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運全 翟慧霞 王丹
11月23日,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在“2018當代中國與世界智庫論壇”上發布了《“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中國觀》調查報告。
該調查報告是基于對“一帶一路”沿線17個主要國家(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波蘭、塞爾維亞、捷克、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基斯坦、羅馬尼亞、印度、南非、肯尼亞、埃及、巴西)8500名受訪者在線調查后得出的結論,展示了“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民眾對中國整體形象和各領域發展的認知。
中國道路和國際影響力受好評
73.3%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當前選擇的道路適合中國國情。在國際影響力方面,有64.4%的受訪者贊同“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有78.6%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有71.4%的受訪者同意“中國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的堅決維護者”。對中國提出的“中國夢”“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倡議的認同度均超過70%。
對中國經濟抱有信心
85.2%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已經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民眾對中國經濟表現了較強的信心。有54.5%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正在成為更多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35 .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目前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77.6%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正在打造開放型的經濟新體制。此外,社會發展事業特別是扶貧脫貧方面的努力也為國際社會所認可。81.4%的受訪者“贊賞”中國政府在扶貧脫貧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期待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
高達85.7%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文化實力強大。在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中,中餐飲食(52.7%)、中醫藥(50%)和武術(46.4%)位居前三。在文化交流方面,調查顯示,有75%的受訪者支持本國政府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文化交流。有超過三分之一(36.4%)受訪者希望在未來五年內學習漢語。
中國高鐵受矚目
84.9%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整體的科技實力強大,84.5%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在具體領域方面,對中國高鐵技術持肯定態度的受訪者比例最高為83.4%,其次是中國航空航天技術(68.9%),再次是中國核電技術(63.3%)。此外,中國產品的科技含量也得到海外民眾較高認可,有76.6%的受訪者給了“中國產品科技含量高”的評價。
贊賞中國是負責任大國
在評價本國同中國的關系方面,平均有77.3%的受訪者表示滿意。其中,肯尼亞、巴基斯坦和俄羅斯受訪者的這一滿意度分別達到91.9%、90.8%和89.7%。在對中國處理國際事務和地區事務能力的評價方面,平均有73.6%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有較高的處理國際事務和地區事務的能力。71.6%受訪者認可“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這一說法。
“一帶一路”倡議深入人心,未來挑戰不容忽視
有60.9%受訪者認為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了成功。肯尼亞(82.7%)、巴基斯坦(78.5%)和泰國(76%)受訪民眾認可度最高。在對“一帶一路”的具體評價方面,72.5%受訪者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是有廣闊前景的全球性公共產品,57.1%認為“一帶一路”的建設進展和成效超過了預期。七成左右受訪者對“一帶一路”在“五通”方面發揮的作用持正面評價。與此同時,在17個受訪國家中,也平均有64.3%的受訪者認為“一帶一路”還將在未來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