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明 劉婷 封成佳
摘要:風景園林要盡量還原自然的狀態,消除人為痕跡,讓人身處其中感覺到大自然的氣息。營造自然氣息,當然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植物,園林規劃設計中植物配置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通過植物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建筑、山石、水體、道路等不著痕跡的銜接起來,給人以美不勝收的視覺沖擊。本文論述了植物配置在以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對園林設計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植物配置
高質量的風景園林不僅可以代表城市的完善性,還可以改善我國城市的精神面貌。高質量的風景園林設計作品應給人以自然的感受。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是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在城市建設中,建筑與植物配置的相互協調既可優化周邊的環境,同時也可展現出自然的獨特魅力。
1植物景觀的特點
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我國風景園林設計質量,應該重視植物景觀的特點和優勢,因此應該在如何規劃和設計園林方面重視景觀綠化,這樣才可以明確植物景觀的內在含義以及對植物景觀的設計有更深的理解。首先,應該明確了解什么是城市綠地,所謂城市綠地就是指在城市中將該區域用綠的植物覆蓋,這樣的區域就被成為城市綠地,重視城市綠地建設能夠強化城市生態環境的優化,對于城市美貌的優化也是有很明顯的作用。與此同時,城市綠地能夠為公民生活提供休閑娛樂的場地。為了能夠提升城市綠地建設質量,首先應該明確植物景觀的特征。城市綠地具有一定的生態特點,也就是說,城市綠地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水土的保持能力,保證水土平衡,還可以凈化城市空氣,對城市的空氣溫度濕度進行調節,這樣一來就能夠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其次城市綠地還具有一定的生物特點,由于城市綠地中的植物是有生命的個體,因此具備生物本身擁有的生長和枯萎等特征;城市綠地還具有多樣性特點,由于城市綠地在建設過程中會選擇許多種不同的植物,數量也不是一定的,因此比較多樣化;最后一點就是具備文化特點,由于城市綠地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在體現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
2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原則
2.1生態性原則
生態性原則是在設計規劃時,要重視對生態環境影響。這也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在園林設計時要根據植物的生長規律,結合園林山石、水體等其他元素,合理配置植物,確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避免人為因素對園林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利用各種植物種群的相互關系,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系統。
2.2景觀性原則
景觀性原則是指園林要體現的是整體的美感,要確保景觀的一致性、協調性,園林中的所有景點元素都要自然過渡,從而保證自然之美。所以在園林設計配置植物時,要考慮各種植物的季節變化,結合整個園區的地理空間及景點的其它元素,合理搭配不同的植物,用色彩繽紛的植物將景點的各個元素串聯起來,做到一步一景的景觀效果,在喧鬧的城市中構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可以大幅度增加風景園林的觀賞性和趣味性。
2.3以人為本原則
園林景觀面向的人民大眾,人是觀賞的主體,所以要堅持以人為本,規劃設計園林時要重點考慮到人的因素,如何能滿足大眾對園林景點的要求,人們會有什么樣的需求,喜歡哪種風格,所以設計者規劃設計植物的配置時,應該充分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和民俗,適當配置人們比較喜愛的具有當地特色的植物,思考植物的配置會給人們帶來什么樣的感受。
3植物配置的策略
3.1植物選取的原則
1)因地制宜。植物的選取在園林建設中是首要任務,植物和工程建設中的其他材料不同,在選取的同時,城市的地域氣候、水質及土壤成分等諸多問題需要考慮清楚,優先考慮鄉土植物。在選取過程中先要確保植物與生活環境相互匹配,然后再考慮美觀和適用的問題,植物的長勢才能得到預期結果,從而使園林呈現出最完美的效果。針對不同的園林設計,都需要根據地區的特點進行分析,因地制宜,減少植物的損失。2)多元化。植物是多種多樣的,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對園林植物進行選擇的同時,不僅需要確定植物的合理性,還要使植物成景的同時達到美觀的效果。這時植物的多元化就能體現其優勢,將各類植物的特色表現出來,并且能夠相互融入,方能使建成的園林達到預期效果。如果植物的選擇搭配不合理,將直接影響園林所呈現的景觀,使園林的生態功能缺失。3)經濟。風景園林建設工程規模宏大,投資預算來源單一,在風景園林建設過程中,不僅需要使園林呈現出最好的效果,還要將成本盡可能地壓縮,在遵循經濟原則的前提之下選取植物,盡可能減少珍稀植物的應用,經濟適用的植物應該優先考慮。種植之后植物需要一定的養護,這筆支出如果沒有計算得當甚至會超出預算,應該在選取植物是計算日后養護的費用,才能在養護預算之內保證植物的美化程度。
3.2植物搭配的策略要點
3.2.1植物與自然環境的配置技巧
風景園林內種植的植物會對小范圍內的氣候產生影響。可以改善周圍的空氣環境,降低環境溫度等,具有一定的生態效益。因此在園林設計時,要考慮風景園林內植物群落對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充分發揮植物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使園林內植物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在進行植物配置時要考慮到當地氣候、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合理搭配植物種類,選擇可以長期生長的苗木。在設計時要結合園區的地理布局,搭配不同的植物,通過植物將不同地理高度的諸多景觀元素融合為一體,實現景觀之間的完美過渡而不顯突兀,體現整個園區布局的協調性。
3.2.2植物與社會環境的搭配。
樹木能夠吸收灰塵,凈化空氣。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的配置設計十分關鍵,設計人員通常應用多種手段豐富風景園林的文化內涵。現階段,我國的國民文化素養明顯提高,因此風景園林設計也應合理利用植物的基本特點,結合社會的環境發展,充分展示出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關系。我國的文化發展源遠流長,古詩詞當中也蘊含著花草的深刻寓意。如在學區附近風景園林設計中,可結合設計的主題,如以竹子為主題的園林設計,就可利用石桌和石凳為學生提供學習的空間,該環境也提醒了教師應培養學生不斷進取,節節高升的士氣。在桃李主題的園林設計中,可將高考狀元榜張貼在桃李林前,從而使教師認識到教書育人的重要性,培養教師的自信心,凈化教育行業的大環境。再者,商業區周邊的風景可激發游客對美好生活和溫馨家庭的向往之情,起到拉動內需和消費的作用。
4結束語
隨著經濟發展迅速,環保理念深入人心,風景園林最為環保措施受到了人們群眾的重視,我國現代風景園林發展雖然非常快速,不過和一些西方國家比還是有很大的不足。
參考文獻:
[1]王梅松.淺析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造景[J].農業與技術,2015(22):147.
[2]黃素梅.城市生態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J].現代園藝,2018(9):112-113.
(作者單位: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