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梅
編者按:走在優美雅致、環境怡人的北京市朝陽區安民學校的校園里,筆者一邊感受著學校里的現代化教育氛圍,一邊聽張連海理事長講述著他多年來的教育故事。
這位精明干練的理事長,從事教育事業已有四十四年歷史,其間在民辦教育耕耘近二十年,可以說見證了北京民辦教育的發展歷程。他在北京民辦教育界聲名顯赫,先后擔任朝陽區民辦教育協會會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所撰寫的論文多次在雜志上發表,在各級論文評選中屢屢獲獎。
2003年他接受教委的任務創辦北京市朝陽區安民學校,并擔任學校理事長至今。多年民辦教育的生涯,使他深知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質人才是辦好學校的根本所在。
讓孩子健康成長
《教育》雜志:張理事長您好。貴校為民辦學校,生源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相比公辦學校勢必有著一些劣勢。請問學校是如何克服困難,從一所僅有400多名孩子、一個校區的薄弱校發展蛻變到如今有十二個校區、3000多名學生的集團化辦學的?
張連海:社會經濟發展到當今時代,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已經成為共識,政府全力打造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學校努力成為優質教育資源,家長在傾力追求優質教育資源,而優質教育資源要通過長期的文化積淀才能形成。安民學校從基礎做起,為孩子終身發展奠基,為學校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為實現這一教育愿景,學校建立和完善了集團化辦學管理系統,通過有效的管理將學校的辦學理念轉化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每一個細微工作和文化因素。我們在學校課程建設和學校文化建設上下功夫。學校陸續開設了腰鼓、非洲鼓、豎笛、舞蹈、課本劇、古箏、閱讀、美術繪畫、跆拳、足球、電腦繪畫等社團,創建了安民學校藝術總團和各校區藝術分團及安民學校足球俱樂部。學生們已經把每年一次的科技藝術節、隔年一次的體育文化節作為自己的校園節日系列。校園節日系列中的校園歌曲聯賽、古詩詞演唱比賽、課間操隊列比賽、兵乓球跳繩比賽、校際間足球聯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們陶醉,教師甚至家長們也都躍躍欲試。一個個社團,一次次活動,猶如金色的鑰匙,為學生開啟了人生成長的大門。
學校始終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旨。圍繞著“傳承經典文化,培育安民新人”的教育主題,秉承 “厚德、博學、勵志、尚實”的校訓進行校園環境的設計和布置。 “陽光教育”,“和”文化,“書香浸校園,品味伴人生”,“國學經典傳承”……每個校區都被特色的文化氛圍縈繞。學校同時創辦了安民校報,創建了微信公眾號、校園網站等文化宣傳陣地。讓校園隱性與顯性文化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身心,融入學生的精神之中,從而內化為學生人格的一部分。
讓教師快樂發展
《教育》雜志:有人說教師是一所學校的靈魂。良好的教師隊伍能帶給學校積極正向的影響,潤物無聲地滋養著孩子,助力他們健康成長。因此,在校園中打造出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至關重要。貴校在這方面是如何做的?
張連海:我認為,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原動力。只有給教師適合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快樂發展,他們才能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最終惠及學生。
學校不僅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的重點工作,還確立并追求讓教師快樂發展的工作理念。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只有為教師創造快樂工作和發展的條件,學校才能在“立德樹人”過程中有所發展和建樹。學校運用“四教并行”(專家督教、團隊助教、教研點教、骨干帶教)的培訓模式開展多種培訓。教師標準、職業修養、課程標準的學習研討已成常態,班主任和管理干部的研修班助力更多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通過法律知識競賽、新課程標準測試、常態課達標考核以及教師基本功大賽等活動,幫助教師們進一步明確“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基本要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管理干部、師德標兵的評選使教師們鼓足干勁,校內教師職評、骨干教師評定、教育教學論文評選等促進教師們苦練內功。多種激勵機制和保障措施并行,為干部教師搭建發展平臺,促進干部教師增強服務學生健康成長的意識,提升干部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提升學校干部、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激勵教師努力向更高標準發展,讓安民學校的教師在學校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中享受著快樂和幸福。
采訪后記
能采訪到張理事長,筆者感到受益良多。他沒有高談闊論,談話時謙遜客氣,一言一行讓人如沐春風,每句話卻都在點子上,透露出其教育的智慧。種種細節中體現了他腳踏實地干實事的教育精神。
在他的領航下,學校實現了“讓每一個孩子享受成功,讓每一位教師得到發展”的教育目標,先后獲得全國婦聯、教育部、中央文明辦頒發的“全國基層示范家長學校”“朝陽區民辦教育系統優秀辦學單位”“朝陽區民辦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朝陽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成為當地一面教育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