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義
摘?要:目前信息化技術被廣泛運用到國家社會的各個方面,國家在對國土資源進行管理的時候,也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其中,包括國土資源資料庫的管理,人員和資源的管理方式等。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將有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能夠合理分配各個崗位,讓相關人員各司其職,為建設國家而努力。
關鍵詞:國土資源;信息化管理
社會是一個信息高速運轉的社會,生活在其中的我們越來越受信息的影響。影響著國家、社會和個體的方方面面。其中,在國家層面,運用信息化技術對國土資源進行管理,也是目前國家正在做的。為的就是讓國家緊隨時代潮流,更快更方便的服務人民。
一、讓資源庫信息化
在很早以前,國土資源各個部分比重的數據不能準確得知,每種資源到底用了多少,還剩多少,國家也不知道[1]。
在過去,國土資源分布在全國各地,每種資源的數量很難統計。隨著科技的發展,可以將不同地區的資源進行匯總,然后反饋給國家。比如云南的林木資源,土地資源比較豐富,但是在之前,通信不便,再加上云南山高水遠,信息的傳遞就會變慢,本來本地的資源就少了,但是國家還將云南的林木資源調到其它資源貧瘠地區,導致本土出現水土問題。將國土資源信息化,國家就可以知道每個地區資源的分布情況,科學的調配各種資源。將資源豐富地區的資源調到資源匱乏的地區,在調配到一定量的時候就停止調配,讓資源有個恢復再生的過程。在對各種國土資源進行管理的時候,要設置一個門檻,換句話說,就是資源的進入門檻。在一開始,就要明確到底什么質量的資源能夠進入國土資源庫,讓國家的國土資源不僅保持量多的狀態,更多的是保持質的狀態。
二、讓管理方式信息化
在我國,在國土資源有關部門進行工作的人員有上百上千人,我國地大物博,不能讓這些人員散亂的分布在全國各地,要將他們統一起來,運用信息化的技術,對他們的進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爭取做到讓每一個成員各司其職,在整個國土資源系統中擁有自己的信息名片[2]。
從入職到離職,都可以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對這些人員進行管理。在入職之前,國家就應該建立方便系統的網站,向全社會發布招考公告,從中挑選出最優秀的人才。在選拔過程中,運用信息化技術對人員總數進行統計,然后安排合理的名額向社會發布,避免人員冗雜的問題出現,要將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正式入職之前,要對人員信息進行統計,讓人員從入職時就擁有自己的名片,以便于之后的人事管理。在管理過程中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改進管理的方式,讓管理變得有效。該管的地方要加強管理,不該管的地方就要根據各個地區部門的特性進行管理,合理設計管理中的每一個細節。因此,就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明確獎懲,規定單位各個部門職責的界限,做到“不越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樣不僅能提高有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完善信息網絡渠道,讓公眾參與監督
公眾參與監督是一個過程,從有關部門信息的發布到公眾意見的反饋,公眾都會參與其中。有關部門要將掌握的國土資源信息向公眾公開,并且要確保公布的信息真實有效,保護公民的信賴利益,在使用自己權力的時候,如果濫用權力,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做到有權就有責。在制定條例,發布命令的時候,還可以舉行網絡聽證會讓公眾參與其中,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對公眾進行懲處的時候,要提前告知公眾,在處罰過程中,要聽取公眾的申辯。并且在對公眾的案件進行審理的時候,要進行公務回避,比如說濫伐林木,逮捕的人員和處罰的人員不應該是相同的人員,這樣就會違反程序正當原則。
除此之外,要發揮群眾的力量,讓公眾參與到開發和利用國土資源的過程中,因為一些資源是不容易被發現的,有關部門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群眾是廣泛的,能夠發現有關部門不能發現的國土資源。有關部門發現的資源最后說是為了國家安全,事實上是為了人民。因此,如果公眾對國土資源有需要,并且能夠合理運用資源,國家就該根據有關情況將資源給公眾進行利用,更好的服務人民,保障人民的生活,加強信息的反饋。鼓勵公眾運用網絡對濫用國土資源、破壞國土資源的行為進行檢舉控告。歷年來,我國不乏濫用國土資源,破壞國土資源的人存在,有些資源一旦被破壞就很難恢復,一旦用盡就很難再生,因此國家積極打擊這些不法行為,保護資源,最終是保護國家的安全,有國才有家,所以公眾要積極參與其中,幫助國家鏟除這些不法分子。公眾還可以對有關部門的行為進行監督,有關部門在處理政務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權力濫用的情況,公眾也可以對有關部門的行為進行監督,如果發現有關部門的做法違反法律,就可以通過打電話、發電報等對這些行為進行舉報控訴。
四、運用智能化信息對效果進行評測
在建立了一個信息庫之后,就要用這些信息為國土資源建設出謀劃策,人的決策會因人而異,從而不能準確預測會出現的效果,但是信息是最科學真實的,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在做出國土資源決策的時候,就可以運用計算機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分析,運用信息對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測算。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保證得出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也減少了人工的支出。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無限的價值。
國土資源在一個國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資源利用的效率高能夠更好的服務人民,保衛國家的安全。另一方面,通過信息更新,可以了解到國家資源儲備情況,國家的建設提供更好的方向。向信息化社會邁進是當代社會發展的趨勢,信息化不僅給老百姓帶來了便利,也給國家建設提供了新思路。信息化能夠有效的整合資源,能夠科學分析資源的現狀,為國家建設提供正確的方案。所以要運用信息化技術對國土資源進行管理,從宏觀上對國土資源進行分析,讓國家做出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國家安全的決定。
五、更新設備,培養高精尖人才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是依賴于介質的發展的,而這個介質包括計算機設備,管理設備,還有資源開發的設備等。在對國土資源進行管理的時候,也要加大對研發的投入,要讓設備跟上社會的發展。除此之外,也要加強各相關部門的信息庫建設,雖然總體上來看,各個相關部門的信息庫已經建設起來,但是建設的程度還不夠高,不同地區信息庫的更新速度不一致,各個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網聯系的不夠緊密,會出現信息滯后,處理問題效率低的問題,所以要加強建設各個相關部門的資源信息系統,提高信息傳遞的速率,完善整體信息網,讓各個相關部門之間交換信息更加便利。
有了高端的機器就需要一批高精尖的人才來操作,但也不僅僅限于操作機器。人才的培養是每個行業都必須的,在對國土資源進行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也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因為在整個系統運行的過程中都需要人來操作。人員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信息化管理的好壞,所以有關部門要加大對人才培養的投入,組織部門人員不斷的學習進步。在招募部門人員的時候,要選擇技術和知識過硬的人員,這樣才能做好國土資源信息化管理,提高整個行業素質。
六、結語
國土資源對于國家安全,人民生活的好壞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要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在運行過程中,更是要注重資料庫的建設,人員的信息化管理,公眾的積極參與,有效的資源評測,還有設備的更新,人才的培養。只有這些方面做好了,國土資源才會得到有效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楊堯.對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管理的探索[J].信息工作,2017,(2).
[2]王小龍.強化國土資源信息化管理的探索[J].能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