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憲玉
多媒體作為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走進課堂,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效來創造教學的豐富情景,使抽象的數學內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數學知識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圖文聲像并茂的動態傳播,那么,怎樣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對學生的導學作用,把握時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呢?
一、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情并茂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恰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復雜為簡單,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調作用,解決教師用語言或其他方式難以講清,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體會很深。圓面積的推導公式是這一課的重點,也是這一課的難點,我在課前利用電腦把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制作成課件,形象生動的剪拼,把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先分16份,然后通過動畫演示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學生從視覺上體會到把一個圓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的過程,學生通過觀察,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和原來的圓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怎樣剪拼才能使這個圓轉化成最近似的長方形?同學們會回答:剪的份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你們的推測是否正確呢?再演示拼32份、64份……轉化過程形象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開發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再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關系?小組合作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輕松地完成了本課的學習任務。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要學好數學,首先必須對數學產生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形成是學習積極性的根本所在,是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是學習動力最重要的源泉,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 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無異是在作一種苦役,也不會有好的學習效果。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引出他們的注意,促使他們自覺地學習,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積極思考問題,積極進行探索創新。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它能以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生動有趣的動畫效果,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中來,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
我在講解“分數的初步認識”一節時,開課我就用故事導入:淘淘和笑笑分蘋果,他們應該怎樣分分得蘋果一樣多呢?同時電腦出示4個蘋果,同學們馬上會回答每人2個。課件用動畫演示4個蘋果變成2個蘋果,我接著問:又該怎樣分呢?學生會回答每人1個。課件演示2個蘋果再變成1個蘋果,我又問該怎樣分?學生的回答是每人一半。這時我自然過渡到本課學習內容:同學們的回答非常正確,那么一半在數學中怎樣表示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的內容——分數。板書課題。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三、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可以通過視聽信息的傳遞,渲染氣氛,創設思維的情境、加快思維速度、調動思維積極性、幫助思維記憶。小學生的思維需要借助具體形象,而多媒體技術提供這樣的感性材料。多媒體視聽信息作用于學生的感知器官,誘導學生自覺地開展思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升華,促進了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同時,多媒體技術提供多彩的畫面及動聽的音樂,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誘人的學習情境,這樣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四、運用信息技術,能呈現思維過程。
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任務,也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數學教學,應十分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維能力。我們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呈現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語言描述去再現數學知識發生、發展過程,以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為目的,最終著眼于發展學生的潛能,使每個學生都獲得了更加強有力的認識手段,有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變難為易,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讓生活走進課堂,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有的學生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難懂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實際現實的生活材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不僅能使學生體會到所學的內容與自己接觸的問題息息相關,還能大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講求實效性。我在教學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在課前我安排學生自己上網查找有關本節課的數據,課上匯報。他們查找到的材料有中國土地面積,中國人口,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國民生產總值……通過有說服力的數據,統計材料,學生輕松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而且成功接受了一次愛祖國、愛科學的思想教育,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豐富,更貼近生活實際,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也豐富了教材內容,使教材“活“起來,真正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總之,我通過教學實踐已體會到,在數學教學中。恰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創造生動形象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清晰化,能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使靜止的問題動態化;能使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使教師轉變了教學方式,使以教為主變成以學生學為主,提高了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求知欲望,發展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動手能力。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優化了教學過程,增強了教學效果。當然,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