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水平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并且由于經濟全球化以及我國改革開放戰略的不斷落實和深化,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自己的生活水平以及質量越來越重視。我國對于福利制度以及社會福利體系的建立目前也在不斷探索,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的養老體系的構建正在不斷的進行之中,人口老齡化一直是我國乃至是全世界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老年人的看病以及養老問題是我國目前正在尋求解決方法的一個首要問題。本文就將對康復醫療與社區醫養一體養老模式的有效結合進行探究。
關鍵詞:康復醫療 醫養一體 居民養老 人口老齡化
在現目前階段,人口老齡化是困擾我國乃至整個國際社會的重要問題,居民養老問題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老年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是我國福利制度中極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在當期情況下,我國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會的負擔,也加重了我國目前現有的醫療資源的負擔。在人口老齡化如此嚴重的情況下,解決老年人的養老以及看病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的。作為一個尊重老人,負有責任的大國而言,解決目前的老年人醫療與養老問題是一件值得人們去認真思考的問題
我國目前養老制度的弊端
在現目前階段下,我國的養老制度以及養老體系存在諸多的弊端,在老年人養老和看病的過程中的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解決。由于老年人本身的身體原因,老年人往往身體體質較差,容易患上某些慢性疾病,并且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以及精神狀況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因此,老年人對于醫療和護理的依賴程度都普遍較高。并且,由于我國的老年人口眾多,我國的老齡化問題逐漸成為一個社會性的問題,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并且會占用大量的醫療和護理資源,尤其是對于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治療本身就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會導致醫院以及護理中心的大量床位以及醫護資源得不到周轉,形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在這種趨勢下,我國的養老制度就存在著與實際情況的接軌程度較低的情況,我國的養老制度以及養老體系就存在著嚴重的滯后性。
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
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是基于老年人所在社區建立的,具有一系列的康復
醫療功能的小規模功能服務站,在這種全新概念的養老模式下,老年人不用長期住在醫院接受治療,而是通過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在社區建立醫養機構,為不同的老年人設置不同的醫養模式。而醫養結合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醫”,針對的便是患有慢性疾病或者是病情容易反復發作的老年人,這類老年人由于病情的需要,需要長時間的接受觀察和治療,一方面,長期住院會影響老年人的精神狀況,并且會在一定程度下占用醫護資源。而通過新型的醫養模式,老年人可以就近在社區進行醫療和護理,既不用長期呆在醫院,也能享受專業的醫療服務,并且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還提供疾病問診、心理治療、護理服務和臨終關懷等一系列服務,配備一站式醫養結合養老服務。
醫養結合養老模式運作的優勢
貼心的養老設計
新型的醫養模式針對不同老年人的具體情況給出不同的醫療和護理模式,將社區醫養以及康復治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定期為老年人進行身體檢查,并提供心理健康咨詢和輔導護理服務等一系列服務,并且社區是老年最熟悉的地方,通過新型養老模式,家屬還可以隨時對老年人進行探望,降低老年人的孤獨感,在一定程度下,還能加快老年人疾病的康復速度。并且,醫療機構內還設有圖書閱覽室,多功能室,健身中心、書畫室等多方便老年人活動的區域,最大程度的延長老年人的自理生活時間,讓老年人真正過上“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完善的醫療保障
醫療保障作為新型醫療養老模式這種最為重要的一環,社區內應當配備各個
科室以及各個專業的醫生以及醫護設備,方便針對于不同老年人的看病以及護理,加強對于老年人身體狀況的監控,為每位老人制定個性化的醫養模式,在最大限度內提升老人的舒適度,患者入院治療后,病患及家屬將患者的基本信息錄入,建立獨立的電子病歷檔案,不同于常規老年人治療和醫養模式。主治醫師應當具體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對患者進行全面的了解以及進行實時的動態管理。此外,主治醫生以及護理人員還應當集體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過敏史以及對某些藥物過敏,并了解患者曾經是否有過患病史,并且隨時對患者的血壓、心率等進行檢測,建立與醫院同步的醫療保障制度。
結語:
在我國現階段情況下,針對于老年人的養老制度以及福利保障體系的建立嚴重滯后于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速度,并且由于我國醫療和護理資源的不平衡容易導致醫療資源被占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將會更加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迫切需要探尋一種全新的老年人醫療養老模式,而基于康復醫療與社區醫養一體化的全新養老模式將有望成為我國新型老年人養老和醫療的福利體系,但是我國目前對于這種新型的康復醫療以及醫養模式結合下的新型養老模式尚處于實驗階段,還并未大規模投入到實際生活中,主要原因是目前類似的新型養老模式將會取得怎樣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是否會和預想中一樣,并且不少人對于該種全新的養老模式還處于觀望階段,但是基于該種養老模式既占用了很少的醫療資源又起到了老年人康復與養老的作用,將有望成為未來廣泛使用的養老模式。
參考文獻:
鄧慶, 甘霈, 任國勝. 養老醫療護理康復職業培訓融一體構筑“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J]. 中國科技產業, 2014(6).
課題組, 寧波市梅山保險養老研究院, 中國保險學會聯合課題組, et al. 2018年中國保險養老社區發展研究報告——探索醫養結合養老模式[J]. 保險理論與實踐, 2018(11):1-29.
孫麗.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中醫特色醫養結合病房模式探討[D]. 2016.
陳剛, 肖云華, 孟新, et al.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養老機構實現醫養融合的實踐探討[J].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28):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