定期存款上浮30%左右。因此作為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較高的投資品種,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利率仍然具有更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