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公里
日前,中國鐵建與阿根廷交通部簽定圣馬丁貨運鐵路改造一期項目商務合同,成為該項目設計、施工和采購的總承包商。這是中國企業在拉美地區總承包建設的最長鐵路改造項目,線路全長1266公里,分兩期簽約,合同總價19.7億美元。完工后,該鐵路時速將從目前30多公里提高到70至90公里。預計2024年,年貨運運輸可從目前的300萬噸增長到1300萬噸左右。
960余畝
12月3日,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擴建工程一期竣工并投入運營,新的場地具備了班列直進直出的條件,改變了原有的組織模式,中歐班列編組作業時間將由24小時縮減至6小時左右。據悉,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擴建工程項目總投資約8.4億元人民幣,建設用地面積約960余畝,今年8月份開工,目前一期工程竣工,至明年8月份將完成項目剩余工程。
3400小時
中國企業投資的克羅地亞塞尼風力發電項目日前正式開工。塞尼風電項目是克羅地亞可再生能源市場改革后第一個不使用政府固定電價補貼的大型項目,也是克羅地亞近年來實施的規模最大的電力項目。該項目總裝機156兆瓦,建成后預計年均發電3400小時,年發電量5.3億度。項目總投資達1.79億歐元,計劃2年安裝完成。
55名
12月4日,為慶祝中肯建交55周年,肯尼亞中國經濟貿易協會在內羅畢舉行儀式,為55名在中國企業工作的肯雹亞員工頒發了“杰出員工獎”,以表彰他們的卓越表現。這55名員工來自在肯經營的20家中國企業,他們獲得了前往中國參觀,方問的獎勵,將于2019年4月前往北京和上海。
全球第一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12月3日發表年度報告稱,2017年中國國內專利、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等各類知識產權的申請量都位列全球第一,其中專利申請量達到317萬件,實現連續8年增長;全球商標申請活動總量為1239萬類,工業品外觀設計的申請總量達到124萬。2017年中國的專利申請主要涉及電子設備、計算機技術和數據專輸等。
增長14.4%
12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2018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27.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1%,進出口總值已超過去年全年。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7.62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增速高出同期我國外貿總體增速3.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與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埃及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3.8%、46.6%和25%,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潛力正在持續釋放。
40項
12月10日,《海南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8-2019年)》新聞發布會舉行。《行動計劃》提出40項改革措施,囊括了開辦企業、獲得施工許可、跨境貿易、保護投資者、執行合同等11個方面。在第一批全國推開的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的基礎上,將旅游、農業、醫療健康三大產業領域的24個事項納入“證照分離”改革事項范圍。允許外商投資國內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外資股比不超過50%),放寬人身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至51%等措施被稱為“海南特色”。
1024.2米
12月10日,云南大理至瑞麗鐵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怒江四線特大橋鋼桁拱順利合龍,標志著我國“一帶一路”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大瑞鐵路怒江特大橋位于保山市施旬縣與龍陵縣交界處,全長1024.2米,橋面寬24.9米,設計為四線車站橋。大橋主跨為單跨達490米的鋼桁拱,是目前世界上鐵路拱橋的最大跨度。
第三條生產線
12月11日,位于北極圈內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LNG)項目第三條生產線正式投產,比計劃提前一年,標志著這一項目由工程建設階段全面轉入生產運營和成本回收階段。亞馬爾項目是全球最大的北極液化天然氣項目,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在俄羅斯實施的首個特大型能源合作項目,根據協議,在亞馬爾項目第二條、第三條生產線投產后,中石油將從2019年起每年進口來自亞馬爾項目的300萬噸液化天然氣。
5分鐘
12月12日,“中俄雙子城”一一中國黑河至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客運浮箱固冰通道正式開通,旅客們乘坐國際大巴,從黑河過江至對岸只需要5分鐘。中俄浮箱固冰通道將服役到2019年4月的黑龍江流冰期,該通道開通使黑河口岸的冬季的有效運輸時間由原來的70多天,延長到13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