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崑 龐偉 婁曉希 周強


本月絲路脈動的監測時間范圍從2018年11月1日到11月30日。本月,在國際政治逐步進入世界經濟動蕩期、新興國家面臨經濟形勢嚴峻、大國圍繞地緣政治等問題展開博弈的態勢下,國內“一帶一路”與國家區域戰略融合發展、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新兩國“一帶一路”合作升級等成為中央部委“一帶一路”建設的聚焦點;地方省區市在政策、通道、貿易、金融、民心等領域穩步推進,不乏亮點。
整體輿情態勢
根據騰訊數據顯示,11月共監測到涉“一帶一路”微信輿情信息271474條,其中,正面信息232860條,占比85.78%;敏感信息11084條,占比4.08%。根據信息走勢觀察,從圖一可知,在30天信息走勢中,11月17日達到波谷,信息量為4021條;11月5日達到波峰,信息量為16592條。根據信息性質觀察,從圖二可知,正面信息232860條,占比85.78%;敏感信息11084條,占比4.08%;中性信息27530條,占比10.14%。
本監測時段內的微信文章主要關注以下內容:
一是中國與東南亞有關國家就“一帶一路”展開深度合作。中國與菲律賓和緬甸兩個東南亞國家在“一帶一路”高層互動方面有重大推進:其一,中菲簽署推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及29項合作協議;其二,據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消息稱,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擔任落實一帶一路領導委員會主席一職,成員為緬甸省邦首席部長和相關部門官員。此舉表明了緬甸對落實中緬經濟走廊的積極態度。
二是廣西與西部省份在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積極有為,地方行動繼續走深走實。其一,省級交流較豐富,“一帶一路·蘭州走進北部灣”城際交流活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舉行;其二,廣西與東盟交流活動增多,第二屆“一帶一路”社會工作合作發展論壇成功舉辦以及“一帶一路”中國一東盟拳王賽落幕。其三,西部城市對“一帶一路”落實方面有了更專業的指導及明晰定位。如專家建議西安要找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定位,重視“五通”中的民心相通,做好漢唐文化傳播等;蘭州大學“一帶一路”激光雷達網塔吉克斯坦站建設正式啟動,雙方未來在塔吉克斯坦聯合開展沙塵一污染物傳輸及其氣候環境效應等方面的研究達成一致合作意向。
三是盤點2018年中歐班列成果,新開通國際集裝箱班列,道路運輸及國際貿易暢通方面也有所提升。其一,蘭州市依托蘭州鐵路口岸,先后開通了“蘭州號”中亞、中歐、南亞國際貨運班列,還開通了蘭州一重慶一欽州港國際貨運班列和蘭州一北部灣國際冷鏈測試班列。其二,截至10月30日,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運行班列數突破1000列,并實現實際開行總量、重載率、貨運量三項指標均位列全國第一。這是陜西緊抓“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國家中心城市等重大機遇,大力發展“三個經濟”,加快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里程碑。其三,“日照一莫斯科”(明斯克)集裝箱國際直達班列11月28日從日照港首發。
四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城市信用聯盟在濟南成立,加快國際合作城市信用建設。11月,來自中國、法國、意大利、沙特、蒙古國、泰國、緬甸7個國家、35個城市的代表在濟南共同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城市信用聯盟,以此作為改革的試點平臺,加強了政策協調,促進了信息共享,深化了信用合作,保障了投資貿易發展。
五是專家學者對“一帶一路”五周年進行評估解讀,提出實施五周年以來的問題與建議。國內外專家學者主要對“一帶一路”概念、政策、國際關系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指出不足。有學者稱,“一帶一路”概念寬泛,缺少邊界;有學者對“絲綢之路經濟帶”五周年進行評估與未來展望,表示我國對印度關注度不足,希望加強對印度的研究,建議加強“帶”與“路”關系、六大經濟走廊之間關系、中一吉一烏鐵路等方面的研究;另有學者指出,能否成功實施海外基建項目—方面在于優秀投資者的積極參與,另—方面取決于項目所在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法制及制度環境等。
國際戰略環境
11月,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上升,新興國家面臨經濟形勢較為嚴峻,大國圍繞地緣政治博弈等問題程度加劇,發達國家間聚焦政治、安全等議題,“一帶一路”面臨的外部政策和輿論環境并無太大改變。
戰略環境方面,焦點問題熱度上升。一是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上升,部分新興國家面臨更為嚴峻的經濟形勢。全球黃金購買量創四年來最高紀錄。二是大國戰略博弈依舊,美俄圍繞敘利亞的爭奪持續進行;美歐在貿易、伊核、安全等問題上的矛盾再度凸顯,美法領導人在美歐安全合作等熱點問題上針鋒相對。三是地緣政治熱點問題呈現拉鋸態勢,月初,美國宣布重啟對伊朗能源和銀行等領域制裁,引發地緣政治震蕩,但對問題的解決幾乎毫無幫助。
政策環境方面,國際合作與發展進入新階段。發達國家調整政策,加大對自身安全方面的評估力度。歐洲環境署發布了《2018年歐洲水資源狀況和壓力評估》報告稱,歐洲超過60%的地表水未達到歐盟規定的良好生態狀況。相比而言,芬蘭等北歐國家的地表水質較好。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提高標準,風險防范心態上升。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構召開會議,同意中國、歐盟、加拿大、墨西哥、挪威、俄羅斯和土耳其7個世貿組織成員的要求,設立專家組審查美國2018年3月宣布的鋼鋁關稅措施,以確認該措施是否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新興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關注環保、人權、文化等因素,對各類項目的國際國內政治影響、長期可持續發展潛力提升關注力度。
輿論環境方面,繼續聚焦“一帶一路”相關話題。由中企承建的肯尼亞蒙巴薩一內羅畢標軌鐵路,自2017年6月1日客運線路正式運行以來,已經安全運行84.6萬公里。進入11月,蒙內鐵路成功運送旅客突破200萬人次。這條被肯尼亞人稱為“世紀工程”的鐵路,不僅改變民眾的出行方式,同時也為該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外媒對“一帶一路”項目大多持正面態度,但也有一些外媒仍舊在蒙內鐵路耗資巨大、項目資金多來自中國貸款、肯尼亞可能無力償還等方面做文章,值得警惕。由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英國卡文迪什國際集團主辦的第九屆國際資本峰會落幕。會議吸引了來自25個國家的300余名政商界代表參加。與會代表圍繞新時期中歐關系、“一帶一路”倡議與中歐合作、“一帶一路”與資本融通等議題進行了討論。總體看,國際輿論對該會議評價積極,發展中國家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關注度高,對其項目合作充滿期待。
政策動向
本月中央既有“一帶一路”建設頂層設計考慮,又有重大務實推進動作。
一是推動“一帶一路”與國家區域戰略融合發展。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充分考慮新時代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需要。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幕式主旨演講中四次提及“一帶一路”,同時強調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提出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為引領,以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四大板塊為基礎,促進區域間相互融通補充。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協調對接,推動各區域合作聯動。由此,“一帶一路”建設在優化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的地位逐漸凸顯。
二是宣布中國將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莫爾茲比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宣布,中國將于2019年4月在北京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時間和地點正式敲定,消除外界對舉辦地的猜測,同時借助國際平臺,廣泛邀請各界參會,表現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包容性。外媒稱,中方繼續舉辦論壇,將高峰論壇機制化,表明了論壇的巨大成功。中方的邀請說明“一帶一路”是基于開放與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
三是中國新加坡“一帶一路”合作升級。12日,李克強總理時隔11年再次出訪新加坡,大力推動了與新方就推動“一帶一路”、創新等領域合作。2018年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實施3周年。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正式啟動3年以來,共簽約137個合作項目,總金額219億美元。李克強總理在新加坡總統府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舉行會談,兩國簽署了中新(重慶)項目旗下“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諒解備忘錄。自此,由中國與新加坡兩國政府合作的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旗下的“南向通道”提出一年九個月后,正式更名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業界人士認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名稱更明顯突出與“一帶一路”的銜接性,使這條通道的戰略重要性增強。
四是首屆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加速“一帶一路”經貿合作。11月5日,由商務部和上海市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表示,為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將在激發進口潛力、持續放寬市場準入、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五個方面加大推進力度。中國將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為全球提供開放合作的國際平臺。首屆進博會成果豐碩,共吸引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交易采購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意向成交額達47.2億美元。進博會成為連接“一帶一路”的貿易高速路,加速了中國和世界各國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
地方參與態勢
11月,地方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上月相比,各領域建設基本保持了節奏,政策建設勢頭減緩,卡車專線為陸路運輸增添亮點,進博會推動貿易建設邁入小高潮,金融合作務實有效,民心建設精彩紛呈。
一是政策建設進入年底收官階段。臨近歲末,政策領域建設與之前相比,高潮期似乎已過。全國各省區市并未展現太多亮點。12日,外交部和黑龍江在京舉行了全球推介活動,講述了黑龍江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對俄合作、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等對外開放成果,展現黑龍江的生態優勢、人文歷史資源、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潛力。貴州出臺了《貴州省推動企業沿著“一帶一路”方向“走出去”行動計劃(2018-2020年)》,該計劃是為推動貴州省企業為沿著“一帶一路”方向“走出去”,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有力舉措,明確了政策扶持措施,對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通道建設繼續聚焦陸運??ㄜ噷>€成為通道建設新亮點。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爾果斯口岸啟運的“中歐卡車特快專線”抵達波蘭,標志著我國至歐洲全程使用TIR(國際公路運輸)公約的卡車運輸物流通道正式打通,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發展中歐貿易開辟了一條安全、便捷,靈活的“門到門”運輸直通車。中歐班列擴展運輸產品。重慶中歐班列首次回程運郵測試成功,標志著通過中歐班列(重慶)運輸回程郵包,已打通了全部通關環節,沿線各海關、口岸已達成一致,加強了中國與沿線各國郵政業務合作。河北邯鄲至莫斯科中歐班列首發,班列全部采用集裝箱運輸,比傳統海運縮減70%的運行時間。此次中歐班列的開行,促進了集裝箱國際聯運功能布局的全面升級,拓寬了河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渠道。
三是貿易建設迎來小高潮。11月5日至10日,上海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富有成效,異彩紛呈,廣受贊譽,取得了圓滿成功。12日,香港迎來“一帶一路”各界代表,共商貿易投資與合作機遇。該活動南國家相關部委和香港聯合舉辦,以香港為平臺,聯通全球市場。13日,山西舉辦了“非洲國家投資貿易經貿園區(太原)推介交流會”,肯尼亞、馬拉維、烏干達駐華使館和香港貿發局相關人員介紹招商投資政策、營商環境,邀請山西企業到非洲投資興業。
四是金融建設形式多樣。其一,與國外合作加強金融建設。河南鄭州舉行盧森堡金融推廣署金融推介會,構建鄭州—盧森堡金融合作發展長效溝通合作機制。這是國外金融機構本年度首次與我國地方省區在金融領域的交流合作。其二,重視金融保障作用。遼寧省發改委“一帶一路”錦州項目融資對接會召開,旨在發揮政策性金融在服務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中的支持保障作用。其三,金融博覽會帶動金融發展。山東舉力、了第三屆金融博覽會,進一步推動了山東現代金融產業發展。
五是民心建設豐富多彩。文化領域,甘肅舉辦“一帶一路”哈薩克民族文化研討會,將文化研討與實地考察調研相結合,以全國各民族博物館發展與概況等內容為主題,吸引了各級別專家學者及文物工作人員參加??萍碱I域,清華大學第二屆“一帶一路”合作論壇暨第十屆啟迪創新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辦,該論壇以進一步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為主旨,積極響應東盟共同體建設號召,交流各國創新合作實踐與政策經驗,共商深化“一帶一路”創新合作新舉措。學術領域,福建福州舉行了絲綢之路文獻遺產保護和利用國際研討會開幕式暨世界記憶項目福建學術中心成立儀式。研討會期間召開了“絲綢之路文獻遺產的利用和保護”等3場專題會議,開展了近20個專題研討,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促進海絲文化交流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