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科梅
懷孕分娩對于大部分女性來說都是人生中必經的一站,也是對女性很大的挑戰,許多女性在產后都會患上或多或少的婦科疾病,其嚴重程度不一,根據自身身體情況和產后的恢復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如今現代女性們大多都對婦科疾病不了解或是不關心,但實際上有很多女性朋友患有婦科疾病,今天我們就來著重講解以下產后尿潴留。
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產后尿潴留作為一種常見的產后并發癥,可以說是知之者甚少,但相信很多人都多多少少聽說過其癥狀。所謂產后尿潴留其實就是指由于生產后導致的膀胱肌麻痹以及膀胱及盆腔神經叢產生暫時性的功能障礙等,從而導致膀胱內的尿液不能全部或部分排除體外。產后尿潴留不但癥狀會讓患者感到十分難受,對患者身體也有著很大的傷害,不僅僅是一般大眾所了解到的排尿困難。通常一般情況下,產婦在生產后4~6小時內就會自行排尿,如果產婦在生產后長達7個小時都不能自行排尿,則屬于產后尿潴留。患上產后尿潴留的患者的癥狀要么是膀胱已經脹滿了但是卻沒有尿意,要么就是有尿意但卻不能自行排出或排出量很少。
產后尿潴留的一般臨床癥狀表現為膀胱有脹痛感,不能進行自行排尿,或是自行排尿量很少,不能完全排除尿液。導致產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產過程造成的宮縮乏力、腹部壓下降,精神上過度緊張或是生產過程中疼痛劇烈,分娩時胎兒對膀胱進行壓迫導致膀胱麻痹,從而導致排尿困難。也有的患者是由于產后在縫補傷口時由于傷口處過度疼痛,身體自身的反射弧導致尿道括約肌產生痙攣,結果患者不能進行自行排尿;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不習慣臥床排尿所以一時間排不出來。
產后尿潴留雖然看似問題不大,但會對患者的生活帶來嚴重的不便,不僅不影響患者的子宮收縮情況,導致陰道出血過多,還可能會由于不能自行排尿,導致泌尿系統的感染,進而引起泌尿系統上的疾病以及更多的并發癥。
患上產后尿潴留的典型癥狀就是膀胱有脹痛感,不能進行自行排尿,或是自行排尿量很少,不能完全排除尿液;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焦躁不安、情緒波動大的情況。并且體檢時,膀胱區的叩診呈現濁音。一般來說針對產后尿潴留可以通過進行體檢并結合B超檢查進行診斷。
一般來說預防產后尿潴留有以下幾種。第一,在產后4小時后主動小便,就算暫時排不出來也要主動小便,盡量每隔3~4個小時就做一次排尿動作,有助于鍛煉膀胱逼尿肌以及腹肌的收縮力,以便于下一步的排尿過程。另外在做排尿動作時可以聽一些水聲以幫助排尿。
第二,每天簡單做幾次仰臥起坐,一般五個以下就可以了,不必多做否則會拉扯到傷口。少量的仰臥起坐有助于加強身體血液循環,改善膀胱和腹肌的功能,有助于排尿。另外每天用溫水沖洗外陰,保持衛生干凈。
第三,孕婦應多吃蔬菜水果、多食用流食或多飲水,以增加尿液產生,刺激膀胱排尿,少吃辛辣重口的食物,否則會更不便于排尿。
第四,用熱水袋敷在小腹的部位,有助于局部血液循環、刺激膀胱的收縮。在有尿意而不能自行排出時可以用拇指按壓關元穴進行按摩,一般持續一分鐘可幫助排尿。另外,用針灸治療身體的其他穴位也對自行排尿有一定的幫助。一般取會陰、膂俞、秩邊以及中極、關元、曲骨等穴位,施以電針,通電1~2次即有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針灸療法要在醫生指導下完成。
在確定患上產后尿潴留后也不要慌張,聯系醫生進行治療即可。一般來說藥物治療需要留置導尿管,并且同時配合服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留置導尿需要24小時,然后夾住導尿管,定時進行排尿(一般為每四個小時放一次),滿24小時后即可拔出,這時就恢復了自行排尿功能。
而其他治療方式則多種多樣,一般來說針對尿潴留時間較短、膀胱脹滿程度不嚴重的患者,可以通過熱敷恥骨上膀胱區及會陰等穴位緩解。也可以通過對膀胱區進行適當的按摩,放松膀胱區肌肉。對于部分不習慣于在床上躺著排尿的患者,醫護人員和家屬可以給予產婦鼓勵,幫助產婦克服困難和疼痛,下床進行小便。也可以對一些穴位進行針灸以及適當的按摩,如會陰、膂俞、秩邊以及中極、關元、曲骨等穴位,都對幫助排尿有一定的效果。在以上方法都無效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導尿的方式排尿。
作為醫護人員和家屬,有責任安撫孕婦的情緒,加強與孕婦的溝通交流,消除孕婦的緊張情緒,鼓勵孕婦克服困難與疼痛,放松心情,以最好的狀態配合治療。醫護人員或患者要熟練掌握按摩誘導排尿的方法,定時對患者進行排尿誘導。在孕婦可以下床自行排尿后,就盡量不要在床上進行排尿,由于人的生理機能已經對排尿動作產生了條件反射,所以下蹲的排尿動作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孕婦自行排尿。飲食方面需要以清淡為主,多食用含水量高的食物如水果等,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合理飲食,注意飲食上的調整,根據實際情況和醫生的建議進行飲食上的安排。
雖然產后尿潴留危害不小,但是在產后的預防措施下可以有效防治,治療方法也不繁瑣,重點在于患者的心態要放松,要有勇氣克服困難和疼痛。相信以上內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增加廣大女性對產后尿潴留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更好地預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