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加快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整改
近日,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應急管理部三部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各地執法力量不足、監管手段不完善等問題提出一系列具體措施,推動各地加快校外培訓機構整改進度。
《通知》強調,各地一要完善教育部門牽頭,多部門參加的聯合執法機制,加大跨部門聯合執法力度,對無證開展培訓、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開展學科培訓及其他違規開展培訓的機構要堅決予以查處,并提請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消防部門要全面對校外培訓機構開展消防監督檢查,消除安全隱患。二要加快證照辦理進度,教育行政部門重點做好學科類培訓機構審批,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快為符合標準的校外培訓機構辦理營業執照的進度;對于非學科類培訓機構數量較大的省份,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在確保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實際的整改方案并加快整改進度。三要組建備案審核專家團隊,科學制定審核、研判辦法,做好學科類培訓是否超前超標教學的認定工作,完成各培訓機構所辦學科類培訓班的名稱、培訓內容、招生對象等備案審核工作。四要通過全國統一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實現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全過程管理,并依托平臺面向社會公布校外培訓機構的有關信息,受理群眾投訴,接受各界監督。五要強化在線培訓監管,按照線下培訓機構管理政策,同步規范線上教育培訓機構,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
教育部通報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問題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通報了幾起地方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問題,督促有關地區嚴肅整改,并要求各地切實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通報指出,近年來,民辦教育事業取得快速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多樣化教育服務,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義務教育辦學活力。但同時,一些地方在義務教育發展中出現了公辦民辦發展失衡、政府職責履行弱化、少數民辦學校違規辦學等突出問題,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利益和破壞了教育良好生態。通報要求,各地要按照黨的十九大“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的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促進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規范發展,防止類似問題發生。
教育部: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34萬人
據悉,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34萬人,就業創業工作面臨復雜嚴峻的形勢。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在近日召開的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上表示,盡管就業創業工作面臨復雜嚴峻的形勢,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在增加,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對高校畢業生需求總體穩定,創業環境不斷優化,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應對好各種困難和挑戰。各地各高校要抓住關鍵環節,全力做好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林蕙青提出,要以更優的質量打造就業服務新內涵。廣泛應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促進供需精準對接。加強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開展就業困難畢業生專項培訓,建立全員參與的“一對一”困難群體精準幫扶機制。嚴格落實“三嚴禁”要求,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防范就業欺詐行為。
教育部:2020年基本消除高中大班額
在教育部日前召開的座談會上,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朱之文指出,目前部分西部省份面臨實現普及目標的難度較大、職普比例不協調、總體資源缺口較大、投入需求大、高考綜合改革帶來新的挑戰等難題。此外他強調,距離2020年僅有一年多時間,要確保到2020年全國、各省(區、市)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普職招生規模要大體相當,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等任務及目標如期實現。
教育部新增27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
近日,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校足辦)、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同意設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的函》,公布天津市、內蒙古自治區、浙江省等27個地區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
全國校足辦要求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工作要遵循教育規律、足球運動規律和足球人才成長規律,積極完善校園足球普及推廣體系、教學訓練體系、競賽體系、樣板體系、榮譽體系、一體化推進體系、科研體系和輿論宣傳引導體系八個體系建設,著力提高校園足球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專業化水平,及時將本地區校園足球工作年度進展情況報送全國校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