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海
摘 要: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衡量新時期的社會公民的綜合素養的標準也日益提高,而學校教育則是素養提升的主要途徑之一。一直以來我國都十分重視教育發展,致力于文化強國建設,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推行不同層次的改革制度,許多不合時代發展的傳統教學方式已被淘汰,學生德育教學的探索永遠在路上。在互聯網時代,教育改革將網絡技術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德育教學方式不斷改變,對學生德育教育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本文以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高中德育教育現狀,并闡述在網絡技術支持下高中德育教學的科學路徑,期望提升德育教學效果,促進高中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網絡技術;高中;德育教育
前言: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我國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逐漸提高,教育領域重視培養人的全面發展,尤其是把德育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點。無論在哪個教學階段,德育教育都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其能夠在學生的健康成長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幫助學生學會為人處世,在面對生活挫折時能夠端正心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在社會變革時期能夠活出精彩人生。如今是網絡時代,德育教育也需要與網絡技術結合在一起,構建教學平臺,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德育教學水平。
高中德育教育現狀
目前高中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明顯的缺陷,最為突出的問題是課堂本身的枯燥和乏味。盡管很多學校都已經利用網路技術來開展教學工作,但教師本身的思想還停留在傳統教學方面,其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相應的教學課件,但所選定的教學內容缺乏新意且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學校的德育教育忽視學生的主體性,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德育情況,在該種情況下所開展的教學工作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1]。當然,高中側重于文化課程的開展,在德育教育方面大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把教材當中的內容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則是被動接受教學內容,其無法以自身的情況來探究某些德育問題,導致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不重視德育學習。
網絡技術支持下高中德育教學的路徑
強化校企合作,構建網絡教學平臺
為了達成德育教學中的網絡技術運用,充分發揮出網絡技術的教學輔助作用,學校可以和企業展開合作,共同構建德育教育的網路教學平臺。企業將為學校提供德育教學實踐崗位或者是實踐基地,并針對網絡教學平臺構建的花費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而學校則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來為企業培養技術型、應用型的人才[2]。例如,在高中德育課程中融入耐挫教育內容,教師重在引導學生學會應對工作生活的壓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校企之間的合作關系,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來為學生分享處于企業工作崗位中的人的工作狀態以及可能會面臨的問題,讓學生提前了解工作崗位的真實情況。學校和某家企業達成合作關系后,校企雙方共同建設網絡教學平臺的基礎設施,該學校在德育教學時根據企業的用人需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來劃定德育培養方向,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應對工作壓力的信心。學生在網絡教學平臺中獲取企業所提供的相關學習資料,并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3]。在該種教學方式下,學生能體驗德育教學的樂趣,也能夠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生素養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
整合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
學校需要對自身所具備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轉變對德育教育的看法,重視德育教學水平的提升,為德育教育分配足夠的教學資源。學校在重視德育教育的情況下,教師也將轉變自身對德育教育的看法,并以創新思想來對待德育教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豐富德育教育的課堂[4]。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來豐富自身的教學方式,在網絡平臺中采集關于德育教學內容的聲音或者是視頻,以動畫或者是圖像的方式來制作教學內容。在教學方法明確之前,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對德育教育的看法,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適合學生,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積極性。而網絡技術的支持讓教師獲取的教學資源更多,其能夠起到開拓學生視野的作用。在生動且形象的教學氛圍中,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狀態將發生改變,也能夠積極引導學生對德育教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其能夠參與到德育問題的自主探究當中,利用企業給予學生的德育實踐機會,將自身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5]。學生可以在學習階段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問題的探尋當中,從而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時進行補充和完善。網絡技術的支持讓進行德育教育的學生充分挖掘學習潛力,得到教師更為科學的引導,師生之間的關系將會更加密切,德育教育中的平等關系能很好地建立起來。
結論:綜合本文的研究內容可以明確,網絡技術在高中德育教育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對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并且加深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學校能夠培養出更多應用型人才,企業也能夠獲得更多具備實踐能力的員工。學校和企業達成合作的情況下,學校所擁有的德育教學資源也更加豐盛,德育教育體系能夠更加健全,學生具備較好的就業基礎,其能夠在參與社會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參考文獻:
[1]張劍桃. 淺談網絡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德育教學的研究[J]. 人生十六七, 2017.
[2]林育妍. 關于互聯網背景下高中生德育教育的思考[J]. 祖國, 2018(24):187-187.
[3]項載文, 陳耀霞, 顏紅梅, et al. 創新德育管理提高學生德育管理實效性的探究[C]// 第十[4]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劃課題會議. 0.
[5]宋振委.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研究[C]// 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 0.
[6]李翠連. 基于德育視角的高中生生命價值觀教育探究[J]. 廣西教育, 2017(3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