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莉珊
【摘? 要】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為企業財務技術的蓬勃發展帶來了生機,隨著技術的迭代,在實現財務共享的道路上將掀起一場數字化的巨大變革。本文從財務共享信息化與數字化過渡轉型時期入手,深刻剖析當前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發展存在的若干問題,并提出數字化轉型對財務共享中心發展的重要性,為企業組織實現賦能提供可行性方案。
【關鍵詞】財務共享;數字化;企業賦能
引言
企業的管理是一個不斷提高效率和優化流程的動態過程。企業中的財務機構擔負著整個企業資金籌集和分配的重任。隨著技術經濟的持續創新,先進的科技力量和計算機水平給企業財務的管理職能化發展提供了便利,財務共享中心的出現則使得企業管理效能提升得到質的飛躍。
財務共享中心利用互聯網整合企業集團各分子公司的財務數據,主要模式是對企業的相關經濟業務進行集中處理,使得財務數據具有實時性,降低了信息成本。回顧其發展歷史:從最初的手工憑證,到會計電算化,到企業上線ERP系統,再到財務共享領域的探索,到未來財務共享將會實現與數字化的緊密融合。目前國內如國開行、金蝶集團、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中興通訊等都是較早開啟財務共享領域的探究,但更多還停留在信息化和數字化過渡時期。
財務共享研究領域目前更側重于財務分析和研究,旨在實現資源合理分配和功能有效整合。隨著共享時代的深入改革,企業開始弱化核算和管理的邊界。在財務共享不斷深化升華的領域,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在結構上和意義上都會產生巨大的顛覆。早期取代人工的信息系統之間無法實現數據的全方位交互,單純的信息化堆砌和積累也早已不能夠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尤其是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噴井式爆發時代,企業亟待也必須要依靠數字化來轉型升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必然也要求財務職能要進行數字化轉型。
1目前存在問題
1.1時間性差異
根據現行的企業信息披露準則,上市企業和大型國企央企需要出具月報、季報、年報等。在信息化的發展下,各大機構研究報告和企業快報短報可以做到“實時出爐”。但是年報的出具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經過全面多方細致反復的溝通和總結,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譬如子公司糾紛、股東延遲等等方面產生的問題。管理層往往急于知道年終相關的指標,用于了解相關經營情況和戰略執行進度和制定第二年戰略,在實務中通常都先會讓財務人員粗略算出一個數據和結果來作為參考,等到真正的年報出來時,管理層對結果已經大致了解,便不再關注具體的數字。另外,資本市場上第三方投資機構的信息披露速度往往超過企業自身披露財務信息的速度,導致財務部門提供的往往是相對滯后的信息。即使財務共享中心信息化階段,這個問題依舊無法被有效地解決,財務職能的價值在時間差異上仍然存在著損耗。
1.2稅收核算差異
企業不同業務模塊不同地區稅務核算上的差異應該算得上是財務共享時代最需要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的棘手問題。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分、子公司根據當地稅務部門的規章條例,按時辦理繳稅,然而各地區的稅務部門會針對不同類型不同情況的公司給予不一樣的優惠及返稅政策。按照目前的實務操作方式,企業在這一個程序上仍舊需要專人進行辦理。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如果產生差錯或者各地的差異不能及時反饋到賬上,就會造成不必要的稅務風險,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
1.3統計口徑差異
企業在實現信息化的過程中發現,信息系統的建立即使給企業的數據統計帶來了許多便利,然而各個部門各個系統之間的數據卻不能交互。很多企業在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又發現,因為財務工作的專業性和專業術語,業務部門也存在各自的考核指標和思維模式,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口徑不一致。財務人員不了解業務模式,也不明白兩個部門之間的差異點在哪里,這樣就給財務人員加重了工作量同時也帶來了煩擾。換句話說,即使現在很多企業都已經意識到業財融合的重要性,但是考慮到成本問題和規模問題,很多業財融合的工作還是停留在表面。
2數字化意義
2.1數字化財務共享的基礎價值是打通數據孤島
數字化企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通透”,具備能夠尋找模塊流程、職能流程以及端到端之間關系的能力,能夠實時監控和預測企業經營和管理領域有無空白、有無交叉。數字化企業里所有人都要有數字化思維和數字化文化,這是一個交互協同的概念。未來財務人員的轉型方向應該是具備技術思維和流程思維的高端人才,具有把財務語言翻譯成流程語言的能力。此時的財務共享中心相當于一個業務中臺的功能,真正承擔著企業內跨業務跨部門跨職能溝通的角色,這個業務特點使它天然具備成為業務中臺的條件。數據中心需要業務中臺的共同配合才能夠發揮最大效用,兩者之間并不沖突,職能上也不重合。比如有的業務部門煩惱招人和成本的權衡問題,新增人力是否能夠與新增利潤成正比,新招進的業務人員是否能夠實現企業價值的增加。共享中心實現數字化,財務人員很輕松就能夠利用數據展示讓業務人員明白成本和利潤點在哪里。
2.2數字化財務共享的核心價值是適應客戶需求
市場上客戶需求是永遠在不斷變化的,客戶有很多新的敏捷的信息需求,這一直是企業業務發展的挑戰。財務共享中心應該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服務部門,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客戶就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作為共享中心,與數據中心的緊密連接,為它大量積累解決問題和預測的實現帶來自然的優勢。企業遇到流程問題、核算問題,應對政府政策變化的問題,在每一次解決問題之后,解決的方案和流程都會被數字化地記錄保存到企業的內部知識庫,財務共享中心再通過企業各部門之間,甚至是企業與企業之間進行分享,各個渠道之間的障礙打通了,企業就能夠更好更快地去解決客戶的痛點,滿足客戶不斷變化需求的能力也就能夠大大提升。
2.3數字化財務共享的終極價值是實現外包
數字化能夠使財務共享中心更容易實現標準化,提升效率。財務共享必然與流程共生,企業在不斷數字化和優化流程的過程就實現了向管理的轉型,標準化流程越集中,管理工作也就越集中,企業降本增效的力度就更大。當很多工作都標準化,財務共享中心自然而然就具備向第三方市場外包的能力,也具備向企業內部其他部門外包的能力。例如,業務部門單證服務外包,人事部門成本工作外包以及和業務直接相關的稅務工作外包。
3結束語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場革命,不變不轉,企業就會被市場所淘汰。從財務定義上來說,資產必然可量化。企業要從賦能角度出發,真正從內部向外部延伸解決企業痛點。共享和協同文化要成為數字化企業人員的基本思維。數字化財務共享的整個迭代過程,從企業內部視角來看,是各個部門各個職能內部打通,形成企業業務管理集成的一張大網;從整個經濟社會未來發展趨勢來展望,則是為各個企業打通形成產業鏈條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宮偉.財務共享中心下的共享財務管理探討[J/OL].中國商論,2019(19):91-92[2019-10-17].https://doi.org/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19.091.
[2]杜國琛,馬沁,李正磊,楊本茹,龐仙君.財務轉型背景下我國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現狀分析[J].中國市場,2019(30):130-131.
[3]王璐.淺談財務共享中心財務管理模式設計與應用[J].納稅,2019,13(23):123+126.